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泉:传承不能离开本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85 次 更新时间:2009-03-08 21:59

进入专题: 传承  

杨福泉 (进入专栏)  

《中国民族报》阅读提示:云南社会科学院的杨福泉研究员多年来对云南等地的民族文化传承情况进行了田野调查,总结出目前在云南大致有民间自发培训和家庭传承两种方式。杨福泉得出的结论是,传承不应该离开本土。  

民间人士自发进行办班培训,是传承民族文化卓有成效的一种方式。云南大理市的民间艺人张亚辉,酷爱白族民间歌舞艺术,15岁时开始学习,已经学了30年。他看到白族年轻人对民间艺术懂得不多,白族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便自筹资金,从1986年开始办培训班,每期8个月。开始时只有3个学生,现在培养了将近3000人左右,每期有五六十个学生。传授的内容主要有白族大本曲、唢呐、三弦等,现在学生遍及昆明民族村、苍洱艺术团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凭借自己学到的才艺找到工作。

家庭传承方式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特别对于一些民间特殊行业,诸如民间信仰中的神职工作、民间工艺、民间医药等,就常常采取这样的传承方式。比如纳西族的祭司东巴、彝族祭司毕摩、哈尼族的贝玛等,按照传统是实行父传子的传承方式;又如大理周城的白族扎染、新华村的银器制造、丽江市玉龙县白沙县的古老铜器业、民间的不少草医等,采取的也都是家庭传承。丽江的纳西族民间音乐“白沙细乐”的传人和茂根先生,就曾经长期采取家庭传承的方式。

笔者在2007年的调查中得知,2002年4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鹤庆县标祥九龙工艺品加工厂厂长寸发标,擅长制作银器铜器工艺品,他设计制作的九龙壶、九龙火锅等银器九龙系列产品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而他的技艺就是家庭传承,到他已是第6代。如今,他在家里又带了20多个徒弟。被授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银制品厂厂长洛桑扎西,是一个藏银传统制作工艺师,祖祖辈辈是藏银工艺制作世家,传到他已是第14代。此外,香格里拉著名的尼西陶器制作,名师也都是出自家庭传承。

此外,据了解,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大本曲的著名艺人,过去多是家庭传承,现在有家庭传承和拜师学艺两种。民间草医进行家庭传承的例子,在各个民族中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笔者认为,如果把文化传人的培养与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割裂开来,进行封闭式的培养,是不会成功的。已经过世的音乐家田丰先生曾经在昆明市的安宁县郊区主持过“民间文化艺术传习班”,对从各个民族中选拔出来的年轻人进行封闭式的培训,当时学术界颇有微词,认为是“把鱼儿捞出了它赖以生活的水”的培养方式。这话听起来也对,从理论上讲,培养民族文化传人确实应该是在他们从小成长生活的故乡,但笔者也理解田丰先生的苦衷,他是无奈地进行这种培训方式的,因为他看到了中国乡村在主流文化潮流和全球一体化浪潮中,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文化变迁,也许这些鱼儿生活的水里,已经没有能足够供应的养料,他们可能在为日常生活的奔波中无暇顾及学习自己的传统艺术,或者已经无法学习到他们自己民族的艺术,而需要专门到一个有老师的训练班里进行一些强化训练。

所以, “进行不离本土的培养”,这个提法是对的,但有个前提,即他们的本土应该具有能够培养他们的条件,即文化资源、文化环境;另外,他们必须有相应的条件能安心学习自己的传统艺术。如果自己每天生活的环境已经全然没有滋养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土壤,那鱼儿也没有办法。我说的水,这里指的就是日常状态的民俗土壤和养料,有了它,才能抚育出民间艺术的青枝绿叶红花。

原载《中国民族报》2009年2月6日

进入 杨福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传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32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