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31 次 更新时间:2010-01-21 01:52

进入专题: 网络   经济  

孟庆轩  

海闻老师给我的题目是“因特网对经济学及证券业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首先我不是一个经济学家,我是学金融的,经济学是金融的基础,经济学有200多年的历史,金融特别是现代投资学只有40年的历史,因特网有10几年的历史,现在新经济学的趋势有全球化,数字信息化,金融化。这三者互为因果。我想就围绕这个谈一下我的思考。

网络经济学是一个很大的学问,经济学界,技术学界,社会学界现在都在讨论网络时代与网络学。它在英语里叫做Network Economics(网络经济学),还有一个叫做Internet Economics(因特网经济学),翻译过来都叫网络经济学,区别在于网络经济包括除因特网经济学以外的交通运输网络,另外一个新词叫Net economics(网络经济学),指因特网经济学,在经济学中有几个概念Common Good指共产物品,包括空气、水;Public Good指路灯公共物品。因物网有些属性,就像环境一样,应由谁受益,谁来投资,这是经济学正在关注的问题。

网络结构有以下几种:环行网络,星行网,网间互联,信息高公路。在网络经济里具有不确定性,泡沫(babble)是由它本身技术发展和在商业中运行造成的。两个我目前,人们还在讨论网络经济到底有无泡沫,这种泡沫来于何处。我认为泡沫有两种来源。第一,现在的网络公司都在寻求主宰市场的力量,并不是真正的现金流,这种力量在将来可以转成利润,转成现金流,这有一个不确定性;第二,这种可行的现金流在很远的将来,从现在到将来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带有风险,这是泡沫的两个来源。

我认为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网络经济里还是成立的,比如微观经济学最大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是公司自由现金流兑现值最大化,在收入固定的情况下是成本最小化,这些目标包括消费者理论,熵理论的一些结论都是成立的,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外部效应,这在网络经济学里很有用处,外部效应就是说我们拥有一个商品,它的价值和别人拥有这个商品有正比或反比关系,正比就是正外部效应,反比就是负外部效应,比如说电话或E-mail,如果少数人拥有,那么价值就低,如果更多的人拥有价值就高,如果说少数人拥有奔驰车的适,即价值就高,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价值就小,这是负外部效应,网络和网络产品恰好成正外部效应,所以竞争时就有特殊性,同业人也许要邀请竞争者加入,他在定价出也有一些特殊问题,比如微观经济学里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价格应定在他们的交点,对于网络来说,它的特点是第一份产品的价值很高,后继的产品边际成本价格很低,开发第一份软件成本很高,多卖一件成本就降低,发E-mail应如何收费呢,他们现在是按时间收费,这是不是合理呢?因为Internet的边际成本为0,因每个月你发10个和100个邮件的边际成本一样为0。合理的定价就该是按占带宽的资源和收发数据的量,这比按边际成本定价合理得多。

投资学是金融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又是应用经济的分支,通过40年的发展最终独立出来。90年代以来获诺贝尔经济奖的大多是在金融领域有一席之地的,从90年以来,投资学在经济学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子商务,Internet,电讯对投资学又发生了那些影响呢?全世界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具体来讲有60多个,有的是发达的,纽约、伦敦、东京;有的是新兴市场,指人均GDP相对低的国家,经济学政治形势相对稳定,可自由兑换货币,外国投资人可自由投资按这一标准全世界有30多个新兴市场,所有的股票市场交易机制有两类,一类是经济人市场像纽约股票市场;一类是做事商市场,像纳斯达克,不是像纽约那样有中心有组织的市场它是分布分在全世界向千个计算机终端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方特别是它交易成本低代表了发展趋势。现在的发展潮流是纳斯达克有了很大的扩展空间,它在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亚洲都有扩展计划。什么是它们的动因呢?那就是全球化,电子商务的Internet交易方式,欧洲自3月份以来已有证券市场的兼并,而且新的交易成份都是以电信计算机网络方式为主,这种情况下,对整个投资作一个分析,可以预见,在未来若干年内,就会出现一个全球的有国界和时间限制的交易市场,前提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重大发展。所以经济学网,金融学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的。

    进入专题: 网络   经济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9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