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崇胜:聚焦和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880 次 更新时间:2023-08-08 20:45

进入专题: 改革发展稳定  

虞崇胜 (进入专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不少人间奇迹,为顺利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徘徊期,稳定进入波动段。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一、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如期实现的根本性问题。40多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就是得益于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已经注意到了,他用三句话精辟地作了概括:“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三句话连接起来形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重要支点,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严格来说,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改革是关键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舱石,谁也离不开谁。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犹如大海中的航船。这艘航船顺利前进需要动力,也需要明确目标,还需要保持平衡。改革就是激发动力,发展就是前进目标,稳定就是保持平衡。改革是全面改革和深度改革,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稳定是动态稳定和发展中的稳定。只有既区别三者的地位和作用,又把握三者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顺利驶向既定目标。

40多年的改革开放,说到底就是在不断地调整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不断前进的。现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或多或少地都与这三者的关系相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三者关系中的偏颇。因此,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又一次提到中国改革者面前,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

改革发展稳定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改革发展稳定三者虽然密不可分,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所不同的。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改革发展稳定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改革发展稳定虽然各自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但它们是内在统一整体,只有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要增强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性,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既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又着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支撑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辩证的关系,既不能将三者孤立起来,也不能将三者固定下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革提供动力,也需要稳定提供发展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三者虽然是相互支撑的,但并非平分秋色的。三者之中,发展是处于中心位置的,改革、稳定都是为了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打破各种禁锢,为发展提供动力;稳定也不是为了稳定而稳定,而是为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在三者的关系中,发展处于中心位置,要扭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

二、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首先要找到这些问题。经过40多年的岁月冲刷,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三种症状:一是改革疲倦症;二是发展无力症;三是稳定麻木症。针对这些症状,找到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激发改革的活力、发展的动力、稳定的定力,已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一)聚焦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

改革40多年了,人们对于改革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有改革之初的那种激情和冲动,有些人甚至认为,改革已经改得差不多了,不要再折腾了,出现改革疲倦症。而事实上,中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坚强的毅力去突破阻碍发展的顽症和痼疾,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入考察目前改革的实际,会发现制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改革之初,面对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我们带着“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深刻思考,顶着“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巨大压力,开启了改变中国命运、震撼世界的伟大历史变革。改革40多年后的今天,改革之初的那种压力感和紧迫感没有了,40多年的改革成就也使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已经改得差不多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甚至认为以后不要再改革什么了,维持现状就可以了,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是深化改革中最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二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任何改革都是先易后难,从容易改和能见效的地方改起。但是,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后,原来的改革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甚至有可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阻碍。分析中国改革进程和改革领域会发现,普遍地存在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是各领域改革的联动集成。只有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才能使各项改革举措有机联动,在战略任务及发力重点上取得最大综合效益。

三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缺乏强有力措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越来越集聚于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过去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上是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这种体制机制不仅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障碍。诸如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特别是要素市场的不健全,制约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政策协调机制不完善、不充分,致使创新政策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和财富结构的失衡,利益固化严重,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职能分散,存在多头执法、政出多门、建设资金分散等现象;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面临新的压力,中美经贸摩擦严重压缩我国全面开放和发展空间,产业链外迁压力进一步增大,技术升级步伐可能进一步放缓,不利于形成高水平开放环境。

(二)聚焦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改革前期,我国的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曾经以平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全球经济放缓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迟滞改革发展的步伐,直接影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一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受国内国际相关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弱,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调整期。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意愿不足,尤其是民企投资意愿不足。投资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结构失衡,叠加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市场主体预期不稳,投资和消费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动力疲软。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中国整体工业化市场化水平不高,人们习惯于粗放经营,加之技术创新条件不成熟,技术创新制度不完整,知识产权无保障,从而影响企业家的创新冲动,进而导致技术创新投入动力不足,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企业家精神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显性的角度观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体现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保障及其服务领域还不能充分满足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在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还不能充分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体现在市场供给还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在质量方面的需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全国是较普遍的现象,不同地区的体现程度不尽相同,但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或纾解,就会影响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对外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近年来,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我国对外开放遇到新的挑战。据有关统计,近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速度有所减缓,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有所萎缩。这些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面对发展的压力,我国必须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保证对外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三)聚焦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人们的心理预期不稳定。社会稳定的根本是人心的稳定,人心齐泰山移,人心稳社会定,人心稳定了社会才能真正稳定。而人心的稳定产生于心理预期的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稳定通常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于现实成效的预期;二是对于未来前景的预期;三是对可能失败的预期。目前,由于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人们心理预期出现较大波动,一些人对于未来发展前景发生动摇,于是“躺平”“佛系”等现象有所蔓延,进一步削弱了人们改革发展的动力。

二是新的社会矛盾凸显。过去人与人的关系简单,能吃饱饭就行了。如今改革发展了,人们的诉求也多了,蛋糕相对做大后,分好蛋糕就成为重要问题。以前人们关注的是发展速度问题,如今人们更注重公平正义问题。今天的中国,最大的民生痛点是什么?大数据告诉我们,看病难、看病贵首当其冲,住房难、教育公平也是普通百姓最关心和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或者说新社会矛盾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公平分配制度不完善,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应对风险能力不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均衡、社会保障不均衡等以外,我国还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三、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

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保持稳定才能得到解决。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破解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顾4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一路走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借助解放思想,我们才能冲破思想的禁区、打破发展的僵局,用先进的思想和生动的实践破解一切疑虑和困惑,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坚持解放思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继续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另一方面要继续从西方发展模式教条化中解放出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为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新的思想指南。

二是深化结构性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转向结构性改革,以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针对供求关系的新变动,要着重解决好需求与供给、消费与投资、政策与体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适应结构性改革要求,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到内涵的结构变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社会福利制度、产权制度和财税制度等方面有所突破,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三是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推进各项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多项改革内容、多个结构要素、多级系统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需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证改革事业能够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在改革实践中,要深入研究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内在机理、运行规律,在紧要处疏通关节点,在连接处打通拥堵点,倾力消除“中梗阻”,确保改革上下通畅、左右联动、前后呼应,逐步形成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领域协同的全面深化改革格局。

四是破除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改革说到底都是体制机制改革,任何改革内容和改革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体制机制上。当前,在各项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的基础上,有必要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系统地梳理我们现有政治体制的优势和短板,找准阻滞全面深化改革的体制障碍、机制症结和利益固化藩篱,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大的力度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围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个总目标,针对现行权力配置机制、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破除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为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和体制保障。

(二)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激活发展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目标不仅是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更意味着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符合自身需要和利益的生活环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地区差别,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资本劳动均衡和不同群体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活全体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勤劳致富、发展致富、改革致富,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重点破解城乡公共保障不平等的体制,建立城乡比较协调的公共保障体系,在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上取得重要进展。探索建立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经济调控中的政府效率、市场活力和行业组织能力。深化“两山”理念的践行,建立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绿水青山”养护制度、产权制度、交易制度。进一步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着力建构城市化带动乡村振兴,城市群与乡村有机衔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时代,只有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才能给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要以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格局为目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自由贸易进程服务国际贸易发展。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更大程度与国际接轨。加快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高水平开放高地建设,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加大在市场准入、管理标准、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监管规则等重要领域的先行先试,进而引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高水平开放进程,并规范影响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国内规制。

(三)破解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民生痛点,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改革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价值前提。要加强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三是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突出地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说明了国家安全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在新时代,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作者:虞崇胜,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7期

进入 虞崇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改革发展稳定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16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