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雅典奥运闭幕,张艺谋主导了不到十分钟的节目,我批评,认为不伦不类。这次北京奥运开幕,张艺谋主导了四个小时,我拍案,认为名不虚传,多艺多谋也。地球约二十亿人观看,不懂的也目瞪口呆,张大导可见经传矣!
事前不少好事之徒猜测开幕式的内容,也有偷摄什么的。我反对先知:主人家既然刻意地要让我们惊喜一下,何必自讨没趣?我舒服地躺在床上看。倒数别开生面,大场面当然,皆老生常谈也。然而,当我见到在场地上卷开一大幅什么的,猜着猜着。那是手卷吗?难道他们要推出中国的文化?果然是:不是大场面那么简单,他们要推出中国!我可没有想到他们会走这着高棋。
收藏书画的朋友称手卷,不称卷轴,为恐与立轴混淆。历代的文人雅士认为手卷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重于文房四宝也。手卷应该起于唐。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杜牧的《张好好诗》,皆手卷。我自己有一件唐人写经的长手卷,是真是假专家们有争议,但没有谁不同意唐代有手卷。唐之前我没有听过。手卷对纸张的要求高,而就是今天裱得好有很大的技术困难。
中国的文人重视手卷是不难理解的。这种艺术表达形式中国独有。手卷可以很长,开卷、收卷、收藏皆方便,既可局部细看,也可拉尽而窥全豹。更妙的是前头可请他人题引首,后头可请品尝者下跋语——所谓前题后跋也。引首通常一个(见过不止一个的),后跋可以无数。
把手洗得清洁,坐在书桌前,灯光要仿效古时的,把手卷打开,卷上卷落地欣赏,看看题首者是何方神圣,跋尾者是那些名家——当然,一律是赞,但真赞还是应酬不难看出来。消磨半个晚上,会感到自己也是个文化高人了。这是中国文化的感染力,自成一家。
我不要在这里评论这次奥运开幕的巨大手卷演变出来的:要找机会多看几遍。变化多,很细致,象征式的表达此起彼伏,再加上把古代的文化结合在现代艺术与高科技中,虽然跟进了中国的文化数十年,我还是不敢多说。人家花了几年与无数专材想出来的大制作,不是我这个小人物可以在一个晚上解通其中无数密码的。
不能不拍案叫绝的,是灯光变化的配合与大量道具在短暂关灯的转接中,整个大场面全都变了,天衣无缝,叹为观止。老实说,这样大场面的变化多端的演出,西方的大国不可能办到。不是说他们不愿意出那么多钱,也不是说他们的文化不足,而是西方大国的各行各业有工会,势力大,一万五千人的演出,后勤不计其数,变化多而复杂,要一呼万应工会林立的国家可以免问。这样看,北京这次演出将成绝响矣!
最后的李宁点火更是一绝!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呢?难道又是张大导?火炬出场之际,我老是想着要到哪里的高台点火呢?跟着见到李宁升空,才知道自己蠢到死。更妙的是李宁在长手卷前凌空奔跑,姿势一流,我想,今后的奥运,点火将会是个无从处理的大难题吧。有个李宁是这次奥运之幸。现役运动员不可能点这次火,因为长时间的训练对参赛有冲突。李宁呢?曾经拿得百多个冠军当然有资格,而更重要的是他有体操运动的根柢,凌空奔跑练得出来。
这里我要提出一个问题,希望知情的朋友可以告我。那是李宁手中的火炬,有没有胶着或缚着他的手呢?当时我看不出有没有。李宁在空中的奔程远,动作多,难度高,一不小心火炬掉了下来怎么办?
整体看,钱是花了的。据说这次北京奥运花了人民币三千亿。值不值得花那么多钱经济学无从算出可靠的答案。曾经说过,有时花钱要发一下神经才过瘾,但这一次可不是过瘾那么简单。开幕式后电话频频,没有一个在外地的炎黄子孙不大呼北京为他们出了一口气,说得滔滔不绝。鬼子佬朋友无不感叹:原来中国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我是五十一年前到北美去的,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五年。说没有受到歧视,没有受到白眼,是自我安慰。大学里的歧视较少,我知道只要成绩好,学术文章有看头,得到前辈学者的赏识,躲进大学是个好去处。然而,中国人受到歧视司空惯见,久而久之,大家习以为常,变得无所谓了。
我认为中国人在西方受到歧视,好一部分是咎由自取的。没有谁不知道中国人聪明,吃得苦,但他们不洁,好赌,而开餐馆或洗衣店赚到钱的台山阿伯,往往蛰居唐人街数十年而说不出两句英语。跟着而来的阿伯后代,读书识字的无数,但一般被冠上「竹升」之名。「竹升」者,两头不通也──既不懂中,也不懂西,文化上什么族类也算不上。
我算是个中、西文化兼通的人,是好奇心的驱使而自学的结果,知道二者兼通不容易:要学懂西方的不难,但无法引起西方人对中方文化的兴趣。文化上没有交流,兼通谈何容易哉?地球一体化这些日子说得多了,而今天鬼仔学汉字的无数。局面有变,有可为的机会大升。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艺谋推出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奥运开幕,一棍打出的力度可真不小。说不定鬼子佬会蓦然醒觉:为下一代设想,多认识一点中国的文化会有可观的回报。
回头说开幕式,我只有一项投诉。那是二百零四个国家的运动员出场两个多小时,太久太闷了。步行快一些,节省三分之一时间容易,是正着。另一方面,我期望着开幕式的影碟出售。希望有字幕解释,但没有评论员在幕后说话。我要听到场内的声音,而评论者一般俗套,闭口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