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汉权:特区回归25年的香港教育目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7 次 更新时间:2022-04-27 11:41

进入专题: 香港问题  

何汉权  


香港特区回归行将进入第二个25年,李家超先生的安稳出任特首无悬念,世界局势丕变,美国按捺不住霸主侧旁有鼾睡,早已撕破自身的伪装自由与民主外衣,继续联群结队围堵中国;俄乌战争进入伤亡不断的胶着状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与俄国势成水火,北约东扩与俄国西面建立无可挑战的安全屏障,矛盾纵深,现在看不到有和平的曙光,害苦了乌克兰人民。另一方面,世纪新冠疫情困扰世界已近三年!香港处身东西冲突的矛盾中,如何守常、应变、突破困局,看来“团结是要务,目标要实践,香港必须进步”,将是新一届政府无间断的综合目标,这亦是市民大众的期盼。

时代巨轮,历史演进,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始终是希望所在。大国之为大,必然重视教育,这是无论顺境逆境谋发展的个中真谛。近世西欧、英、美轮番主导世界,四出掠夺殖民,分赃之地虽有异,但民间与政府共同重视教育,却是铁律;教育之大,高于一切,这是国家民族发展所需,是国家存亡的战略考虑,是年轻一代成长、成功接棒之所寄。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全方位的发展,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寻根究柢,1977年的8月艳阳天,邓小平亲自抓教育,于“科学与教育座谈会”后宣布是年12月必须恢复公平的、唯才入学的大学联考,3个月的高效率,创造高效能,释放教育大能量,今天的中国人才辈出,上天下地入海的科研成就,人文精神的发扬,由此而创造出国家的综合力量,这就是重视教育铿锵有力的铁证。

究竟第六届特区政府又会将香港的教育发展放在何等位置?未见端倪之前,笔者借此栏表达数点看法如下:

应设委员会推改革

其一,李先生宣布执政要目标与结果相随,笔者以为,长久以来,政府众多教育谘询组织于无权、无薪、无责的三无状态下,行礼如仪地“运作”的模式必须更改。因此,在顶层设计中组成“香港教育目标发展工作委员会”,当中包括具备“研究能力”、“倡议能力”及“实践能力”三方面的人才,有薪有责,有效率、有效能地直接向特首负责,并与教育局局长及常任秘书长保持紧密沟通,集结教育前线的意见,以确保“一国两制”下的教育事业推动能一线到底,目标先行,视反应再巩固、调整并充实发展,加上传讯推广的策略思维,落地行动,务必让香港教育稳守在国家、亚洲乃至世界教育前列的地位。

其二,李家超先生“对国家忠诚”之论,放在教育范畴看,笔者以为,这是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历史文化教育深耕,属于国民身份最深层次的认同。今天香港中学,中文科考试内容没有认真规划中华文化的吸纳,经典文章阅读、考核所占的比例甚少,中史科、中国文学科选修选考的人数连年下降;必须面对的是,香港年轻一代对身份及国家认同仍潜藏颇大危机,因此推动蕴含国史、国学、国情三合一的“国民教育”,是未来教育施政重中之重。更必须一提的是,“亡人之国,必先亡其史”,香港学校除初中外,小学、高中乃至大学,中国历史(国史)都未有独立必修必读的地位,此一怪现象,短期内必须予以正视。

其三,李家超先生提出对香港的热爱,从教育考评角度看,让香港中学生“留港考试”成为最佳选项,将中学文凭试(DSE)精英考试活化,增加“多元取士”方案,大学收生及学系必须更多元化;大学学位资格认可的多元渠道必须畅通,以激活年轻人不同志趣,以及由主动学习而来的成功感,让具有多元能力的学生得到被“认证”的真实机会,承前启后,回应时代。香港普及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多元能力得到释放,学有所用,留港发展,这对香港未来显然十分重要。

北都宜建特色学府

其四,“提升香港全面竞争力是重要目标”当有道理,但今天移民潮涨必须正视,特区政府应打破固有框框,制定行政方便措施,以及增设大量奖学金,鼓励内地及海外向往香港教育的学生入读香港各级学校,使得香港教育国际化更名副其实。另外,设置常规性拨款,推动“教师带薪进修”,让连续教满十年、在教学事功上称职标准的教师能享有终身一次的一年有薪进修。事实上,教育观念推陈出新,教师对香港、国家及世界一体的教学思维有必要调整及发展。更重要的是,让社会各界乃至年轻一代充分感受特区政府尊师重教的政风,以及发展优质教育的信心及决心。确实,内地、新加坡乃至南韩俱以“请入来,走出去”的良性互动思维激活教育人才库,都是目标与结果的结合,香港要快马加鞭!

其五,李先生说北部都会区必须发展,南部金融、北部科创,再以人文精神相系,这是香港发展目标。无疑,培育人才就是重中之重,打破以往官僚的校舍分配制度,邀请热爱“一国两制”、兼具杰出办学成功经验的办学团体,在新发展区建立具特色的学校,使北部都会区像美国三藩市及日本东京湾区般,拥有不少着重科技、并具人文情怀的著名公立学校,为大湾区发展提供人才、为香港教育生态和发展建设示范区,这对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要建设八大中心的目标,可提供有力的落实结果,是非常重要一步。

至于李先生提出就任特首后,通关是重要一环。确实,香港教育政策必须采取“抗疫坚持,复课要及时”的应对策略,为长期上网课造成综合学习进度大落后的学生脱离困境。

提升香港全面竞争力是政府施政目标,“全面”的意思就是均富,是不能放弃的部分,如今被疫情困扰两年多,留在深圳无法回港就学的港人子弟共有6万多人,深港两地政府能否再无动于衷?

医护驻校具迫切性

最后,笔者要提的是“一校一医生或护士政策”,为着学童的保健,笔者早在二十年前已向政府提出,应在每所学校设一位专责医生或护士,据了解,各邻近地区如新加坡、台湾、南韩等,或全部或部分学校已设医护驻校。再看现时香港学校情况,学童身体健康问题复杂多样,加上一波又一波疫情的大小冲击,由驻校医护专责人员(可以是医生、护士或中医)协助学校推行健康教育或处理突发病疫传播问题,更见重要性及迫切性。常说教育是投资而非支出,从长远社会医疗负担来看,一校一医生或护士政策是良政善治的措施,值得设定目标,并限期落实。


何汉权,教育评议会主席


    进入专题: 香港问题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港澳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302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