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走出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新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432 次 更新时间:2024-05-17 20:15

进入专题: 中国史学  

李国强 (进入专栏)  

 

中国史学形成之早、内涵之丰富、成果之丰硕、理论和方法之多样,堪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最具传统、最富特色的学术领域之一,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独树一帜。两千多年的持续发展,涵养了中国史学深厚的思想底蕴;新时代的伟大社会实践,赋予中国史学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庄严使命。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发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号令,为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旗帜和灵魂。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引着中国史学走出了一条全新道路。在新时代,我国历史学面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新形势、新任务,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指导思想问题。世界上从来没有纯而又纯的学问,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提出什么论点,都与研究者的思想出发点、立场立足点密不可分。中国史学为谁著书立说、为谁见微知著,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站在帝王将相的立场还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决定了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思想取向、价值判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时代中国史学走向未来的根本,是新时代中国史学揭示本源、判断是非、探寻规律、把握大势的关键。在指导思想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必须坚持理论彻底。理论只有彻底,才有说服力。无论是对国外还是国内,面对“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我们都要毫不犹豫地亮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旗帜,清晰而响亮地发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正声。因此,广大史学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是确保新时代中国史学行稳致远的最大法宝。

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贵在“特色”,要在“体系”。这个特色就是“中国特色”,这个体系就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以某个学科为轴线的各类知识的有机整体。“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是中国史学特有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经验的集合,是以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为对象的众多科学知识,经过系统整合形成的科学的、完整的体系化知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决定了这一体系是中国学者自主认知的产物,反映的是中国学者的主体性,强调的是中国特色、中国立场、中国表达。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学术之源、思想之基、发展之魂。这就要求我们所建构的历史学知识体系必须是中国的而不是外国的,必须是自主的而不是外来的。这就要求一切史学探索,必须立足于以自主的、中国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来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必须立足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国外优秀史学资源;必须立足于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直面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必须立足于问题的前沿、概念的创新、理论的创造、思想的科学、体系的独立,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加强多学科融合发展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客观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兴史学流派的传入拓宽了我国史学研究领域,丰富了我国史学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史学研究的碎片化、研究领域的日趋窄化、史学致用功能的不断弱化,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造成现实阻碍。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直面各种挑战,做出许多努力,尤其是以“(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史学学术工程的开展和诸多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充分表明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表明展开多学科融合性研究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具有显著意义。在新起点上,加强多学科融合发展,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结合当代史学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全面谋划全国历史学学科布局,不断完善学科设置,既要抓好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扶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和冷门学科,也要重视和推动现实意义显著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成长。要打破历史学各学术领域之间、历史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历史研究获得新认识、取得新突破。要不断提高史学学术创新能力,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不断厚植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时代命题的历史底蕴,提出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具有原创性、思想性和引领性的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提炼更多为学术界认可、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史学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同时科学把握历史学话语传播规律,推动史学成果创造性转化,讲好中国历史故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凝聚力量、鼓舞人民。

弘扬经世致用优良传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源头活水。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最悠久、最深厚的传统。从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述往事,思来者”,到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到元代虞集《经世大典》倡导“为生民之命而开太平之基”,到明代陈建《皇明资治通纪》“为当世借前箸筹之”,再到清代章学诚“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形成了历代史学家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更加需要广大史学工作者直面现实、贴近生活、走向社会,充分发挥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站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从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出发,深入探索历史本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内核,用中国道路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在适应时代召唤中丰富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内容形式,在融入实践发展中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创新创造,推动实现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自我更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新的时代华章。要坚持守正创新,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在与世界史学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守正道的定力、勇毅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

打造新时代中国史学学派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应有之义。学派是集中阐述学术观点、集中发扬学术风格、集中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载体。一个学派的形成发展,是学科体系完备的体现,是学术体系健全的明证,是话语体系成熟的标志。“知难而进,志在必成。”以侯外庐、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不仅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作出卓越贡献,而且造就了当代中国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海内外形形色色学术新思潮、新挑战的碰撞激荡,历史学更加需要“中国学派”,更加需要坚守应有的学术价值、学术立场、学术情怀、学术原则,坚持独立思考、独抒己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打造新时代中国史学学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贯彻到史学研究全过程;必须从历史深处回望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和理论自信扎根中国大地,产出更多更好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怀的史学成果,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必须弘扬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把基础性和应用对策性研究有机结合,提出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益的建议;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与国际史学学术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展开平等、有尊严的对话,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史学的时代正声;必须培养立场坚定、学术高端、结构合理的史学人才队伍,让中国特色史学思想、史学精神、史学传统代有传承、开枝散叶,使中国史学学派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有力支点。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是新时代广大史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必将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之路。广大史学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奋发有为,潜心治学,以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基础、提供滋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培根铸魂,在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情中实现中国史学的升华和进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进入 李国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史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50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