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良:大地美丽依然——写在汶川大地震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36 次 更新时间:2008-06-04 11:54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田国良  

油菜籽黄了,麦子熟了,农民们的脸上,流露出些许惬意。

中考临近了,高考不远了,师生们的心里,装揣着零星期待。

尤其那些羌族姑娘和小伙,神情是那样自得。或许,他们正在回味上一次和着羌笛对唱山歌的羞涩;或许,他们正在憧憬下一次围着火塘跳锅庄舞的热烈。

那些尚不暗事的羌家娃,一会儿缠着正在刺绣“云云鞋”的阿妈,撒娇地闹着要“抱抱”;一会儿牵着鹤发童颜的阿公的衣襟,央求着要听“那过去的故事”。

于是,老阿公品一品自酿的米酒,清一清浑厚的嗓门,掠一掠飘逸的银须,讲起了“羌本姜姓,三苗之后”的古老传说;讲起了姜维城的来由——智勇双全蜀汉大将军姜维本属羌人,曾经在这一带安营扎寨;讲起了红四方面军长征路过,张国焘按兵不动的旧事。

这时候,大熊猫正悠闲地品尝嫩绿的竹叶;金丝猴正调皮地在茂密的巨木间攀缘嬉戏。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迎风含笑,笑的那么艳丽,那么多情;更有那淡绿色、乳白色、棕褐色的五彩斑斓的鸽子花,逆风展翅,仿佛即将远行。

然而,就在这一刹那,世界变了模样。

大地,在人们不经意间轻微颤动了两下。紧接着,是疯狂的摇晃;是发自地壳深处的古怪的巨响;是尘埃弥漫、天昏地暗;是山崩地裂、飞沙走石。

时间,凝固在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及其随后瞬间。

地点,聚焦在四川盆地的汶川及其周边狭长地带。

科技是发达了,不过,人们还不敢侈谈挑战自然。仅仅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一次并不十分热烈的亲吻,就酿成如此惨烈的一幕! 面对天灾,生命是那样脆弱。顷刻间,血肉模糊,命悬一息。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太黑了,

妈妈怕你,碰了头,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

——这是一首诗,一首这些天通过各种媒体不胫而走的诗,一首模拟在灾难降临时,直面死神,母子对话的诗。

尽管被文学化了,此时此景,心何以堪?情何以堪?

世界上还有比母爱更圣洁的么?当自我生命与孩子的生命需要抉择,母亲,会毫不犹豫地把生留给孩子,牺牲自我。

唐山地震的废墟下曾有这么一位母亲:她死了,怀里的孩子却在安睡——当她的乳汁已经熬干,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毅然刺破十个指尖,让孩子一一吸吮自己的血浆,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汶川地震的废墟下也有这么一位母亲:在最危急的瞬间,她用身体掩护了自己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通过手机短信给孩子留下这样的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母爱无垠。在灾难蓦然降临时,母爱在无限延伸。多少母亲,把她们的爱,倾注给每一个孩子。当她们自己的孩子还躺在废墟里生死未卜时,她们冒死去抢救别的孩子;当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孩子嗷嗷待哺时,她们自然地掀开了衣襟;当看到有的孩子再也寻觅不到双亲,她们自觉地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她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真情无限。在灾难蓦然降临时,亲情,爱情,友情……所有人世间珍贵的感情,被灾难所放大所加强。所有的人——无论在劫难逃者,还是有幸逃脱一劫者,无论求救,还是救人,无论奄奄一息,还是声嘶力竭,在第一时刻,呼喊的第一个名字,必定是自己最牵挂的人。

大爱无疆。在灾难蓦然降临时,古老中华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普世推崇的价值取向获得高度认同,社会制度的优势表露无遗,平素潜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熠熠的人性之光自然迸发。“仁爱”,“诚信”,“报恩”,“责任”,“牺牲”,“效率”,“秩序”,“尊重生命”……这些古老而又现代,熟悉而又陌生东西,即使曾经休眠,也被大地的颤动所唤醒。

在灾难蓦然降临时,也不尽是伤残、死亡、恐惧和悲哀。

你看:在那废墟深处,有一点微弱的光明,那是一位被掩埋的女孩,就着手电筒,在读书学习,她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当作了自习的教室;你看,在那废墟深处,还有一点更微弱的光明,那是一位被掩埋的男子,点燃了一支香烟,他把这个小小的角落,当作了自家的客厅。

你听:在那片凌乱的瓦砾下,传出一曲稚嫩的歌声,那是一位被卡住双脚、下身血肉模糊的幼儿园女孩,唱起了“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她是在用童谣安慰救援的叔叔,驱除自己的疼痛;你听,在那个忙碌的救援现场,一位在废墟下掩埋了80个小时的17岁少年,被救出时说的第一句话:“叔叔,帮我拿瓶可乐,要冰冻的”—— 就是这句在平时再平常不过的话,在这个特殊时刻,逗乐了救援人员,逗乐了悲伤的中国。

在灾难蓦然降临时,也不尽是断垣残壁、山河破损。

你看,一个个降落伞从8000米云彩间缓缓而落,每一个伞下都有一位刚刚写下遗书的冒死空降的伞兵,那是绽放在震区上空的绿色的花朵;你看,一顶顶帐篷整齐排列,连绵数里,帐篷里有朗朗诵书的学生,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有生火作炊的农妇,那是盛开在震区大地的蓝色和其它色彩的花朵。

大家铭记那个时刻——短暂而又漫长的3分钟:共和国沉默着,低垂着,悲鸣着。国旗半举,中华大地,13亿人的悲壮汇成江河,汇成海洋,惊天地,黯日月,泣鬼神。

现在,虽然大地创伤未愈,余震时断时续。震区的田野,却点缀着零散而忙碌的农人、耕牛和农机。看到这样一幅田园农耕图,人们似乎暂时缓解了心中的悲伤。

油菜籽脱粒了,麦子入仓了,农民们又开始栽培新的希望。

高考就在眼前,师生们正紧锣密鼓地播种未来。

大家的心里,正盼望来年大地的丰收,期待那山野间经过这次洗礼的杜鹃花和鸽子花更加艳丽地怒放。

(于2008年6月4日)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05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