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社会招生、考研咨询机构的负责人在网上进行高考招生咨询,他所发表的有关“孩子想报新闻学就把他打晕”的夸张言论,颇令大学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教师愤愤不平。有老师拔剑登场,反过来讥讽此人的“无知”。但多数网友似乎不认此账,于是形成了两个意见对立的阵营,各守边界,互不相让。自然也有传媒界人士出面充当调停者,希望通过“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消弭分歧。可是,面对这样没有多少诚意的“好心”之举,双方似乎都不领情。看来,这次的“各守边界”的论争,至少要延续到高考招生这个“商机”消散之后,才能告一段落。
“分歧”“争议”可以制造新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新闻”。某社会招考咨询机构的负责人以此有争议的调侃,成功地进行了自我营销,让他在业务的旺季接到了更多的“订单”;而拔剑反击的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也因此成功地将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推广到了原来不明就里的考生和家长的视野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双方都是营销方面的赢家。
其实,关注一点招生、考研信息的人都知道,某社会招考咨询机构的这位负责人一向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营销手段的,其夸张、调侃的娱乐性表演和言辞随处可见。如果细究其中的冲突、矛盾或抵牾,斤斤计较语词上的正误,等于是正中其下怀。可遗憾的是,就有大学里的人面对类似调侃无法平心静气,也不肯超脱释然。
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自然是传播方面的专家,也确实借助论争的传播效应表明了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重要性。可是,从网友的反应看,他们的营销目的似乎是达到了,口碑却也丢失了。
平心而论,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其特长在于专业理论的相对高深、系统和扎实,而理论应用或实际操作,却未必擅长。这是社会或者学术分工的结果,实属正常,且不同职业之间本来也没有可比性。因此,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就像两条平行的铁路轨道,多数时间是不应该交错的。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正好相反,两条“铁轨”往往缠绕在一起,所以才有诸如“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价值孰高孰低的跨世纪争论。而相互纠缠的情况也直接导致专业理论教师越出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这一点在大学中的应用型学科更为典型,相关教师就总喜欢以“训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具体行业或商业的培训场合,指引方向。
此次论争事件中的西南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也是如此。面对社会招考咨询机构负责人对新闻专业的调侃,他们不是取宽容的态度,一笑了之,而是觉得专业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训导者”的身份也受到了挑战。
可是,就业指导与新闻学或传播学理论并不在一个领域。就业往往受到国际、国内社会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具有非稳定性,因而不是相对稳定和富于启发性的新闻学或传播学理论所能涵盖,在这一方面,讲授新闻学或传播学理论的教师就是实足的外行。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反驳不仅显得不识人间烟火,毫无现实说服力,还被看作是“蹭热度”。这位老师举出的其所带的研究生成功“考公”的例子就十分不恰当,它反而证明了新闻或传播学的专业性不强,专业对口的就业前景也并不乐观。而他居高临下地以发表“C刊”为标准,判定某社会招考咨询机构的负责人没有对话的资格,也使社会上的多数网友成了“丈二和尚”。它也反映出,大学实行了这么多年的以“期刊级别”衡量论文学术价值高低的“行政化”科研管理的标准,已经让一些教师失去了起码的学术评价能力。
换个角度看,社会招考咨询机构人员的粉丝数量多于大学教师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他们面对和服务的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全国两万多所高中和大学以及两三千万的大中学毕业生,大学教师没有必要与之攀比。应该看到,具体的专业理论总是少数人涉猎和研究的,如果哪一天大学教师的粉丝数量超过了社会招考咨询机构人员,那才真的可以说是“不正常”了。
不过,社会招考咨询机构社会影响力的增大,也明显地反衬出大学在就业指导上的短板。当然,与社会机构相比,大学本身有着天然的劣势。因为校际之间的竞争,各大学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招生、就业上的信息壁垒,而社会招考咨询机构全无此屏障,一些院校还会主动提供数据,供其参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服务精神和信息的全面收集、消化以及利用各种渠道,通俗易懂地向毕业或考研学生宣讲等方面,大学的招生就业工作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至于网上评论文章中有关上述论争是所谓“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的判断,不免令人费解。如果以为不以就业、考研为目标就是“理想主义”,实在是误解了理想主义的基本内涵。
从实质上看,这场论争不过是现实主义的程度之争和方向之争。社会招考咨询机构负责人只是把就业或考研现实的无情一面揭示了出来,而站在对立面的大学教师则想给就业或考研现实涂上点朦胧的色彩。因此,有人认为,前者揭示了处于招生、考研的“底层真相”。
但应该看到,这个“真相”也伴随着巨大的幻象。这个幻象就是上大学或者考研只有所谓“就业的意义”。依据这个幻象进行的咨询、“揭秘”和走捷径不仅拉低了大学的层次,让上大学或考研变得彻底地实用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整个社会对大学存在和大学教育的误解。
(刊《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2023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