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云梦秦简》的“五善五失”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70 次 更新时间:2023-03-23 19:45

进入专题: 云梦秦简   五善五失  

王杰 (进入专栏)  


《云梦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因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而得名。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了1115枚竹简(包括残片80枚)。这些竹简经整理编纂,分为《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和《日书》共九种。这些竹简长23.1到27.8厘米,宽0.5到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为吏之道》是《云梦秦简》中的官箴类文献,通篇共有51枚竹简,放置于墓主人腹部之下。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从此简放置的位置看,《为吏之道》应很受墓主人生前的重视和喜爱。墓主人是一位叫作“喜”的秦代下级官吏,“喜”曾经担任过安陆御史、令史、狱吏等与司法有关的职务。看来,“喜”生前不仅反复阅读过《为吏之道》这篇文章,而且把它宣扬阐发的为官之道,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

《为吏之道》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五善”说。“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

意思是,作为一名官员,要具备五种美德:一是要忠诚守信,敬重上级;二是要清正廉洁,无怨无悔;三是要办事谨慎,审时妥当;四是要喜做善事,利国利民;五是要为人恭顺,谦虚礼让。如果能同时做到以上五个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奖赏。这是从上下级关系、为政品德、人际关系、做事标准等方面对为官为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此外,《为吏之道》还谈到了“吏有五失”:“一曰夸以迣,二曰贵以大(泰),三曰擅裚割,四曰犯上弗智(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一曰见民(倨)敖(傲),二曰不安其(朝),三曰居官善取,四曰受令不偻,五曰安家室忘官府;一曰不察所亲,不察所亲则怨数至;二曰不智(知)所使,不智(知)所使则以权衡求利;三曰兴事不当,兴事不当则民异指;四曰善言隋(惰)行,则士毋所比;五曰非上,身及于死。”

虽名为“五失”,但具体内容却有三组,实际上共有十五失。第一组“五失”:即过度奢侈、富贵生骄、擅作主张、无知犯上和轻人才而重钱财;第二组“五失”:对百姓态度傲慢、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百姓巧取豪夺、接受任命态度不恭敬、为小家而舍大家、忘国家;第三组“五失”:过分袒护自己的亲属、用人失察、为老百姓办事马虎大意、巧言令色且做事懒懒散散、妄加非议自己的上级领导。从三组内容看,基本上大同小异。从“五善五失”的内容来看,涉及为政、德能、为民、为人处世、选人用人等方面,主要是告诫为官者,在这些方面绝不可掉以轻心、马虎大意。

《为吏之道》在中国吏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政者须立德修德养德,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魂,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在历朝历代的官箴书中,都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个人操守、修身做人提出了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始终把官德修养放在首位,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动摇过。

清廉自守、执政为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朝历代为官为政必备之素养。骄奢淫逸、贪腐挥霍、独断妄为是丑行恶行,人所不齿。清廉立国,骄贪亡国,凡国之兴,莫不因官德修;凡国之亡,莫不因官德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注重道德修养,赢得民心民意,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经济、军事、科技固然非常重要,但道德、文明、信仰、精神、价值观同样十分重要,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德既是立身之本、为官之魂、为政之要,同时也是立国之基。德不但可以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可以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有大德方能成大业,为政者要把为政以德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用道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

中国古人尚且能把对官德素养放在为官的重要位置,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我们今天更没有理由来忽视它。古人之官德与现代领导干部之道德修养虽有许多不同,但对官德的底线要求则有许多相通之处。《云梦秦简》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广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官德底线,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学习“喜”的精神,时刻注重政德修养,将“五善五失”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及为官之道,做一个德才兼备、为人民谋福祉、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好干部。


进入 王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云梦秦简   五善五失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75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