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焦 吴玥: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24 次 更新时间:2024-08-01 21:48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张继焦   吴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就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原创性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其严密的生成逻辑,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基础,融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智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开。它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原创性的系统性提炼,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方案以破解古今中西体用之争,也在实践上提供了科学指引。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引,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逻辑;理论创新;实践指引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闸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研究”(编号:2023YZD047)。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需要明确新任务、实现新作为以适应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深刻趋势,从全局和战略角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开了系统性谋划和部署,围绕着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包括“两个结合”“五个方面”“七个着力”“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等诸多方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深度理清这一重大原创性成果的生成逻辑、系统阐释这一重大思想体系的理论创新、全景勾勒这一理论创新范式的实践指引,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有效地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和方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磅磷伟力。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引,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题中之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前人文化理论、广泛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文化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是我们党文化理论创新的“魂脉”,赋予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提供了历史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的现实土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落实提供了辽阔舞台。三者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紧密相连。互为支撑,共同塑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架构。

(一)理论逻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下深入考察社会发展现实中的文化问题,将文化视为社会整体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批判性分析与实践性理解对人的生存方式、精神发展和人类解放表示价值关切,从根本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思想,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时代化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凸显人类塑造自身文化的现实力量。从人的本质性和社会运行的高度来理解文化观念,将文化视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文化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积极作用,认为文化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基础相结合,,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和发展了关于人民至上、文化本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精神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扬。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展现出深刻的理论自觉和历史担当,也展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持续保障。具体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生成逻辑,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分析,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探索和实践,将文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创新性探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有机融合。

(二)历史逻辑: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与历史沉淀的结品。它历经封建社会漫长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在对自然界、社会人生和道德行为的观照中形成了富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地域烙印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既注重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强调人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其深刻内涵在于儒家以仁爱、中庸、礼治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道家的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宇宙哲学,以及法家的规范法治观念,等等。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纽带,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和思想资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动力,也是后世子孙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正因如此,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每一个历史阶段我们都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推进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指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路径在于实现“两个结合”;尤其是首创性地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命题,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刻体现,也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考。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内在逻辑始终贯穿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时代转型发展的根脉主线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坚持了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核心理念,更把握了文化发展与时代发展的脉络,提出了-系列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策略和新举措,展示了其在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实践逻辑: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深刻总结中国近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断丰富的,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历史传承。它既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丰富沃土,也是对人类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借鉴与超越,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完善,构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实践经验,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始终承担着引领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在百余年间不断推动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精辟论述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其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导向,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文化建设的深刻影响和指导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深化和创新发展。对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国之路,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文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柱,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也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中国对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深刻反思。

(一)一个体系:新时代文化原创性成果的系统提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建设探索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作为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理论创新和体系化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和新时代文化原创性成果的系统性提炼,并日益形成逻辑自恰、相互贯通、结构完整并集时代性、系统性、原创性于一体的开放性科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相继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明确将“两个巩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上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2023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性观点;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具体地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理论维度,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标志,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和标识性概念,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观点的集中表达,形成紧密联结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概念体系。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继承发展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脉”与“根脉”,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也必将随着实践的深人不断丰富发展。

(二)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其中,“第一个结合”深刻揭示了党如何引领人民创造出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制度保障以及经济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导;“第二个结合”总结了党领导下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的丰富历史经验,指明了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复兴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以适应民族复兴的战略需要。“两个结合”深刻回应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独特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时代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人了新的活力,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内核,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从理论层面看,“两个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原理需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将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性发展。这种结合既没有拘泥于书本上的教条,也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而是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从文化维度看,“两个结合”有效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包含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哲学。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不仅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这种结合既确保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特色,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实践角度看,“两个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和理论指导。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任务。“两个结合”为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智慧和方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丰富和发展。通过“两个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化形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新的理论和实践空间,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进人新时代,“两个结合”实质上是在确立一种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创新、国内与国际的动态平衡,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创新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以构建一个既有深厚国民文化根基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中国文化体系,这在本质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两个结合”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及时反思与自我纠错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新时代文化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提炼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这要求我们在线承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注重适用,确保文化发展既不脱离实际也不丢失精髓,更不停滞不前,进而在坚持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点,确保中华文化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三)三重超越:破解古今中西体用之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古今中西之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关于文化方向与选择的大讨论,主要围绕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西方文化的价值、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以及如何在变革中坚守或吸收这些文化元素展开,并就此引发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体用之辨”,即“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或“各有其体用”的问题。因中国国情历史之复杂、中国现代化进程之曲折,这一问题长久以来都争议不断,直至今日仍是文化建设的必答题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百余年革命与发展实践并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成,我们终于有条件对古今中西之争做理论上的论定。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目前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并以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实践为破题之道。

第一重超越是以“两个结合”来破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体用之辩”,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可以看出,“两个结合”有效突破了僵化的教条主义,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注人中国的具体文化实践土壤,与之水乳交融,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这种超越也不是简单的取舍或模仿,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批判吸收和独创发展,通过中国实际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再单纯追求“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力求构建一种既反映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又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而以一种鲜明体现“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去回答时代之问。通过“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彼此契合成就有效破解了二者“谁决定谁”“谁化谁”的体用之争,实现了二者的双向互动辩证统一。

第二重超越是以“两创”来破解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古今之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时间轴上来说,“古与今”这一纵向的历史脉络阐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起点、演变、发展以及目标,中华文明的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及其现代转型等。在近代中国面对现代性冲击之际,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着紧张和碰撞,但同时也孕育着融合与创新的机遇。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古今之争”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围绕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定位和价值转换展开的。但倘若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复古性维护或者全盘性的否定和抛弃之上,就不足以解决“古今之争”,而是必须寻求一种两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这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所指出的要以“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破解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古今之争”,做到既“不复古”“不守旧”,也“不排斥”“不盲从”。“创造性转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引导下,对中华文明中仍有当代价值的内涵进行梳理、提炼和现代语境下的诠释,使其更加契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去除其中的陈旧和过时元素;“创新性发展”是指与时俱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前进的因素,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种内涵丰富、富于时代精神的文化新形态。这一文化思想的创新论断不仅澄清了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关系,强调在继承与发展中华文明中达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平衡指明了文明自我更新和结构性重建的方向保留和弘扬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同时也能够与全球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实现中华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重超越是以“交流互鉴”来破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中西之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构成了文明的自身差异性特质。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为主要特性;西方文明则在很大程度上由资本逻辑主导,以个体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契约关系为特点。这些差异塑造了中西方在思想、哲学、社会组织和价值体系等方面的根本区别。但差异并不代表对立和冲突,反而可以成为交流互鉴的起点,作为相互学习和成长的契机。事实上,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破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中西之辩”,为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指导。“交流互鉴”意味着通过开展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发掘各自文明的优势,共同面对各种挑战。通过破解“中西之争”、走向“交流互鉴”,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更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显示出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积极并富有建设性的态度。

综上三重超越,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结合”来破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体用之辩”、以“两创来破解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古今之争”、以“交流互鉴”来破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中西之争”其最终文化使命是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突破了单一文明模式的局限,既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化,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探索新文明形态的新思路,标志着文明发展史上的次重要理论创新。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还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引,这些指引不仅指示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也具体化了文化建设的行动路径。

(一)明晰文化主体,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这一观点,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等观点,以“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回答了文化何以传承的问题。这一核心要义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推动文化与人民需求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等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例如,在新闻舆论工作中,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他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在文艺工作中,他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些讲话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精神灯塔。

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强调的“人民至上”意指一种全民参与、共同创造的文化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他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掘和激发广大人民在文化创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明显特色和优势。通过将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强调文化创造的过程应该是人民共同参与的过程,而文化成果的享受也应该普惠于全体人民。这一文化观念的核心理念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文化主体性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中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得中华文化的创新传承更加贴近现实、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从而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指南。从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全局视野来看,“人民至上”所体现出的人民主体性仅是对每一位公民尊严与价值的肯定,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动表征,反映了对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与传承。这种坚守不仅彰显了文化自信,更是文化自强、文化繁荣的显著体现。

(二)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历史格局与世界视野,创性地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将我们的“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通过坚定文化自信,中国能够更好地推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凝聚的一种集体认同感和广泛认可度,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种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长期积累与传承的自我肯定,表明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历史传统和文化创造力的高度信任。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因为它触及了民族文化的根基,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整体历史经验和社会记忆紧密相关;之所以可以成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因为它不仅是瞬时的情感体验,更是经历时间积淀而形成的长远动力,支撑着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维护自身特性和向前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文化自信不仅关乎民族精神和国运兴衰,更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驱动力。坚定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过去辉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要有面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以及不断创新和超越的精神。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传承和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时代同步并为现代社会服务,以此将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观念与现代化进程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来说,坚定文化自信还意味着要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以开放的姿态深人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文化秩序,为人类文化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因此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增强过程是一个既注重传承也注重创新。既自信又开放。同时具备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的复杂过程。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能够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更能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文化吸引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莫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从来是“守正”与“创新”的一体两面,“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赛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也就是说,在文化发展中实现创新的同时,必须坚守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性。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不仅巩固了文化的主体性,还为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空间,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推动其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

守正,即为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这是中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本遵循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守正意味着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指引,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求我们用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指导我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引领文化与时俱进、蓬勃发展。这不仅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人研究和准确把握,还要求我们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确保其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应用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守正同样意味着要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便是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其内涵精髓,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连续性,这既包括对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成就的传承,也包括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勇敢等优秀传统美德的弘扬。

创新,即为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与发展之新,两者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影响力的扩展。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创新需要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这意味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的创新来指导社会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非简单的套用或复制,而是要在深入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解答新时代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符合中国特色、满足时代需求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样的创新能确保文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形成引领时代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意味着既要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也要积极探索这一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新表达和新应用,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担当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时代特征和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审视当前国内外的发展新局势,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的新动向和时代要求,概括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维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首先,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重要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既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化和提升,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条件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就是要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同时通过文化活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随着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文化强国建设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内在需要。从文化发展进步与国家发展进步的内在关系来说,“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民族与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标识,也是民族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文化已成为软实力斗争的重要战场建设文化强国有助于中国在全球意识形态领域增强主动权,有效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再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原创性概念,明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所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植于五千年的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沃土之中,既是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璀璨宝典的持续演绎,又蕴含着对社会主义义明在时代浪潮中的革新与焕新。这一概念不仅是传统“中华文明”的现代延续和发展,而且是“中华文明面向未来迈出的一大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坚持”“七个着力”为我们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总而言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实现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的要求,也是响应新时代精神和人民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这项工作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理论自觉和实践探索,是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重要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紧密结合,旨在实现中华文明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跃迁,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信息快速流通的21世纪,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桥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23年3月,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一倡议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明交流互鉴观的高度凝练,超越了西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所隐含的单一文明视角,既为反对西方文明霸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价值指引和行动指南,也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明只有蛇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历史和当今世界的基本现实。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人类文明要持续进步,就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深刻把握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发展策略。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层理解和积极回应,而且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多种形式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这种互鉴与交流,旨在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同时寻求文化共识,展现了中国在增强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探索,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并非一种简单的文明叠加或替代,而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吸纳全球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融共生,从而创造出既包容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体现了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视野,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为全人类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和范例。通过文明交流互鉴,不仅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更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对这些共同价值的追求和实践,从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

四、结语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其严密的生成逻辑、理论上的原创性提炼以及实践上的科学指引,不仅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贡献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是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面向未来,我们应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此过程中,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都肩负着推动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应当结合实际,创新实践,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继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

吴玥: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来源:《北疆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93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