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高校债务问题成了国内外舆论议论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天吉林大学自曝债务危机之后,更成了众矢之的。我所看到的舆论几乎毫无例外地在指责高校,似乎全国高校都在“败家”。但是,人们很少认真想过,高校为什么会欠债?欠债做什么了?
对于这次“吉大债务风波”,人们普遍认为欠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合并,包括吉大内部也多持这一观点。高校合并并不是欠债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高校的合并使学校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加大,浪费现象也是存在的。但是从全国来看,欠债是高校的普遍现象。据估计,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保守估计,目前全国公办高校的欠债总额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欠债率也超过90%。而合并的高校不会超过高校总数的20%。那就是说,没有合并的学校绝大多数也都欠债。吉林大学欠债按人均计算,并不是欠债最多的学校。
欠债原因的另一个流行说法是扩招。近几年来,人们把学生就业困难、教学质量滑坡、高校欠债等都归结于扩招。确实,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掀起了“大扩招运动”。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340多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738.8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达到2374.1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达到2006年的22%。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在国家投入连年下降的情况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这样一个增长速度,从而使中国迅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普遍扩招确实是普遍欠债的原因,但是,这里首先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扩招是弊大还是利大?我认为,扩招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实在是利大于弊。促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无论如何,经过大学教育过程,任何一个人都会比原来有较大的变化和提高。虽说扩招使优秀人才的单位产出率低了但是优秀人才的总量多了。要知道,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目前只占全国人口的5%左右,与美国的35%和日本的23%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远远低于印度、巴勒斯坦和越南等大多数国家。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学士或者硕士也能像美国有的博士那样去开出租车或者烧锅炉,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就真的是提高了。第二,欠债都做了什么?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使高校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管理人员甚至多于教学科研人员,这确实导致学校的支出加大。而近年来由于扩招,各个学校不得不大兴土木,扩张校园,高校贷款主要是用于基本建设需要。谁家的孩子都想上学,还都想上个好学校。宿舍旧了不满意,寝室人多了不满意,实验设备少了不满意……而高校的建筑一旦“旧貌换新颜”,立即遭来非议,人大食堂观光电梯,聊城大学豪华校门等都备受攻击,但是很少有人热议各级党政机构的办公大楼如何奢华。我国许多政府的办公大楼奢华程度难以想象,“白宫式”、“布达拉宫式”、“天安门式”等等,占地面积最大的竟达2000亩!我看过一些中美政府机构建筑物的对比照片,一般乡镇办公大楼比美国州政府办公场所都不知要奢华气派多少倍。细细究来,高校设施的配套和改善(多数还远谈不上奢华)主要是用商业性贷款和是学费换来的,因此也是学生自己应该享受的,比起国家各级管理机构用纳税人的钱盖楼堂馆所要正当得多。以吉林大学为例,过去的宿舍多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一间寝室要住12个甚至14个学生,床连窗子都挡住了。合校后学校新增建筑面积58万多平方米,投入维修工程大约1.2亿,购置仪器设备和建设实验室9.4亿。这些都是用来学校发展和师生需要的投入,你发展我发展,全国人民都发展,凭什么高校要受屈?可以说,中国高等学校等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为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教师员工们是在超负荷地努力工作,而其中的压力之大,外界是难以想象的。最后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又都由学校承担。吉林大学属于“211”和“985”学校,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学校,得到了比一般院校更多一些的支持,但是北大清华国家给了18个亿,而吉林大学只有4个亿。要知道,吉林大学是由6所院校合并成的,而合并之中国家和地方并没有给予特别的经济支持。国家每年的经费投入只够全校教工的人头费,目前办学需要的教工津贴、离退休教师的“阳光工资”、基本建设、设备投入维护等诸多支出都要自筹。2007年吉林大学偿还贷款年利息就达1亿8千万元,这些年国家银行总共从吉林大学拿走利息四五个亿!
说到底,高校欠债是由于国家投入不够造成的,这是全国高校普遍欠债的根本原因。如果少数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管理不善和合并过大等原因,但是全国高校普遍欠债就一定有共同的原因,那么这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不足。我国政府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国家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GDP的4%的目标,但是,20多年来,这个目标不仅没有达到反而连年下降。2002年为3.32%,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9%。2005年为3.12%,2006年又降到2.82%。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而经济欠发达国家为4.1%。无论是从发展目标还是实际情况看,中国的教育投入在世界上都是排名最后的几个国家之一。
解决高校债务危机,其实很简单,就是像国企改制那样对高校进行所有制改造。中国的大学不能背离国家办学的宗旨,但是要淡化意识形态“阵地”意识的过多忌讳,允许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入股经营,甚至进行体制性改造。否则的话,最终结局只能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买单。对于那些资不抵债,效益低下甚至没有效益的国企,国家为了稳定而冲销贷款进而继续贷款,那么同样是国家资本的高校为什么不能享受这一待遇?但是这样一来,对于那些贷款较少甚至没有贷款的学校又是一种不公平。
高校欠债,债主和欠债人其实都是国家,把板子都打在高校的屁股上是不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