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怀古与废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86 次 更新时间:2000-07-07 10:38

进入专题: 文化   怀古  

巫鸿   美国芝加哥大学美术系讲座教授  

一)主讲人简介:巫鸿,生于北京,大学时专修美术史,大学毕业后进入故宫工作,1980年赴哈佛攻读人类学和语音学博士学位,1986年法国教学七年,1993年返回美国,在芝加哥大学任教至今,并致力于美术史的研究。

(二)讲座内容:

美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不断变化的。美术的边界正在逐渐扩大,在西方艺术家的观念中,任何视觉的、物质的东西都可作为美术所研究、描绘的对象,小到一个茶杯,大到一 座城市。从美术的发展史来看,它从一个精妙的小学科逐渐发展到一个影响广泛的大学科, 成为代表人类的另一种认识。

怀古与废墟在任何一种人类文化中都是存在的,表现的是我们对诗历史的东西的态度,是现在和过去的关系。今天的讲座因为主要是针对中文系的,所以涉及文学的东西较多 ,我着重讲以下几个大的框架:

怀古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欧洲文化中画废墟的先例也很多,从古希望腊、罗马到 18世纪欧洲的废墟热,直到今天。

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关系。怀古往往是以文学为其出发点,跟诗,语意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的许多画家又是诗人,又是书法家。

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古”是时间问题,而“虚墟”和“一张画”则是空间问题,“一 首诗”属于时间问题。要谈怀古和废墟,必须将时间、空间相联系。

古代和现代,即传统和现代化的问题。人们谈古代,是因为其脑子中已存在现在概念, 反之也如此。在政治史上,古代和现代存在一条线;在美术史中,必须将时间和空间作为考虑因素来划分这条线。废墟从夏商周就有,这就是古代的;最近的,就是今天的拆迁,历史很长,我只讲几个大环节。

在西方,人们将中国的怀古作为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来解决中国文化。18世纪的欧洲,是非常崇拜废墟文化的。英国人查姆博斯(音译)是第一个向欧洲介绍中国废墟文化的西方人。 他曾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在广州居住多年,而后写成一部现在已成为研究建筑学和人文学的人的必读书籍--《东方的花园》。在此书中,他描绘了很多中国的废墟。这对英国建筑产生很大影响。但实际上,中国人自己很少画废墟,而且从不保留废墟,旧了就会翻新 ,中国真正有意识地保留废墟是从圆明园开始的。而在德国的法律中,很早就有保护废墟禁止其被毁坏或翻新的条款。对中国怀古的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是对中国古诗的翻译。英国现代派诗人威利翻译了很多陶渊明、左思等含有怀古意味的诗,将诗中的描写和自己脑中已有的 对中国怀古文化的认识相结合进一步理解中国怀古文化。第3个高期,则是对圆明园。但实际上,在日本人出版的中国画的大百科全书的几千张古图中,只找到五张含有废墟意境的画 。中国确实具有怀古传统,但其表达不是通过废墟,而往往是通过视觉的语言表达。

要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废墟”,必须理解几个重要概念。最早的概念是“墟”,《尔言 》、《说文》中解释为“大土堆”和“空阔”。这是因为中国的古代建筑多是本质的,一见 破败,留下则是空旷的土堆。《诗经》中的有一首中国最早的怀古诗,描写的是:一个东周的大夫走过两周残破的都城,而引起一种怀古思想。《史记》中也有类似记载。由此可知, 中国文化中的废墟概念不是实质的东西,它只是一种地点,而后引起一系列联想,这种联想 ,既可入诗,也可入画。另外一个就是“迹”,即“印”,英文中译为“trace”,是人类 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同“墟”相比,它更明显,而且是具有实体的,可产生图像学系统, 可以以赤壁、虚丘为代表。古代的遗迹往往和现代的旅游相联系。中国人对同纸具有类似功能的和迹往往情有独钟,如“拓片”等,而且很多文学作品中提到烧了稿子、书籍等,含有一种悲剧因素。清代时,中国有一种画,曰“八破”,是要在破纸上作画,也表达了中 国人对“纸”类东西的敏感。中国人作画时特别爱寒树,这代表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废墟观。

进入现代之后,由于中国进入了世界艺术圈中,并且受到照相艺术的影响,表面废墟的方式有所改变。一种方式为模仿18世纪欧洲的作法通过画来表现,这种方式将影响甚小,另 一种方式是用摄影来表现一种残酷、悲痛、破坏、恐惧的战争废墟,表现西方文化扩张和武力扩张的结合。这种方式对激起中国人民的被损害感和民族自尊心起了很大作用。

文化大革命中,大字报是当时真正的视觉环境。文革后对当时废墟的描写,一种是仿欧洲写实主义的伤疤艺术,另一种是一些人抽象文革的先锋派艺术。

最近的废墟,是改革开放之扣城市的拆迁工地。表现这些废墟的作品,不包含痛苦,也不表现过去、将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悬浮”的标志--由于历史的迅速变迁而造成的人的悬浮感,不确定感,充满神秘、失落的情绪 。

    进入专题: 文化   怀古  

本文责编:王成刚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爱思想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3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