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毓方 马成三:看看身边有谁像田中耕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68 次 更新时间:2022-07-24 00:10

进入专题: 田中耕一  

卞毓方 (进入专栏)   马成三  

一个传遍日本的问号


2002年10月9日傍晚,斯德哥尔摩传出消息:日本的田中耕一摘取了诺贝尔化学奖。


日本社会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位获奖者究竟是谁。文部科学省首先乱了套,在他们前期提供的候选获奖者名单中,没有田中耕一;翻遍日本优秀科学家的花名册,也不见田中耕一;扩大搜索,在日本所有的化学教授、化学博士中,也没有田中耕一;继续扩大搜索,在日本所有的硕士学位获得者中,仍旧不见田中耕一。这事简直不可想象,难道这位化学奖得主是局外人?


不仅文部科学省,前两届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川英树和野依良治,这两位化学界的大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闹不清这位新科得主是何方神圣。


就是田中耕一本人,也是忐忐忑忑,将信将疑。那天是星期三,晚上,他正在京都岛津制作所加班,突然接到一个国外打来的电话,通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诺贝尔化学奖?”事出突然,他有点摸不着头脑,怀疑是哪个同事、朋友的恶作剧,或者是海外某个和诺贝尔同名的山寨奖。


所里的50多部电话随即响了起来,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是媒体在抢新闻。这时,轮到制作所的高层伤脑筋了,因为本所有三人同名,都叫“田中耕一”,他们确定不了获奖者究竟是其中的哪一位。


这也难怪,因为被诺奖锁定的田中耕一只有学士学位,在所内是一个普通职员。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不管如何操作,绝不会颁给一个籍籍无名的鼠辈。


哈!这事也恰好看出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公正,他们之所以把这个奖授予田中耕一,在乎的不是他的身份地位,而是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歪打正着的奇葩发现


田中耕一,1959年生于富山市。他生下来一个月,母亲因病去世,过继给叔父叔母抚养。


田中耕一的叔叔是个制作锉刀的工匠,心灵手巧,会做多种玩具。田中耕一耳濡目染,从小就养成动手习惯,十岁时,就自己组装收音机,以后又扩展到组装自行车、电车、飞机、宇宙飞船。因为家贫,他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舍不得浪费任何物品。


高中毕业,田中耕一考上东北大学。转户口时,他才得知生母早就不幸去世。


是以,他立下宏誓:为了纪念死去的母亲,更为了造福活着的世人,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去努力开发高端的医疗仪器。


读大二时,因为德语考试几次都没能及格,他留了一级。这对他是终生难忘的耻辱。


大学毕业,进了京都的岛津制作所,分配搞医疗仪器的开发,跟他的电气工程专业不沾边,但恰恰应了他的誓愿。


1985年,有一天,田中耕一准备测量的样品,是维生素B12(分子量是1350)。样品进入分析装置之前,照例要经过一些处理。田中一不留神,把甘油酯当做丙酮醇与金属超细粉末混在了一起。甘油酯与丙酮醇不同,黏糊糊的,一眼就可看出,所以他马上意识到出了大错。


怎么办?错误已经铸成,要扔,只能把甘油酯和金属超细粉末一起扔。金属超细粉末十分昂贵,扔了,觉得太浪费,未免可惜。田中想,要不就将错就错,测测维生素B12在这种状态下的质量。


田中之所以这么决定,不纯粹是怕浪费,也有他的专业考虑,因为测定是在真空中进行,甘油首先会慢慢气化,随之消失。田中相信,尽管错误放进了甘油酯,然而,只要耐心等它消失,里面自然会显示出样品的数据。


为了让气化过程加快,他启用激光频繁照射。


田中是关西人,用当地的话说,是个“急性子”,恨不得一分钟就能拿到数据,因此,没等甘油完全气化,他就去看质谱。


奇迹出现了。他的眼前出现了从来没有观察到的数据,谱峰显示,光谱的质量数在1300左右。在不破坏分子量为1300的分子的情况下,实现了分子的离子化——这正是他寤寐以求的结果。


歪打正着,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了——哈哈,这在之前,这可是很多科学家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搞定的哦!


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是出于偶然,而这种偶然中又莫不包含着必然。要知道,在此之前,田中耕一已测试过上百种样品,才有了如今“美丽的失误”。


每一个人,都天生具有独创性


诺贝尔奖让田中耕一一夜成名,荣誉接踵而来。


日本政府临时增加名额,为他颁发了最高级别的文化勋章。


田中耕一的出生地和居住地,也都给他颁发了荣誉市民证书。

说来你也许不信,田中耕一的上司和同事面临的第一个困惑,竟然是:难道从此以后,要改口叫这个一直点头哈腰、唯唯诺诺的家伙为先生了吗?(注:先生,在日本只用于特定的令人尊敬的职业,如教师与医生,以及当选为国会议员的政治家。)


与此同时,岛津制作所的总裁从国外急急赶回,宣布奖给田中耕一数百万日元,将他的职位从主任越级提升为董事。


你猜田中耕一如何反应?


他竟然拒绝提升。理由是,只有留在实验室,他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田中耕一获奖后,许多人都向他讨教,独创性从哪儿来?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独创性?


田中耕一在一次演讲中回答:


“对每个人来说,能发挥出创造性的条件是什么呢?即:勇气、挑战、不屈不挠的意志、组合、新观点、爱玩的心态、机遇、努力、瞬间的闪念。”


“我仔细琢磨,觉得任何一个人,普普通通的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上述九种素质。我们每一个人,都天生具有独创性。请不要忘记:人类是具有创造性的动物。”


回归自我,从零起步


荣誉也有副作用。田中耕一无疑受到了压力,与既往的诺奖获得者相比,他的资历过于平凡,没有任何闪光点;他的长相过于大众,站在哪儿都像一方“空地”;他的成果也被人说成是狗屎运,缺乏雄辩的说服力;再说,他也过于年轻,才43岁。但是,诺贝尔奖就是这种神话,它立马把一只燕雀变成了凤凰,把默默无闻而又拙于表现的田中耕一变成了全民追捧的偶像。处于高强度的聚光灯下,田中耕一感到头晕目盲,手足无措,越来越不自在。于是,他在2003年,写了一本关于既往的总结,书名叫《生涯最了不起的失败》,作为对各方面的总回答。然后,就断然关门谢客,拒绝一切采访和演讲,大隐隐于市,彻底消失在公众的视野。


这一隐就是十六年。直到2018年2月,田中耕一的名字再度出现在媒体,他选择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现身,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只需体内的几滴血,就能提前30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这一结论,是通过对三百多名患者的研究和测试得出的,准确率达90%以上。


他是怎么想到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呢?


前文说过,田中耕一读大学前,得知生母在他出生不久后病逝,那一刻,正是在那一刻,他从悲伤的漩涡里挣扎出来,油然而生的第一个意志,就是为了纪念早逝的母亲,以及为了造福天下苍生,将来要致力于开发医疗仪器——这一点,无疑是他后来研究质谱分析仪的初心。


在田中耕一获得诺奖之前,他的叔父,即养父,也因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折磨,撒手离开人世,没能分享他的欢乐——这岂不是天大的遗憾!那一刻,我想是那一刻,他已经暗暗和阿尔茨海默症较上了劲。


《自然》杂志虽然名声显赫,毕竟属于阳春白雪,仅在相关科技领域的小圈子里流传。把田中耕一重新拉回公众视野的,还是普及万户的电视的功劳。


2019年初,日本放送协会(NHK)找到田中耕一,为他拍了一部记录片。


这部片子揭示了田中耕一暴得大名后隐身的内幕:他不是功成名就,见好就收,急流勇退,而是回归自我,坚守本色,从零开始,攻克新的难题。有人做过统计,截至2018年,全世界共有904人(另有24个团体)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很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田中耕一属于极少的例外,他在登上一座高峰后,又用了16年的时间默默耕耘,其间经历过数万次的试验,也就是数万次的失败,终于在花甲之年获得又一项重大成功。


世人看到,经过17年的蛰伏,田中耕一再次亮身荧屏,明显变得潇洒从容。也许这时他觉得,自己已是名副其实的诺奖得主。


选自《不求第一,但求唯一》日本科学家的诺奖之路。



进入 卞毓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田中耕一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49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