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磊:理想的限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398 次 更新时间:2023-10-01 00:22

进入专题: 理想  

李书磊  

 

在鲁迅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检讨中,有一点特别地触动我,即他认为知识者往往缺乏接受历史真实的能力,往往对理想实现的真实过程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总是由狂热迅速归于幻灭。这在茅盾等人的小说中也有过描写,后来竟至于被定评为“小资产阶级的三分钟热度”:这说法显然就带点轻蔑了。相比之下,我们还是觉得鲁迅的检讨最清醒、最诚恳因而也最切骨。在当前社会转轨、世事纷纭之际,鲁迅的论说引发了我们作为知识者对于自身心理不无痛苦的思想。

鲁迅反复谈及的是苏俄两个诗人叶赛宁和梭波里,说他们在革命前热烈地拥护革命,既等革命真的到来了,他们又觉得与自己的理想相去太远,难以接受并因此而自杀。“凡有革命以前的幻想或理想的革命诗人,很可有碰死在自己所讴歌希望的现实上的运命”。鲁迅的论断平静而又冷峻,他表现出一种无情的历史主义:“现实的革命倘不粉碎了这类诗人的幻想与理想,则这革命也还是布告上的空谈”。他认为诗人的血乃是革命真实性的必要证据,而同时他对这殉于理想的诗人却又并无轻薄之意,他称赞他们的勇气,说“他们有真实”。鲁迅在这里达到了对历史悲剧性的深刻领悟,达到了对于矛盾着的悲剧角色的同样的欣赏。他似乎是已经圆满地解决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然而,前人的解决并不能代替后人的解决,在张扬并且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每一代知识者都难逃精神磨难。比如说我们面对的这个日益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变动时代,它的方式和方向越来越违拗我们的倾向和趣味,它所带来的种种堕落和异化越来越使我们对它生出抵抗之心,我读许多作家的批判文字常常会生出深切的同感。但是,这个我们今天如此不满的时代恰恰是我们当初热切盼望的。十多年前看到北京街头第一幅广告画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我相信只有这广告画所代表的一切才能真正送走那个满街标语口号的可怕年代;而当今天满眼广告的时候,我对这种笼罩一切的商业化氛围却又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正是在这种心理背景下鲁迅对叶赛宁和梭波里的评说才唤醒了我对于自己的警惕。

我想知识分子由于长期的书斋生涯和精神生活,往往会对社会的纯粹性有一种苛求,会对现实变得隔膜而过敏,会要求理想和现实严格的对应。他们常常会否认现实的客观性与自然性,看不到历史的展开是一个不受人控制的过程。事实上历史从来就不是对理想的模拟,理想只不过是对既成的历史事实的命名或者意念而已。理想更多地是一种心灵活动、一种审美,人们应把理想限定在精神生活的范围之内;可以把理想作为评判现实的思想尺度,却不可以将其作为要求现实的实践标准。即使那些通常被认为是某种理想实现过程的现实实践,它与这种理想也仅仅是相似而已,而且这种相似之中还往往包含着无数的变异和背离,甚至这种相似本身也不过是一种难以确证的主观认定。历史无比丰富也无比复杂,充满了曲折、“诡计”和戏剧性,远超出人心和人力的掌握之外。

涉及到哲学思辩我们这些常识者也许会辞不达意,但有一点我心里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我们这些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应从理想的专制下解放山来,站在现实的水平上与现实对话。目前最主要的是认可现实的演进逻辑,对历史的必然过程和必有内容报以会心,怀着坦然的心态应对这堪称异己的早期商业化时代,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善工作。鲁迅说:“革命有血,有污秽,但有婴孩”,这“婴孩”乃是我们内心的期待与依恃。——如果这也算理想的话,我们仍可自称为理想主义者。

    进入专题: 理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36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