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马克·里奥纳德的《中国怎样想?》是一本非常新的书。这种新,不仅仅是本书出版于今年――二月在英国,四月在美国,十一月在台湾翻译出版,而是因为内容新。这本书跟踪描述和详细讨论的是中国目前活跃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们的主要思想,这些有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直到2006-7年在做什么和想什么;以及他们的所做所想又怎样影响了中国政府的各种政策,影响了中国发展方向。
本书描述中国改革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五年来中国改革过程中思想轨迹。全书共有五章。前言题为《思想解放》,讨论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和改革中的作用。这个题目不仅隐喻中国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也隐喻崔之元于1993年的文章中提出的从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无条件的羡慕的解放。结论为《中国围墙内的世界》,讨论中国未来的影响。其他三章分别题为《黄河资本主义》讨论中国的经济改革思想和变化;《云雾中的民主》讨论中国的政治改革试验;以及《综合国力》讨论中国军事和外交思想。从以上各个方面,这本书试图描绘中国的思想地形图, 并为这个地形图标注了主要界标。这些主要界标就是中国思想舞台上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诸如张维迎、崔之元、甘阳、汪辉、王绍光、王小东、杨毅、郎闲评、潘维,潘岳、俞可平、郑必坚、阎学通等等。这些“新右”或“新左”、保守主义或自由主义的思想对中国政府实施的各种各样政策有深浅不同的影响,左右着中国进步的方向。
写作这本书的出发点,据里奥纳德说是首先是他个人与中国知识分子接触的经验。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中国社科院,才意识到中国有这么多知识分子,他们给改革出谋划策,他们自己对改革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进行争论和争辩。他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中国的特殊政治制度,其在社会的作用比西方一般意义的知识分子作用大得多。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改变、经济改革发展的顾问和谋士。个人的经验使他意识到,西方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促成中国经济改革、社会变革的思想一无所知,对中国思想界和主要思想一无所知。西方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中国,或是争论中国会不会走向民主,或是把中国还是看出一党专制的权威主义或极权主义国家,以为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知识分子等等。中国思想界在想什么?在辩论什么?在做什么?里奥纳德相信,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根本无法 真正理解当代中国,也无法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他说,中国不仅是一个日益崛起的经济超级大国,也日益成为一个政治超级大国。事实是,中国还应该被看成是一个思想超级大国,“在中国发展出来的很多设想将会对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影响。”在本书的开篇,他说: “中国,已经加入美国和欧洲成为塑造世界秩序的一员”。
里奥纳德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是新右派思想占主导。新右知识分子提倡市场经济,认为中国必须一步步市场化;主张解体国家企业,反对计划经济;提倡“小政府”,认为政府应当缩权。这些主张在很大意义上都被中国政府采纳,所以经济改革进行得相当迅猛。但是,与此同时,另一派知识分子“新左派”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的思想建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现有成效之上,认为要正视收入不均造成的贫富差距等问题。自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很多政策都向新左理论靠拢,强调关注老百姓,建设和谐社会等等。从新右与新左两个学派出发,里奥纳德试图描绘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他详细分析了珠江资本主义(深圳)和黄河资本主义(南街)的两种模式和思想,探讨这两种模式的意义。中国的政治改体,他介绍分析了中国的村庄选举制度,平昌和重庆的民主管理试验,以及某些知识分子对法制的提倡和对选举的怀疑。他探讨中国的“渐进、从下到上的民主、党内民主、商议民主”各种模式,认为中国的一党政权已经发展出越来越成熟有效的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听取民意,适应民心,实现民愿,以延续其生存,证明其合法化,防止民众不满情绪的滋生扩大。中国政府在保持一党制的原则上推进经济改革发展,在体制民主改革上做各种试验,试图找到自己的与民众沟通的道路。这种方向发展下去,“中国模式”会对世界其他非西方民主国家有怎样的意义?
本书对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和政治改革试验和思想的描述,给对中国所知不多的人提供了一副相当清晰的“中国在想什么”的图画,给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和学生既提供了一副比较全面理解中国的景图,也突出介绍了参与中国政策决定的知识分子。里奥纳德非常注重从中国的角度理解中国,从中国的视野看世界。这对西方了解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的媒体比较容易关注中国持不同证见者的意见,但是对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往往持有偏见,以为这些人就是为中国政府服务的,忽视这些人在中国变革中的作用。这本书没有站在西方喜欢站的道德高人一等的立场看中国知识分子,而是努力了解这些探索中的思想者,他们的观点和试验,他们的立场和对未来的设想,叙述得相当清楚。这本书为中国改革思想勾画了一副精确的地形图。
本书既没有暗示中国威胁论也没有提倡与中国的对抗,相反,本书强调在现行状态下与中国的合作。作者认为世界必须从中国的角度理解中国,认知中国在世界舞台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地位。作者还提出要高度重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模式”的意义,指出“中国模式”已经在世界产生影响,并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描述,作者质疑西方所相信的西方的民主和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的可能性。强调中国特色,作者相信二十一世纪中期将是三足鼎立的状态:中国、美国和欧洲将塑造一个新的世界。中国的思想者们在为此铺平道路。理解这些思想者和参与决策的人,将是理解中国未来的钥匙。
这本书关注的是对中国的现行政策能出谋划策的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因此重点是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思想变革和讨论讨论得非常不够。其实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最容易变革的,政治体制变革也不那么难。中国在1911年一夜之间就推翻了两千年的帝制,建立了共和。中国这三十年从铁板一块的计划经济走向资本主义,三十年不过是历史的一瞬。但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民主的真正实现和取得,恐怕还是要在中国文化上有根本的变革。中国的文化变革在近三十年来是怎样发展的?中国思想者怎样考虑中国的文化身份的?也许是因为本书写作的目的是为西方战略研究提供资源,中国文化的变革不是重要的议题。因此本书没有对此着墨,虽说是一个遗憾,也是可以理解的。
马克·里奥纳德本人是一个长期战略研究思想库的执行主任。这个思想库的名字是“外交关系欧洲协会”(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要研究国际关系长期战略和近期政策等等。里奥纳德的第一本研究著作是关于欧洲的:《《欧洲为什么将主导二十一世纪?》(Why Europe Will Run the 21st Century?)。《中国怎样想?》是他的第二本书。
这是马克·里奥纳德的网址:http://markleonard.net, 里面有他的很多文章,可供参考。
What Does China Think? Mark Leonard. Fourth Estate Ltd, 2008
12/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