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穆: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态势:如何看?怎么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46 次 更新时间:2023-08-17 20:50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蒋永穆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对于这份经济发展“成绩单”,有人认为超出预期,充分肯定;有人认为低于预期,借机唱衰;还有人认为难以持续,信心不足。因此,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态势,怎样把握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着力点,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客观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态势

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应当明确,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总体局势日趋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结合数据,可从“三个没有变”出发,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态势。

一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呈现强劲的恢复向好态势。相较于2022年经济发展基本状况,中国经济各项发展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GDP同比增长5.5%,明显高于2022年同期2.5%的增速,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5%,有效发挥了投资对供给结构的优化作用。相较于同期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整体表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振奋。2023年一季度,在全球通胀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环境下,美国、欧元区、日本、巴西的GDP分别同比增长1.8%、1%、1.9%、4%,均低于同期中国4.5%的增长速度;即便考虑到二季度的情况,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也是最快的。据此,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虽然下调了对全球经济的增长预计,但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较1月预测上调1.3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二是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暗流涌动,复苏之路道阻且长,面临罕见的通胀普遍性与金融脆弱性并存格局;但中国经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展现了抵御短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的潜力和韧性。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基础持续巩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2023年以来,中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供应链安全等重大问题,适度加大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确保粮食、能源供应稳定,促进金融资本健康有序运行,千方百计稳就业、稳经营主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夯实了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安全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推进的艰巨任务。2023年以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了发展动能的持续增强、供需结构的持续优化、发展方式的持续转型、开放水平的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

三是经济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2023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加剧,尤其是整个东亚地区由于全球贸易下滑压力已经出现一些崩溃性变化的背景下, 5.5%的经济增速,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第一,制度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第二,产业体系优势。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对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持续增强。如此强大的产业基础和供给能力,将为建设集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雄厚支撑。第三,市场资源优势。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大国。由此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既可以实现对各类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又可以增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关键优势。

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着力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但也存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隐患较多、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等突出问题。因此,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和难题。

一要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上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多项政策持续显效,全国新增个体工商户1136.5万户,同比增长11.3%;市场主体达1.77亿户,延续了总体扩张的态势。同时,新冠疫情对社会资产负债表的冲击尚未完全修复,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有待提升,存在明显的信心不强、活力不足问题。因此,必须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升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坚持遵循宏观定位与微观落地相结合的原则,适度超前推出系统化、体系化政策方案,分类、分层、分区域进行预期引导,因地制宜出台优惠政策,精准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升营商环境的质量水平和市场主体的政策获得感。另一方面,各类企业要自觉承担起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与者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内生动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复杂环境下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寻求和把握发展的新契机。

二要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振居民消费信心。2023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39元,比2022年同期名义增长8.4%。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居民消费信心正在逐步提高,消费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信心是决定最终消费水平的两大因素。这就要求着力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信心,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具体而言,要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延续完善减税降费等激励措施,稳企业、扩内需,激活市场消费动能;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提升居民消费倾向;通过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和加大对其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和意愿。同时要坚持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增加优质产品与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高质量供给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引领消费新升级。

三要优化宏观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多重因素叠加冲击,在经历了一季度的筑底修复后二次探底,多项指标再度下滑,呈现“供给弱、需求降、库存增、价格下行压力大”等特征,推动房地产软着陆的迫切性持续提升。应当明确,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体现为“3456”,即房地产经济增加值约占GDP的30%,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比重接近40%,房地产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住房资产在城镇家庭资产中的占比约60%。因此,必须及时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积极适应房地产市场“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的新特征,打好综合施策“组合拳”,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一方面,要在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城施策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提升居住标准、改善居住环境,更好满足民众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要坚持实行长期稳定的住房信贷金融政策,保持对优质房企的合理融资支持力度,同时引导商业银行提供更为稳健的居民住房信贷支持,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潜在的信用风险。

四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改善就业形势。2023年上半年,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这表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意愿正在持续增强。但也应当看到,当前形势下稳就业、稳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尤其是青年群体“求职难”的结构性问题与部分行业“招工难”的总量性问题交织并存,更是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复杂。2023年6月,全国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1.3%,比5月增加0.5个百分点,比2022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新高位,后续就业压力可能还会增大。这就要求着力实现稳就业目标,将其与扩大内需、释放市场潜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具体而言,应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两端入手,既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登记与服务工作,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劳动观、择业观、就业观,又要制定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提高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就业岗位的增量和质量。

(作者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42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