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为我国经济谱写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时代乐章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道路选择。
坚持先立后破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基调
所谓“先立后破”,就是预先创建新事物,而后改造旧事物。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事物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和新的否定三个阶段,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生动呈现了“破”“立”矛盾双方作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运动图景。而“先立后破”“先破后立”“立破并举”三种存在形态,又深刻揭示了“立”“破”矛盾双方关系的多重表达。从本质上看,无论二者最终以何种形态出现,其目的都是解决矛盾,核心是优化升级。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先立后破”的先后次序排列旨在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总结经验、科学指导实践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了“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国家经济工作总基调。基于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自觉把握“先立后破”的方法论要求,确保国家经济行稳致远。
一方面,先“立”,强调了先进生产力质态建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必须“着眼长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从某种程度上讲,谁掌握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发优势,谁就赢得了国际竞争的制胜法宝,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为中国赢得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主动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后“破”,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应采取一种正确兼顾当前与长远、创新与传统关系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这表明,针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要用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产业,做到深思熟虑、谋定后动、循序渐进。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的、无效的产业,相反,完整、深刻地认识传统产业在生产技术相对成熟、门类众多、体系完备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客观、科学地看待传统产业的地位作用,对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融合新技术、叠加新模式等过程中赋能我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固大国经济“压舱石”。
坚持因地制宜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音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发展新质生产力,其本质是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因地制宜”的方法论旨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明确“为何因地制宜发展”到指导“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的生动转变。
一是明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当前发展形势的需求来看,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求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到因地制宜,要在充分激发各地区比较优势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与此同时,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二是明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针对性。目前,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特征,东部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同时,依托激发自身传统生产要素活力和培育壮大新型生产要素等举措,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也承担着生力军角色,不断缩小与先进生产力的差距,打造自身独特的地区优势。为此,结合各地区考察实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指出,东北地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等。这为进一步避免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泡沫化”“一种模式”等困境,转而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是明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协调性。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要求。这表明,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全局,因此必须在全过程中注重提高各地区合作水平和拓展发展空间,以点带面、整体协同,形成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坚持分类指导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协奏曲
所谓“分类指导”,就是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提高精准度、增强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坚持问题导向,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代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要把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分类指导”的方法论旨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由此推动产业新阵地、人才新优势、政策新保障、国际新格局等各方面优化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是不是就靠一业来发展,那不一定。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应该避免出现“一刀切”“一锅煮”等情况,实现对政策和措施的精准理解和正确把握,进而确保新质生产力巨大效能的全面发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和“从1到无穷”的颠覆性转化,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科技根基。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实践的新阵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等现实要求的提出,为新形势下以产业发展的不断迭代升级及融合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指明了前进方向。三是塑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储备优良的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既走好人才自主培养道路,又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并在注重对创新人才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重视培育良好精神文化修养与道德风尚的过程中,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四是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为此,要不断推进新兴领域改革,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等全方位改革的协同发力。五是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从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深化技术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加强同世界高标准自贸区交流互鉴以及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多方面指明了开展高水平合作与交流的基本路径,为不断塑造国际合作共赢新图景提供现实遵循。
新征程上,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义,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