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持研判财税改革趋势的两大逻辑思路:一是中央的定位决定改革的路径;二是经济形势决定改革的时间表。
从第五十四讲至五十九讲,我们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规律)、二个三中全会比较、中央三个《辅导读本》、三个五年《发展纲要》等多视角研学了中央关于税制改革的基本定位,中央关于税改的定位决定了税制改革的路径;第六十讲则研学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并由此作出的决策部署决定了税制改革的时间表。
本讲对经济形势研判的依据来自中央重要会议、中央权威部门的解读与资料,当然也包括个人研学的体会。
一、20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形势的判断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形势判断
三个面对: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三、2024.7.30中央政治局形势的判断与部署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会议强调,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
会议作出九大部署:一是要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二是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三是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四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五是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六是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七是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八是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九是要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谋划工作。
四、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全面准确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带来新挑战。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同时还要克服国内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挑战之巨、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二季度以来,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阵痛继续显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部分指标月度之间出现一定波动,这既有极端天气特别是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影响,也反映出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
五、7.22财政部:2024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913亿元,同比下降2.8%,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11亿元,同比下降7.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5902亿元,同比增长0.9%。全国税收收入94080亿元,同比下降5.6%;非税收入21833亿元,同比增长11.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5400亿元,同比下降5.6%。
2.国内消费税8834亿元,同比增长6.8%。
3.企业所得税25384亿元,同比下降5.5%。
4.个人所得税7358亿元,同比下降5.7%。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9297亿元,同比增长0.7%。关税1185亿元,同比下降5.2%。
6.出口退税11380亿元,同比增长14.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571亿元,同比增长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8267亿元,同比增长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304亿元,同比增长0.9%。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915亿元,同比下降15.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8.4%;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7842亿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263亿元,同比下降18.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599亿元,同比下降17.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872亿元,同比增长16.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727亿元,同比下降1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2000亿元,同比下降9.2%。
简要研学分析:
- 经济总体形势:外部复杂环境及风险不确性增加,压力传导内部;内部经济结构性矛盾下行加剧、风险增加。每年7月中央政治局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是惯例,今年是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刚结束形势下召开的。从内容看,一是,全会对经济形势判断措词简短、温和,而中政会的判断措词更为明确、更为严峻;二是,全会对解决经济运行问题的举措具有更多战略性,而中政会的九大举措更为具体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更为紧迫,要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尤其是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 税收收入形势严峻:从公布的税种收入看,四大税种除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外,其他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均同比下降;印花税同比下降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54%。说明整个经济的活力在严重下降;契税环比大幅下降表明房地产市场继续放缓。房地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因此,要保持实际宏观税负的稳定,在调整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和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同向而行的前提下,政府财税缺口主要应通过赤字或债务(财政赤字金融化)来解决。
- 适应当前经济形势、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是解决地方债问题应当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包括科学界定事权与支出责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合理下放税政管理权;合理划分央地分配关系;推进财税立法以明确上述基本制度等。二是加快推进实体税制改革,优化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间接税内部结构、间接税税种内要素结构;加快推出适应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适应调节个人收入的新税种;规范税收优惠等。三是继续深化税收征管体制和征管方式改革。随着地方税体系的逐渐完善,特别是非税收入和地方附加税的开征,势必倒逼央地税收征管体制的调整;继续推进税管方式改革建设效能税务,为降低宏观名义宏负和税种名义税率创造新质税收征管能力。
综合小结:
通过以上第五十四讲至六十讲的研学,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 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的会议,因此尚不能作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定位,但却是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会议、也是为谋划“十五五规划”定调的重要会议。
-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应当作出重要调整:
- 改革应当突出完成邓小平设计的第二步,即在已“超额”完成让一部分地区、一部人先富之后,应当着力解决第二步,即先富带后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杜绝发生城市和农村规模性返贫致贫,这是党的初心使命所在;
- 开放应当防范发生外需依赖,推动双循环战略应以内循环为本,不能本末倒置。中国市场足够大,14亿人的内需真正激活起来足以容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激活中低收入群体的潜在需求,这是国内外经济严峻形势使然;
- 资本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统筹发展、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要统筹发展,这是充分就业和提振消费需求的国情使然。
说明:下一讲开始,将从体制、实体、程序三个层面研学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