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到权力,人们往往很自然地想到法律、文件、会议决定、人事任免、领导讲话等等,这些当然是权力,是权力的典型形式,但实际上权力还有不那么典型的形式,据我观察,有时候生气也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表现。
生气的人往往是有权力的,似乎只有他们才能生气,而且只有他们的生气才能达到相应的预期效果。如我们经常听到群众说:“书记为这事很生气!”即这件事很重要,书记对此事的处理很不满意,紧接着可能会有一些事情发生;小干部说大干部:“校长很生气,都拍桌子了!”这意味着惹校长生气的事可能被重新处置,有关人员可能要失宠;记得有位老红军曾说他生平最怕两件事,一是总理的认真,二是主席发脾气。
可见权力人生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那可能意味着某些人要挨批评、受处分,严重的可能蹲监狱、丢性命,甚至可能因此掀起一场运动,进而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由此看来权力人的生气本身就散发着一种权力的气息,其威慑力不可小觑。
正因为如此,权力人往往会适当地运用这一武器,必要时生气、震怒、声色俱厉,这有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与发文件、作正式决定可谓相辅相成;也正因为如此,没有权力的人尽量不要惹权力人生气,权力小的人不要惹权力大的人生气。非但不能惹他们生气,最好还要尽量让他们高兴,对那些惹他们生气的人要尽可能地予以排斥、打压,消除一切惹他们生气的因素,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便应运而生。
在一些暂时没有明确等级身份的地方,如旅游团、同学群、熟人圈等等,有的人会通过“生气”来凸显自己的地位,通过发火、表达愤怒、言辞激烈来强调自己的份量,这其实也是一种争夺权力的尝试。
相形之下,小人物生气则是很滑稽的。如果某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生气”(即使是针对明显的制度弊端),似乎也只会给大家留下不成熟、不懂事、没涵养的印象;某个清洁工“生气”(哪怕出于正当理由)也只会让人觉得其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不能任劳任怨;某个群众经常生气,则往往会令同事感觉其牢骚太多,不好相处,……总之,还轮不着你生气,或者说你还没有资格生气,如果你此时此地没有自知之明地生气,只能说明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大家会对你的生气感到莫名其妙,甚至觉得可笑。更进一步说,如果无数小人物一起生气,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绝对是危害安定团结的新动向,其背后肯定有不怀好意人的唆使,有外国势力的撑腰,否则这些蝼蚁草民哪敢生气,尤其是公开表达生气,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太不吻合了!
生气面前可否人人平等?
我们是否可以从允许小人物生气、重视小人物的生气、把小人物的生气当回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