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独一无二的德国人?
一般而言,文明包括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国民性。德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德国人的性别不是特别分明,女性高大,男性温柔;德国有一种关于优秀的反思,这与俄国不同,后者主要是对于文学、艺术的反思;德国是个抽象的民族,因为在历史上他们缺乏一种统一,所以追求有深度的、抽象的传统;德国人不浅薄,有一种厚度,且从来不拖泥带水,他们做事常常追求完美;德国很坚持自己的传统,追求光荣独立,相信自己的祖先,排斥外来的东西,乐于文化输出;德国还有一种服从的观念,但其服从的不是等级而是优秀;德国人喜欢讲道理(英国人喜欢讲经验),并且强调底蕴(美国人却强调高精尖),追求终极关怀,在优秀的问题上喜欢做减法,自己看不惯的就去掉,这在民族问题上容易导致民族歧视;德国人崇尚纯净,不喜欢混杂;他们对一切不到位的东西都加以鄙视和痛恨;他们不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追求深度;他们还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秩序,并主张终身学习。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为德国主要民族——日尔曼人的特点。古代的日尔曼民族很奇怪,他们有自己所特有的一套。它是蛮族,但却吞下了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人称“蛇吞象”现象。但由于消化不良,于是他们将罗马帝国拆散,搞多元化,地方化,对基督教也形成了教会和国王的对立。通常而言,帝国的形成方式有四种:向心型、转化型、分裂型和扩散型。日尔曼便是从边缘走向中心,在日尔曼人中没有国家这样一种概念,他们关照的范围很广,从世界范围关照。此外,历史上日尔曼民族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实行选举制(其他国家多是世袭制),也就是说是凭实力,凭优秀来获得新的地位;它历史上的四分五裂决定了不能实行中央集权,而只能实行联邦制。日尔曼民族还很关心外部,内部调整往往取决于外部的环境。此外,日尔曼人还喜欢自由,形成了三种自由观:自然人的自由观,文化人的自由观,自由人的自由观。其中,自然人的自由观是指人处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然的,但这往往引起受气现象,即“米歇尔现象”,为了自由可以受屈辱的自卑心;文化人的自由观是指为了自由可以与魔鬼交换灵魂,即所谓的“浮士德现象”。
马丁•路德搞了一场日尔曼传统的复兴运动。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日尔曼民族有哪些传统。日尔曼是部落而不是国家;有蛇吞象的现象;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生活不满;强调平等团结;强调忠诚,对优秀服从,反对世袭;注重血亲和家庭(日尔曼的胜利,一方面是罗马帝国自己的衰落,更重要的是其家庭、血亲关系对罗马很有吸引力);日尔曼人的语言朴素,并有形象思维的习惯;他们刻苦努力,勇于前进;他们的生活是一种精灵生活,相信善良的童话世界;他们还认为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这些传统到了中世纪被扭曲,十五、十六世纪德国出现了宗教改革,便是对这些不满的爆发。马丁•路德有着复杂的出身,是四大阶级的混合物,他从底层发动改革,我们将日尔曼的传统与路德的改革主张相比较,就可以发现这场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日尔曼民族传统的继承发扬。
首先,他提出取消僧侣特权,指出人人得应平等。僧侣的仪式不见得神圣,不应有特权,而将僧侣变为平常人,同时有主张“人人都是自己的牧师”,将平常人变为僧侣,从而抹煞了僧侣与平常人之间的界限。另外,他还提出要推倒三座墙:世俗与教会之间的,当时教会凌驾于世俗之上;应该是人人而不是只有教皇才能解释《圣经》;主张不仅是教会而且国王也可以召开宗教会议。这些都突出了平等性。
其次,他提出朴素性,要求废除形式,实现内容。比如,取消修道院,主张用大众的语言,取消知识分子的三大骄傲,反对商人,反对奢侈的生活,提倡勤劳刻苦。
再次,他提倡生活性,生活高于一切,所以僧侣也可以结婚。此外,他主张生存产生动力,而不同于信仰、功利、理想产生动力的动力观。
另外,他将世界分为三个界和三个秩序。三界是指魔鬼、天国、中道。三个秩序则是指人是不仅是家庭的一员,而且也是教会的一员,国家的一员,这就意味着人要受到伦理、道德、法律的束缚,这就将躺着的人变为站着的人。
最后,他还主张一种中庸之道。但这与中国的消灭两个极端存中间的中庸之道不同,而是一种拉开两极存中道的中庸之道。
总之,路德的改革是旧传统的发展,是一种农民式的道路,用光辉传统抵制其所不满的,他的革命是农民的革命,就是要恢复旧传统,对旧传统中被扭曲了制度进行反抗。
德国必须走自己的日尔曼式的现代化道路。
这涉及我们如何定位的问题。德国到了现在仍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日尔曼精神,而其现代化是在旧传统与外界压力之间产生的,因此,其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能以别国模式来套。
(下页还有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