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培宇: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新美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104 次 更新时间:2024-06-15 00:06

进入专题: 新美学   美学重构   审美主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  

闫培宇  

 

【摘要】美学作为一种属于人的文化形式,具有突出的精神属性。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需要美学的“在场”和“出场”。新时代的美学建构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塑造新时代的审美主体,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以“两个结合”推进新时代美学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美学重构 审美主体 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为新时代美学美育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美学作为一种属于人的文化形式,具有突出的精神属性。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需要美学的“在场”和“出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要基于时代精神与文化土壤,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塑造新时代的审美主体,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新美学。

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塑造新时代的审美主体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前所未有的今天,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愈发凸显,新时代美学重构势在必行。

当代美学的建构首先需要美学知识。在18世纪,鲍姆嘉通最早将美学视为一门学科,他指出“美学”(Aesthetica)即“感性学”,是“关于事物是如何通过感官而被认知的科学”。在他看来,美学是关乎“可感知的事物”的知识,并将美的直观规定在感性形式上。康德进一步从“审美”的意义上超越了鲍姆嘉通以感性定义美学的做法,将美上升到主体的实践活动的领域。康德指出:“美的艺术和科学通过某种可以普遍传达的愉快,通过在社交方面的调教和文雅化,即使没有使人类有道德上的改进,但却使他们有礼貌”。就这一点来讲,美学在审美意义上的实践性,具有对于人类社会的教化意义,是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黑格尔则在美学的教化意义上,进一步强调美学是推动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而“美是一种自然的整体”,现代的美学书写构成了推动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进入20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趋加快,现代性的矛盾不断加剧,现代美学传统从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走向了基于日常生活的美学批判。在霍克海默看来,近代以来启蒙思潮导致了理性的过度,后者建立起同一性的物化意识,剥离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进而陷入虚无主义的窠臼。为此,霍克海默强调以美学复苏人类的感性能力,以重构审美主体,从而克服物化意识。他指出:“纯粹的美感是独立主体的个人反应,是不受流行的社会标准制约的个体所作的判断。”换言之,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不等于美,朗西埃亦同样强调,艺术现象与先锋派别不论如何特立独行,也不能免俗于其背后的社会结构的制约。当代美学因此在日常生活维度走向美学批判: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中洞察的审美异化,阿多诺在大众文化层面提出的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马尔库塞在日常生活领域批判的“消费社会”,弗洛姆在个体境遇中描绘的“单向度的人”,概莫如是。

诚然,20世纪美学批判思潮将审美活动转向对日常生活的注视,但必须注意到的是,美学批判不等于美学建构,也不能取代美的直观中包含的建设性的价值。因此,新时代美学建构必须以时代为前提,唯有重新回到美好生活,才能回到人民群众——这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坚实根基上,因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规定了新时代美学建构的依据、意义与方向。在此意义上,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新时代美学的旨归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丰富和发展人民美学,进而塑造新时代的审美主体。

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

“合德而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美学精神,德性与美的统一是中华文明的独特审美气质。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要求审美与德性的统一,由此赋予美以政治、道德属性。孔子将美从自然原则导引为政治的德性原则,从而建构了儒家的政治美学。如果说德政是强制性约束,那么美则是非强制约束,善与美德的统一使得德政更具有弹性和平衡的空间。

《老子》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在老子看来,美不能从主体性建构来获得,而是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运用。老子主张“天道无亲”“天地不仁”,将天地看作自然、自在的范畴:“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也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道家的美学传统是对儒家美学的补充。《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的合一,实际上也意味着德与道的统一。也正是在天人合一的意义上,道之美先于善之美:即“生生为美”重于伦理之美。恰如方东美先生所言,“生命包容万类,绵络大道,变通化裁,原始要终,敦仁存爱,继善成性,无方无体,亦柔亦刚,趋时显用”。这也就是说,审美不应从人欲出发,而要从生命的本真的“生生”出发,如此才是美的真谛。

我们要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传统,在当代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文明在经济、政治与生态等方面的危机日益凸显,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对于克服现代性症候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以“两个结合”推进新时代美学创新

2023年10月7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概念,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何重构新时代美学?其关键在于美学创新,在于充分运用“两个结合”重要方法。“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新时代美学创新离不开“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为新时代美学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新时代美学的创新,要充分激活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连续性,继往开来的文明传统为美学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新时代美学的创新,要激活中华文明穷变通久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新时代美学的发展不是复古,而是在新的形势下的创造性活动。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新时代美学的创新,要充分发挥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包容性并非不加甄别地接受一切,美学创新不能脱离审美实践的客观规律,不能拘泥于纯粹美学建构的孤芳自赏,《贞观政要·君道第一》有云:“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勇于接纳、学习和创新多元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存续的密码,这种包容性进一步滋养了审美的创新性。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新时代美学的创新,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美美与共的和平性,促进文明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以文明共存为原则融入世界历史。《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共生共荣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哲学观点,也是新时代基本的审美原则。

在“两个结合”的实践层面,“美美与共”还体现为美学的教化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如此,美学创新只有以美育的形式深入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创造属于人民的新美学。

结语

建构新时代的美学,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并非流于形式的语词学或教条原则,而是来自主体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证明,开明开放方能自信,博采众长方能自信,继往开来方能自信。

建构新时代美学,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价值感召,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克服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美美与共的创新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注释内容略)

    进入专题: 新美学   美学重构   审美主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248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