谢谢秋风。这个题目是冯兴元起的,我一般擅长讲微观问题,讲故事之类的,这个问题因为是非常宏观的问题,刚才冯兴元已经列了一些清单,包括他的经验与相关的措施,后面也会列一些相关的清单,肯定会有很多遗漏的,我先讲一个故事。
大家知道中国有很多地方很发达,现在发达到已经不可思议的地步,最典型的例子是义乌,我已经去过三次了,每次去都有很大的收获,义乌人在浙江人眼里是干什么的呢?最早的时候没有地,地很少都是丘陵地区,最早是挑着担子在浙江地域范围内跑来跑去,因为中国小孩子没有什么吃的,当时喜欢吃糖,那个时候还用糖票。义乌人发现有这样的有效需求,他们挑着担子把麦子做成麦芽糖,卖给乡下的小孩,可是乡下的小孩他们没有钱,怎么办呢?乡下小孩喜欢穿塑料鞋坏了又没有好用的,就给他,还有牙膏皮可以回收的,破塑料鞋和牙膏皮就充当了货币,也是物资回收,这是很辛苦的。这个担子挑着挑着他们发现如果放在本地也是会有人去买的,因为市场规模扩大了,刚开始政府认为这是投机倒把总是打击,义乌人总是想出很多逃避政府打击的办法。后来政府觉悟了:这帮人看着是投机倒把但是解决了很多问题,80年代初改变主意了,能否搞一个市场?把这些人弄到市场,后来一个市场不够搞了好几个市场,发展到现在义乌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国际商贸城,义乌这个地方没有户口优势,什么叫户口就是在那个地方登记能够享受当地的福利,义乌没有什么福利,但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过去,吸引人才因为户口没有什么限制,不会吸引博士去,也不会吸引硕士去,也不会吸引中高级职称,全世界去的不是必须是外国专家才可以落户,结果吸引了一百多万人,是商业机会把他们吸引过去的,是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投资环境把他们吸引过去的。义乌人一下子颠覆了很多理念,比如“农村户口是没有用的”,在义乌现在看来农村户口是最有用的,你要非转农比登天还难,因为非转农的话有一个宅基地,宅基地大约就值200万人民币,还不包括其他方面的收益,如果有土地做一些开发,会有土地入股,每个月有红利可分。义乌的经验发现我们原来的计划经济把城市户口当做吸引人才,通过政策建立的寻租机会变成去吸引人才,吸引投资,以此来发展本地经济的政策,实际上都是无效的。但义乌恰恰是有一项政策,不管学位多高,不管什么肤色,不管会说什么语言,只要给当地能够带来投资机会,发展的机会,在当地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而且还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
这使我们思考中国发展面临什么问题,面临什么挑战,新的思维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政策清单。根据这个小故事我们看中国发展的经验是什么?第一,是自由的增进,给人以更多的自由,比如消费自由,吃糖要糖票,吃粮食要粮票,现在都没有了。更多的是迁徙自由,原来是哪住就有户籍,后来凭身份证可以到全国闯荡,可以住在外地既使是没有户口。还有个人发展的自由,大学毕业生有择业的自由,农民以前种地,现在的农民不种地了。过去农民种地要交公粮,现在不交了还可以拿补贴,现在的农民不种菜,自己买菜吃,现在已经不是农民了。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如果恢复到80年代,只要没有工作政府都分配一个,而且是强制的,你要选择分配工作呢,还是愿意自己找工作呢?我想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找工作。更重要的是不仅给人自由,给经济资源以更多的自由,各种各样资源开发的自由,私人企业资本方面的自由,自由的增进是中国发展的根源。义乌的政府管制是相对比较少的地方,尤其是对人才的管制,对经济资源的管制,对企业的管制是最少的,所以发展是最快的。应该说是中国县级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奇迹。
第二,农村经济改革是普遍的,农业的产权和经营自由,城市也是一样的,城市经济有更多的发展自主权,我们看到不同的城市有自己的发展选择,包括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各方面发展,包括有限政府、政府职能转变,公共管理以及服务型政府,法制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冯兴元讲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由政绩考核制度推动的,刚开始是无序竞争,搞贸易保护主义,有的时候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出台一些比较奇怪的政策,比如有一个县要求本地各级政府以及机关必须买本地烟,或者喝酒必须喝本地酒,用意倒是没错,但鼓励政策公款消费买烟买酒的确是很大的问题,这也是政绩考核逼出来的。还有各级政府本身的任期制,选举制,监督制,包括个人权利方面的进展。发展的问题也不是没有,问题和挑战至少有很多方面,比如人是自由了,但是户籍制度一直有很强的生命力,北京和上海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户口,上海有居留证,北京有暂住证,浙江外地人口有两三千万,这些人获得了在身份证制度条件下的自由,但是在户籍制度下并没有获得自由。这些人已经不受户籍所在地人的管辖,因为户籍在那个地方,要结婚,要出国,孩子要上学,其他需要出示户口本的时候必须到老家跑一趟,甚至身份证丢了都要回老家补办,不能异地办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管理成本,是没有必要的,很多的交通资源本来就不发达,有那么多人在路上跑,或者是邮递还可能丢失会增加各种各样的成本。
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是通过排污费收归国有,资源排点污我就收钱,北京最近谣传出台对汽车尾气收排污费,有专家建议对我们鼻子里面的气收排污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空气本来是大家的,现在通过收排污费收归国有。包括水,地下水可以抽的,但是现在要收资源损耗费,地下水抽取费,也是收归国有的。当然可能解决一些问题,但通过这样的方法加强税收,而不是通过自主治理,市场的方法,让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而是通过行政管制和征税的办法,实际上是让资源退出市场,而不是进入市场。至少是从市场里面汲取本来可以用于发展的资本,包括择业自由,我们的消费投资,宏观调控非常大的影响了各种各样的选择。秋风最近在阳光电视做节目,我听内部消息秋风有一个观点我非常的赞同,家电下乡相当于出口退税13%,家电下乡降价也是13%,我们把农民当外国人使,老外不买了让农民买,农民没有钱的,为了这个13%的补贴苏宁和国美发财了,农民到底有没有发财?实际上这更多的是一个营销的手段,包括发消费券都相当于退税的做法,退税肯定是好事,但是扭曲每个人的消费选择,扭曲每个人的投资选择,一旦出现这个扭曲对资源的配置是非常不利的。包括社会自由,自治和政治自由,实际上是一个边缘化的趋势,包括资本自由。金融危机很多人说中国资本幸亏没有自由,幸亏管制了,但是如果没有资本自由,中国永远会处于必须引进资本的国家。招商引资永远停止不了,你要资本输出肯定非常的困难,因为我们把资本输出当做资本外逃,当资本非正常的流入当做是干扰市场,只有通过政府招商引资来的资本,跟权力发生关系的资本,才是发展的资本,这样一下子会把因自由流入和流出的资本,当做是干扰市场经济的资本,这是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的。包括企业也是一样的,很多老板说黄光裕给抓起来了,很多人讲一个理由,为什么会抓起来呢?因为他“原罪”,在中国人的眼里原罪就是先天就犯罪,抓一个不冤,十个一百个同样不冤,一旦老板出来大家都仇富,仇富的结果是政府进行高税收和打击都有了很好的道德基础,企业家在中国虽然有钱,可是你看到一个人笑咪咪的,低头哈腰的,长得肥头大耳的,又总是自己掏钱的,基本上就可以认为他是一个企业家。道德上和心理上,各方面都觉得他没有一种很好的保护,这也是民情,政策也是一样的。
还有发展的问题。比如农村改革,人的改革,农民依然是农民,农民是什么呢,我想至少是三个,一对农业有兴趣,二,喜欢农业,喜欢投资农业,还有一拨人喜欢乡村生活。我们过去农转非是很有积极性的,进入大城市上学,连家乡的土地都不要了,进入城市义无反顾,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就好像北欧有一个农场,规定以一个人要继承农场,法律上必须在农场住够15年才能获得农场继承权,我们现在说只要离开农村,把户口迁出农村就没有希望了,和北欧有一些地方是一样的,所以人就会犹豫拿了博士学位还要不要管农场?拿了农场的博士学位就没有用了,管农场不要博士学位的,不要农场呢,拿了博士学位挣钱就不能要农场了。很多农民处于很艰难的抉择,放弃什么,但很多投资农业,喜欢农业,喜欢乡村生活的人,你想去农村买房子是非法的,不受保护的,哪天卖给你的人收回就完了,农村的房地产得不到发展,农业得不到金融和投资者,喜欢的人介入。包括传统手工业,传统的食品业,农村很多食品在日本和欧洲都是高价格的,手工的东西的确比现代化的农业,或者机械化的农业搞出来的味道好得多。我吃过原生态的牛,比普通卖的牛肉不知道好吃多少倍,价格差不多贵一倍,我认为贵五倍都不止,包括手工豆腐,米酒等等很多手工的产品。城市问题也是一样的,我们经过快速的城市化以后城市的土地资源基本上消耗完了,北京再盖房子已经很困难,地已经没有了,发展是低质量、粗放型的发展。我们的城市过十年楼就得拆,路就得重新改造,本来没有多少钱,我们快速发展,低质量的发展结果是更多的浪费,一辈子都在买房子,买套房子换套房子,一直在买房子没干别的。城市越大越自由,没有发展机会,也导致了更多的外地人的问题,这些人要融入当地社会非常困难,尤其是第二代子女,生活已经融入了本地,跟老家一点关系没有,你要必须逼着他回老家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对公共管理构成了挑战。政府改革同样面临一个问题,举个公共财政的问题,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一支笔”财政,各级政府很多单位都是一支笔,一个人把财权就批了,而且缺乏监督机制,也缺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要没有腐败问题才怪。
在这些问题和挑战面前我们至少可以列出一个清单,当然是宏观的政策清单,不是具体的。针对人的自由政策,给人以更多的自由,而不是有选择性的保护一些人,控制一些人,放开一些人,我们说人工不足是因为人不自由,而不是真的人不够,最近看秋风写的有关户籍制度的问题,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政策为本,不是以管理为本,不是以解决问题为本,即使是以解决问题为本,大城市有那么多的人口,这些人的户籍迟早要解决的。国家是统一的,所有人有身份证,户籍上每个人是相当是分裂的,还有签证制度,虽然是落地签证,没有出关签证,落地签证对本身对每个人讲是不一样的,相当于是比国际移民还难。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政策上给人以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特权者以自由,有了博士学位就有自由,有了教授中级职称以上就有自由了。人才不是可以计划经济的形式判断的,很多老板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字都不认识,但却是市场里面的人才。很多人即使是没有好好上学,但他通过自学也同样可以是人才,《辛德勒的名单》里面纳粹会判断这个人是否是人才,不是人才的枪毙掉,辛德勒说这个人是小孩却是人才;这个人胳膊断掉的,但他是工厂的技师是人才;这个人是音乐家;这个人是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方面发挥作用,关键是看是否有需要。所以会看到吸引人才的地方,往往吸引最多的不是有大学文凭的人,而是有自己的资源的人,哪怕是有劳动力的人,经济发达地区想吸引人才没有吸引成,反而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我国出口的人才也不是有高学历的人才,更多的是偷渡的人才,通过偷渡在当地能够顽强的生存下去,也不是外交官,很多外交官到非洲之前,很多温州人已经到那里了。在国内被打击的一个温州人现在是柬埔寨吴哥最大的房地产商,这个人是逃跑过去的。
人的自由的政策、包括资源自由的政策、资本自由的政策、农村和城市应该是相互之间在人和资源和资本方面相互开放,相互的自治合作,这是我们需要的第一组的清单。第二组清单是相关的政府改革方面的政策,比如说有限政府,政府职能转变,包括服务的政府,服务政府不是说全面管制而是提供司法服务,提供法律服务,也不是把法治定位在依法治人,依法治人是通过法律惩罚人,而不是服务人。
冯兴元:把人治写到法律里面去然后治人。
毛寿龙:第三,政府信息要公开,通过制度反腐败,关键是要细节的完善责任标准和程序。我们山西人很厉害,他们用外地人挖煤,再找外地人当官,外地人当官最后回来了,民工挖煤掉到井里了,所以外地人承担了负担本地人赚了钱,当然这是“阴谋理论”了,开玩笑,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这是通过开放。如果没有开放的话,山西的煤是没有那么容易被挖出来的,阎锡山时期封闭挖煤的速度就慢,日本人必须通过武力进攻才能挖煤。如果没有完善责任标准和程序官员就很麻烦,包括前任省长,这任省长王军已经哭了,“哽咽了两分钟”,说明没有标准。发展的基本道路,微观来讲看义乌就知道了,也可以看其他的地方,全国有很多发展得很好的地方,他们有很好的习性,而且一般都是对外开放的。而且也绝对不会说把义乌人局限在本地,把人才留下,把坏人赶走,发展的道路要立足于人的发展,立足于人的自由,立足于城乡自由,立足于每个地方的自主治理,立足于政府的变革,政治与社会发展。这是宏观的清单,给冯兴元提供一点补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