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舶来品,短信也不应该是国人的发明。然而,短信的妙用却被国人发挥的淋漓尽致。媒体说,仅仅这个春节,短信就达到126亿条,等于每个手机平均发出30多条。这一点,美国佬自愧不如,他们的短信,无论是总数还是单机平均数,都只是我们的零头。个中原因,有论者追溯到文化因素,说是国人生性含蓄,习惯于借助短信表达情感;也有论者从技术层面寻找答案,说是美国的电话费大多采取“包月”形式,不打白不打,有事顺手拿起电话,对方不在,就电话留言,用不着抠抠索索敲短信。
美国的事情暂且不管。且说短信这玩意,确实有诸多妙用,给我们带来不少便捷。
同学聚会,一二十个人,一个个电话通知,实在费事。好了,群发一条短信:某日某刻某处集合,过时不侯,缺席者军令从事,后果自负。果然,到时候,都乖乖地如约赴会,一个不少。
求人办事,担心对方当面拒绝,自己下不来台,落个难堪。好了,发一条短信,委婉说明愿望,给对方和自己都留一个缓冲带,以便进退自如。
老婆到外地去差,而且行踪不定,家里大小事情需要请示汇报,譬如,毛衣搁在何处?带鱼如何烹制?为了省点话费,即时发个短信,顺带问寒问暖,假装体贴关心,甚至平素难以启齿的“老婆我爱你”、“夫人加情人,伴侣加情侣”这样的字眼,也明目张胆跳跃在老婆手机屏幕上,不管真情还是假意,反正老婆开心就行。这样,老婆带回的礼物肯定与自己所发短信频率成正比。
到了情人节,两口子突发奇想,前所未有地破天荒想浪漫一次,相约到恋爱时去过或者没有去过的一家稍微像样的餐馆,重温“情人”的感觉。但是,既然已经是三口之家,就始终割舍不了宝贝女儿,于是立即发短信召唤女儿过来共进晚餐。没想到,女儿一点不领情,回短信:“你们过情人节,我来当灯泡?”
每逢周末,几位登山爱好者相约一起上香山。大家骑自行车到植物园,然后弃车沿曲径拾阶而上。达到香炉峰,大汗淋漓。此时此刻,西望西山群峰,东瞰玉泉山、颐和园,早已心旷神怡,物我两忘,忘乎所以之时,或引吭高歌,或吟诗作对。诸如:“海到天边云是岸,山临绝顶人为峰”、“日升东海海捧日,我登西山山语我”。此情此景,岂敢独享?赶快将所感所想发短信给其他登山爱好者,一起分享。
参加一个研讨班,学员年龄相仿,且来自四面八方。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大家日夜一起学习生活,还真培养了深情厚意。结业时约定:勿相忘,发短信。结业后果然相互间短信频频,谁谁有了新车,谁谁换了岗位,消息十分灵通。班上的辅导员暑假去长白山,抢拍到飞碟照片,十分清晰,这可是天外新闻,于是,枪第一时间群发短信通报全体,随后补发伊妹儿。
到重庆开会,几个会友相约返回时顺道游览由于三峡大坝而变了模样的三峡。游艇从朝天门码头出发,走走停停。一路上,游丰都鬼城,览白帝古城,拜张飞庙,谒昭君庙。沿途自然风景和人文名胜,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在各种旅行工具中,乘船是最容易增进感情的一种。宜昌分手,会友各奔南北东西,难舍难分。以后的日子,彼此只得借助短信来交流这段难忘旅程的感悟,记得其中两条:“大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风景独好,志宏兄宇国弟晓帆小妹人品绝伦”(志宏、宇国、晓帆为同游三峡的三位会友);“回首西来的路一路欢歌笑语,展望东归之途满途硕果鲜花”。
人生的路并非全是硕果鲜花,有喜有忧,有酸有甜,有高兴有烦恼,有希望有失望。有时候,内心的感受一时无以言状,于是,向远方的知己发个短信,以排遣一时感触:“去日苦短,几多欢喜几多愁;来日方长,几多企盼几多忧。”
逢年过节,总会想起远近的故旧新朋,禁不住内心冲动,发条短信问候一番。
端午节,想起现代与传统的相互融和与冲击,于是给新识的朋友发个短信,以加深印象:“要现代也要传统,过‘五一’也过端午,吃汉堡也吃粽子,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中学同学,毕业后,劳燕分飞,各奔南北。其中一位一直未曾谋面,但是,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痕迹从未抹去。中秋佳节,闻讯她现居广州,而且辗转获得她的手机号,于是发短信:“中秋国庆相连,南国北国同庆。”
国庆期间,给老朋友发个温情短信,善意提醒:“国庆长假,好好休息好好玩,饮食科学,饮酒微酩,适当锻炼,放飞心情。”
元旦来了,给同事和朋友发个短信,也算是一种节日问候:“抽一壶旱烟,约几位老农,笑话来年收成,心闻稻黍香。发一条短信,愿同事朋友,新年春夏秋冬,冷暖挂心上。”
猴年春节到了,想起属猴的同事一年来的同甘共苦和来年的同苦共甘,发短信共勉:“猴年是齐天大圣大显神通之年,祝君新的一年:获得琼浆玉果,炼就火眼金星,扫清妖雾尘埃,赢得玉宇澄清,抵御猢媚诱惑,取得如来真经。”
鸡年春节到了,看到属鸡的同学文武兼备,时运俱佳,忍不住编个短信恭维鼓励一番:“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五德惧备,天时地利人和才智勤奋五运齐全。”
狗年春节到了,给属鸡或属狗的朋友编个短信,寄托新春的祝福:“守信:鸡年的荣誉;诚信:狗年的承诺;互信:朋友的默契;短信:新年的祈福。”
除夕之夜,一边观看电视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欣赏窗外的烟花焰火,一边拨动掌上的手机,发送或收看一句句温馨的祝福,那也是一种年的味道。至少彼此心知肚明: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在附近,在远方,还有一颗心在惦记着。只是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应该掂量掂量这小小短信中一个个方块字的份量和底蕴,倾注更多的真感情,别小瞧了,别轻视了,别让短信拜年程式化、拷贝化、快餐化了。
(原载《学习时报》2006年2月27日,作者授权天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