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3日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二十四史是基本典籍
二十四史,即《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连续完整的著作体系。在中国,只有二十四史才能被称作“正史”,正史是二十四史的专称。“正史”的“正”字,是“一”和“止”的合体。甲骨文字形,上面的“一”符号表示方向、目的;下面的“止”,是脚趾。这就很容易理解,用“正史”来概括各个朝代的历史,其目的就是形成一种政治历史文化的认同。对王朝正统性的确定,是建立历代统绪的基础。清乾隆四年(1739),钦定《史记》等二十四种史书为正史,并规定 “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45,清光绪朝浙江书局本)。至此,正史遂为二十四史的专称。
清代把正史作为二十四史的专称,原因是多重的。其一,确定二十四史为正史,是为了确立二十四个王朝的历史统绪,是构建传统政治文化秩序的基本步骤。正史的历史统绪是中华历史演进的标准时间轴。其二,中国有“后朝修前朝史”的传统,对前朝历史的编纂,实际是担负确定王朝正统的责任。其三,二十四史作为正史,是中国古代修史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唐朝设立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史,以后形成制度,“正史”也因此成为官方义务。修史的目的,一是总结前朝兴亡的历史经验;二是昭明本朝的正统合法性。其四,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也与这些史书在中国史部书籍中的地位有关。吕思勉在《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学习方法》一文中指出:“正史之所以流传至今,始终被认为正史者,即由其所包者广,他书不能代替之故。”(《中美日报》副刊《堡垒》1941年第161期)可以说,二十四史是一部上下贯通的中国古代通史,又是一部指向明确的断代史,同时还是一部事详类备的专门史。这些史书所记述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传达的王朝成败的历史教训,展示的林林总总的治国之道,呈现的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都是其他典籍无可比拟的。
把二十四史称为正史,既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多方面综合发展的要求。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二十四史是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典籍。做好这部典籍的整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好事。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只有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才能知道我们今天来自我们的昨天。一个没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容易健忘的民族,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对典籍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经过近30年的磨砻镌切,竣工在即。通过今注这种特殊的形式,把史籍文本与自古至今的研究成果融为一体,从而完成《二十四史》的现代化形式。毫无疑问,这是我国文化传承发展事业一项有价值的工作。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当代学人守正创新、研读古代正史的最新成果,其编纂与出版结束了二十四史文本与研究成果相分离的状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学者的研究留下宏富的学案资料;另一方面,也给一般读者留下一套方便阅读的二十四史读本。因此,通过研究整理,完成二十四史的现代化形式,让更多的人读史懂史,是文化传承的首要工作。
《今注本二十四史》覃思卅年、精心结撰,卷帙浩繁,规模庞大,全书24种约1.4亿字,现在已有18种出版。这个文化工程是对中国正史全面系统的整理,项目集聚了全国各科研机构与高校的300多名史学家,勠力同心、共襄义举。在《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过程中,我们博采众议,在传承中创新,携手倡导“史家注史”注释理念,树立今注本史籍独特的学术标识。与文献工作者偏重字词音义不同,作为历史工作者,我们更关注史实的订正与文义的疏通、史料的增益与文本的诠释。
关于史实的订正。《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曾下诏书:“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汉代一石约等于今天的60千克、一斤约等于250克、一斗约等于500克。我们注释认为,在两千年前的汉朝不可能实行这样的高福利养老措施,“月”字当是衍误,汉文帝的赏赐应该是一次性的举措。
关于文义的疏通。“史家注史”就是将古籍文本中滞塞之处予以化解,为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注释。如《旧唐书·哀帝纪》: “曹操请刑于椒壸,盖迫阴谋;马昭拒命于凌云,窘于见讨。”此段字词文句几无障碍,但查遍所有史学与文学词典及文章注释,均不知典故如何理解。我们通过反复阅读两汉书与六朝史籍,最后终于查清了典故的原委,注释如下。椒壸,后妃居住之地。案,此指汉献帝皇后伏寿曾与父伏完密谋铲除曹操,后谋事败露,曹操逼献帝废后。《后汉书》卷10《皇后纪》载曹操假为策书说:“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兹。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而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 曹操遂将伏寿下于掖庭暴室,幽禁去世(《曹瞒传》称伏寿当场被杀)。马昭,晋文帝司马昭之简称。淩云,即淩云台,位于魏国京城洛阳,魏文帝曹丕所筑。此指260年,魏帝曹髦密谋在凌云台部署甲士、谋杀司马昭事。密谋败露,曹髦毙命。
关于史料的增益。广泛收罗来源可靠的文献,以注释的方式,对注释文本做文献的补充,是“史家注史”的一项重要任务。今注本《汉书·刑法志》则在经史、类书等文献中爬梳剔抉,搜寻佚失的法律材料,增补到注文中。在已经出版的《今注本二十四史》中,这样的补充不胜枚举。
关于文本的诠释。图像证史是《今注本二十四史》注释的一个特征,也是“史家注史”的一种特殊方法。用文物造像、图像为史料可以对文本证实、证伪;还可以用图像的形式,描述一些复杂的、文字难以表述的内容。今注本《史记·天官书》,附大量考古出土的星象图;今注本《后汉书·舆服志》则根据考古出土的画像、造像、实物,与文献记述比照,绘制了大量图像,以图证史、以图释文。
为现代文明奠定文化基础
《今注本二十四史》体大事重,被学界誉为“中国文化的三峡工程”。自1994年开笔以来,将逾30个春秋,其中的颠簸与甘苦,唯心自知。这些年来,22位主编已经先后去世,如张政烺、何兹全、王玉哲、杨志玖、杨翼骧、王毓铨、漆侠、韩国磐、张博泉、薄树人、陈可畏、万绳楠、施丁、朱大渭、马俊民、韩大成、童超、林甘泉、商传、杨耀坤、赖长扬、朱绍侯等,他们焚膏继晷、勤勉劬劳,才使我们的项目初具雏形;他们大多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壮志未酬,令人悲痛;他们愿意承担这个费时、费事、费力且没有多少经费的项目,其原因在于大家对项目文化价值的认可,在于对作为史学工作者自身使命担当的理解。
《今注本二十四史》先后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2022年又入列《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已经出版的成果因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而屡获嘉奖。《三国志》获“第五届国家优秀出版物奖”,第一期《今注本宋书》等七部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第二期《今注本周书》等六部荣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1年度重大科研成果”。《今注本史记》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专门成立了古籍分社,付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说,这个项目为中华正史提供了学术质量值得信赖的新时代版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定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华的文脉也必定寄寓二十四史这样的正史之中。折断了历史,会丧失自己的特征;割断了传统,便没有未来。“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编纂与出版,可以说是历史典籍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的一个尝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文化基础。我们愿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用踏踏实实的实践成果,与全国的文化工作者一起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华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