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社会融合是探索国家统一路径时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融合是在两岸经济融合和利益融合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两岸融合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这是党的代表大会首次写入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自2014年5月起,习近平先后提出两岸经济融合、利益融合以及融合发展等论述,但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尚未纳入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论述。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中两岸融合发展论述的正式确立。
两岸社会融合的概念则是在2016年提出来的。当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两岸关系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要“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两岸社会融合议题,表明大陆对两岸融合发展领域的不断拓宽,对国家统一实践路径的探索的进一步深化。
一、推进两岸经济与社会融合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
在两岸关系中使用“融合”的概念其来有自。2008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两岸可以“通过交流合作增进感情融合”,并强调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为这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09年12月,贾庆林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座谈会的讲话中要求,要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2014年后大陆对台政策中的两岸经济融合概念进一步清晰化。李克强总理在当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两岸关系时首次提出要“促进经济融合”。习近平5月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则强调“经济融合有利两岸互利双赢,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干扰”。此后两岸经济融合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内核之一,学界对于两岸经济融合的探索与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2016年3月习近平首次提出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内涵,但学界关于两岸社会融合的研究,迄今为止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大陆学者熊俊莉提出的两岸经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步融合的研究尚少的状况,目前依然未能改观。①从当下研究现状看。无论是以两岸经济融合、经济社会融合或是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所进行的学术探讨,包括各种研讨会,实际上大多都落脚在经济融合方面。也就是说,目前大陆学界谈融合发展大多局限在经济融合,而谈经济融合又大多局限在惠台利民问题上。
1979年以来,两岸经济关系虽然取得长足进展,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始终无法突破两岸固有政治障碍。同样道理,两岸经济融合虽是两岸各领域融合的重要基础,但仅有经济融合的独轮车,则远远无法解决两岸统一所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推进国家统一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基础,必须改变重经济融合、轻社会融合或是先经济融合、后社会融合的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两岸经济融合与社会融合实现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
二、国家认同是两岸社会融合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家认同是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时所遇到的实质性难题,同时也是实现两岸社会融合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大陆学界对这一问题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由于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长期所奉行的“去中国化”与“激进式台独”或“渐进式台独”政策,导致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出现严重扭曲。根据岛内多家民调机构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支持两岸统一的比例,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2023年3月就岛内民众统“独”立场及对两岸关系看法进行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岛内偏向“台独”24.2%、偏向统一7.7%、维持现状68.1%。在统“独”问题上的立场,持拒绝统一或是希望长期维持现状的选择,甚至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当然不可能推进两岸的社会融合进程。
从另外一方面看,目前岛内对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仍相当一致。台湾竞争力论坛2018年10月发布的民调显示,87.3%的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只有6.8%的人持不同观点。②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的根脉也无法切断,2019年12月“ETtoday新闻云”的民调显示,高达82.5%的民众认同台湾文化的基底是中华文化,仅14.9%的民众不认同。③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同样难以磨灭,2017年时任台“法务部门”负责人的邱太三针对岛内同婚“释宪案”发言时,强调台湾“民法”制定是依照“我国人民数千年”形成的社会规范跟机制,引发岛内社会激论,遭到不少网友诘问“是哪国”?毫无疑问,这个“数千年传统”当然是与中国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延续与联结,这种潜意识中的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也深深印刻在岛内大多数民众的脑海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台湾同胞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牢固的中华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认同自己属中华民族。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这正是我们渐进式实现两岸社会融合的重要基础。
三、两岸社会融合是保证台湾长治久安的基石与基本元素
两岸社会融合是统一后台湾能否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与基石。无论是江泽民、胡锦涛,还是习近平,大陆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要不留隐患地解决台湾问题,从而达成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的治理目标。如何实现长治久安?从岛内角度看,必须要解决长期存在的政党对立、蓝绿对立、南北对立和世代对立,实现社会和解。从两岸关系看,如果说两岸经济融合是长治久安的经济基础,那么解决两岸对立,实现两岸社会和解,建立情感联结和共同认知,通过两岸社会融合达成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则会为统一后的长治久安奠定强大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当然,在长治久安问题上,两岸社会融合固然体现了软实力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也必须通过社会融合机制,依靠制度的力量,依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断化解两岸的固有矛盾特别是新产生的矛盾,这样才会消除近忧与远虑,确保统一后的长治久安。
两岸社会融合也是实现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的最基本元素,具有非常强的粘着力,而这种粘着力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共同理念和共同价值的生活化,也就是逐步将政治、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诉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两岸社会融合的生活化。大陆一些学者也已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陈先才提出,日常生活是影响两岸跨境民众身份认同变迁的最重要方面,因而要推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融合,建议在台胞聚居集中的城市,考虑简繁体字混合使用,从而创造出某种两岸都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味道。④施玮等提出,移居大陆台胞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之所以存在着“小圈子”现象,是因为这种方式更加小型化、私人化,可以使台商将“触角深入到当地社会日常生活中”。⑤朱磊认为,两岸社会融合的互动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生活交融反映了社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饮食、求学、购物、交通、住房、求职等方面。总体而言,两岸社会融合始于生活,学者们自然将生活的交融大多限定在物质和生活环境层面。社会虽然是由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但归根结底是以人为主体所形成的集合体。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社会融合定义为人和人的生活的浑然一体。两岸社会融合固然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融入生活”与“生活化”显然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生活化并不能仅仅要求在物质层面上实现融合,而应更多地追求共同理念和共同价值等精神层面的生活化。这样一个有机的社会融合,才能成为两岸统一后长治久安的基本元素。
四、两岸社会融合的基本路径
结束两岸政治对立。政治对立是实现两岸社会融合的主要障碍。南开大学教授朱磊曾将两岸社会融合的内涵定位在一国民众的不同群体之间通过多方面的互动、理解与认同,实现经济、政治、生活和文化四个领域的平等与基本认同,消除因政治历史等因素造成的相互之间的隔阂与不适应。⑥实际上,两岸社会融合要解决的问题远非是双方之间的隔阂与不适应,因为两岸间的敌对状态并未结束,双方的统“独”矛盾毫无疑义是对抗性的,因而作为未完全统一国家,要实现双方的社会融合显然是更加艰难的。只有消除了双方间的政治对立,两岸社会融合的障碍才会迎刃而解。
从单向融入向相互融合推展。从两岸融合发展的现状看,无论是双方的经济关系还是人员往来,目前尚停留在台湾对大陆单向融入阶段,也就是以大陆为主体的融合,从单向融入到相互融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人员往来看,在大陆就学、就业、创业、生活的台胞众多,而在台湾工作、生活和学习者除陆配外,可谓人员寥寥。这也正是学界大多以台胞单向融入大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比如:胡石青的《推动两岸社会融合发展促进台胞融入大陆的思考》(2021),施玮等的《移居大陆台胞社会融入研究现状述评》(2016),胡苏云的《上海台湾人的社会融入分析》(2006)等等。总体而言,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工作基本上是单向融入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实现了“我中有你”,但并未实现“你中有我”。即使是融入,一方面因大陆民众受到诸多限制入岛困难,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和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台湾民众在融入大陆时,虽与大陆民众有了共同生活和工作经历,建立了某种共同记忆,但因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不同,建立感情联结和认同仍需一个蜕变过程。大陆学者尚红娟等就“大陆经历”对台湾青年的影响的调查发现,台湾青年在大陆的生活社交圈以台湾人为主,55%的朋友来自于台湾,大陆的朋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高中职学历的青年,其台湾朋友的比例高达86.67%。⑦另外岛内一项针对长期居住在大陆的台胞所进行的“子女教育”、“亲近私交”及“退休计划”的研究发现:愿让自己子女就读“当地学校”者为24.5%,“亲近私交”主要仍为台湾人为主的占79%,未来一定或可能退休计划会留在大陆生活者,只占11.5%。⑧这些调查发现与研究结果,虽然并不能代表有大陆经历或是在大陆长期居住台胞的整体面貌,但从中却可以窥见部分受访者在内心世界上对于融入大陆的真实想法,他们对大陆社会的融入度显然不高。
创造条件进行两岸“小而美”模式的广泛社会对话。两岸社会融合的前提是要进行广泛社会对话。双方可以就台湾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包括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如何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如何得到充分保障,在国际上如何更有尊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持续进行社会对话。逐步“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接触面,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不断增进理解,拉近心理距离”,厚植两岸社会融合基础。两岸社会对话应从大型会议的文宣模式转为以闭门意见交换为主的“小而美”的互动模式,筑牢筑实两岸社会融合的底部基础,实现有感对话和有效对话。2023年7月,马英九基金会邀请大陆北京大学等5校37位师生赴台交流参访,充分展现出两岸青年学子间的善与美的社会对话,为持续紧张对立的两岸关系增添了一股暖流,得到了两岸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
加强两岸社会融合的顶层设计。两岸社会融合需要置于“两制”台湾方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台湾同胞如何参与“两制”台湾方案的民主协商,如何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又如何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巨大机遇?随着这些关键性问题的设计的清晰化,必将为推动两岸社会融合和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大选择空间和新的动力。
五、结语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社会融合之路将十分艰难,并不会一蹴而就。除了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的阻挠、干涉之外,岛内惧怕统一的焦虑感也难以打消,以所谓社会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抗拒统一的社会思潮仍在岛内涌动奔突。两岸交流的扩大与深化,在多大程度上、在多长时间内能够促成社会融合的进展,我们对此还要有足够耐心和定力。台湾社会对大陆对台政策的疑虑和抵制,必须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着手,既要弥平两岸差异,也要尊重差异。此外,从两岸社会融合的本质看,当下主要应该解决大陆对台政策的入脑入心问题,也就是要在建立两岸情感联结的基础上争取民心,这也是逐步实现两岸心灵契合的必要条件。
注释:
①熊俊莉: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理论与路径探讨,《台海研究》2017年第4期,第1页
②民调显示:近九成台民众认同自己属中华民族,http://tw.people.com.cn/n1/2018/1019/c14657-30350793.html
③张顺:当前岛内民意发展趋势及看法,第三十届台湾民情研讨会论文集,第168页
④陈先才:两岸特色民意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4期,第41页
⑤施玮、蒋依娴、王秉安:移居大陆台胞社会融入研究现状述评,《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1期,第35页
⑥朱磊:两岸社会融合发展初探,《台海研究》2017年第4期,第10-11页
⑦尚红娟、张一平:“大陆经历”对台湾青年的影响,周志怀主编:《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6卷》,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208页
⑧孙国祥:中国能挑战“历史的终结”吗?自由时报,2018年6月3日
周志怀,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兼学习与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