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纯:践行中西古典学的学术构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1 次 更新时间:2024-11-23 00:05

进入专题: 林志纯   古典学  

刘健  


林志纯(1910—2007),笔名日知,新中国世界历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古代史、中西古典文明比较研究著名学者。1910年11月11日生于福州。1941年进入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年毕业后,先后在上海临时大学、沈阳中正大学和上海大夏大学任教。1950年,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先后教授“秦汉史”和“魏晋南北朝史”,后转行教授世界古代史。1955—1957年,协助苏联专家开办“青年教师进修班”。1979年,主持编写的《世界上古史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开始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国外考古组”主编、“总论组”副主编。1979年8月23—29日,在吉林长春主持成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并担任首任理事长。1980年10月,作为中国史学代表团成员与夏鼐、刘思慕、瞿同祖、吴于廑、张芝联等出席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1年11月,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同年,倡导在东北师范大学成立“西亚、北非、欧洲上古史研究室”。1984年,与周谷城、吴于廑联合致信教育部《关于加强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年8月3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世界古典文明史试办班和研究室的批复》。1986年,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第一期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历史学外文期刊。1988年,与周谷城、吴于廑、周一良、任继愈、张政烺等九位著名学者联合发起主编《世界古典文明丛书》。1989年,主编的《古代城邦史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开始,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子课题研究。1997年,《中西古典文明千年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林志纯先生是新中国世界历史学特别是世界古代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日知是他的笔名,取自顾炎武的《日知录》,亦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他一生治学充分践行了这个笔名的含义,每日勤学不倦,笔耕不辍。林志纯出生于福州,先后在福州和上海求学,新中国成立后即前往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参与苏联专家来华授课工作,从此长居北国。从温暖潮湿的福州到寒冷干燥的长春,气候环境、生活环境差异极大,先生很不适应,但他常常感叹,长春的气候太适合工作了。夏季凉爽,伏案写作,稿纸不会被汗水浸湿;冬季房间里有暖气,可以随意伸手翻书,不会冻得瑟瑟发抖。五十余个寒来暑往,先生认真钻研,成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践行者;先生辛勤耕耘,提出了中西古典学的学术构想;先生细致谋划,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中国的世界古代史学科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精的专业人才。

唯物史观:从学习到践行

林志纯出生在福州,幼年父亲去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的母亲打算让他结束在私塾的学习,去杂货铺当学徒。因为林志纯在私塾的成绩很好,私塾先生说服他的母亲,让他在私塾中当小先生,并承担他在私塾继续学习和吃住的费用。福州曾经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也是近代中国东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中心。20世纪20年代,福州已经出现一些新式学校,教授算学、体育等私塾中并不开设的学科。他一边在私塾教书,一边在新式学校学习,既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也接受了众多新科学和新思想的熏陶。30年代,他前往上海继续求学,先后在大夏中学和大夏大学读书,后长期在上海任教。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一些中国共产党人,也积极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他后来回顾这段与上海党组织交往的时光,提及曾经计划前往延安,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但是,共产党的主张和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已经深入其内心,并深刻影响着他后来的工作和生活。

1950年,林志纯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推荐前往东北师范大学开展历史教学工作。因曾在上海学习英文和拉丁文,并发表有关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对德政策、绥靖政策之得失等方面的时事评论文章,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对世界历史有所研究和建树的学者,不久转攻世界史,并协助苏联专家开展世界古代史教学工作。他在这个时期正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展研究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生积极参加中国史学界关于“五朵金花”的大讨论,在古史分期、封建制度等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次大讨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主导地位后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现象之一”。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后来出现的东方专制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等问题,他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尤其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真对比德文、英文原著和俄文、中文译本,努力厘清关键概念和术语,完成了一系列马恩著作中相关历史问题的考据文章。这是他发挥深厚的中国古籍考据和论证功底从事外国问题研究的初步尝试,也是中国史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外国历史研究的有益探索。

为了更好地完成辅助苏联专家教学的任务,更好地开展个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多方邀请相关领域学者,组织当时参加学习培训的青年教师,翻译出版了贾可诺夫和尼科尔斯基编写的《古代世界史》和巴甫洛夫著的《古代东方史》等一批苏联历史著作,编辑出版了《古代世界史通讯》杂志,配合周一良、吴于廑编纂的《世界通史》编辑了《古代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史料集、《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等一批文献辅助阅读资料。这些工作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建立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以苏联史学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有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他尝试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和外国历史问题。1979—1981年出版的《世界上古史纲》(上下册)集中地体现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和应用。该书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力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具体历史事实,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全书贯彻这一理念,分别对原始社会、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南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历史进程、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讨论了“劳动创造人类”“原始群和原始公社”“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农业之发生、人工灌溉之发展与文明之起源”“奴隶制社会前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公有制到私有制的中间阶段”“大土地所有制与小土地所有制的斗争”“奴隶制城邦与奴隶制帝国”“国家发生的三种主要形式”等9个主要问题。《世界上古史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出版的第一批世界史专业教材。然而,这部著作更多地被历史学者看作是一部深入地研究世界古代史的学术著作,书中不仅对马恩著作中有关世界古代史的论述进行了深入解读,还运用了大量最新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作为论据,对“东方专制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批判和剖析,对苏联学者和西方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中国学者的见解。

中西古典学:从简单对比到形成体系

林志纯的国学功底十分深厚,年未弱冠已在私塾任小先生,为幼童启蒙。1944—1950年在各个大学工作期间也以中文古籍的校注为主。因协助苏联援华专家开展世界古代史教学工作,他开始系统研究外国古史,中西古史比较研究因此也渐成其治史的特色。

林志纯的中西比较研究一直以中华文明为立足点,期望通过比较研究明确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并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提供可以相互理解的话语体系。他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学习苏联、借鉴西方、立足中国、确立中西古典学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1950—1958年,他担任苏联专家世界古代史研究班助教。通过翻译和编写教材、文献资料汇编,他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世界历史知识,并运用苏联的史学研究方法从事中国史和世界史研究。这个阶段也是中国的世界古代史学科开始创立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大约为1972—1984年,先生开始有意识地摆脱苏联史学传统的影响,学习借鉴西方史学方法,重视收集各古代文明区域发现和出版的最新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和工具书,对西方学界重点研究的诸如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考古学阶段、民主政治、城邦政体等问题展开研究。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思考如何构建中国的世界古代史学科体系。

第三个阶段大约为1984—1990年,中西古史比较研究的思路开始逐渐清晰。在《古代城邦史研究》中,他表达了中西古史比较的总体思路:“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中西方古代国家的文物资料,中外古典文明的文字记录,互相补充,互相比较,而得到相互启发,举一反三之效。”这个阶段是大量资料储备的阶段,因为与国际学界的联系日益频繁和方便,他储备了大量的中外文资料,一些研究思路得以落实。一方面,他选取部分专题开展对比研究,对雅典帝国与周天下、中西古典民主政治等进行比较;另一方面,他分别从中国视角和外国视角观察中外古代制度,比如从君政王政到贵族政治的雅典政治制度,《周礼》中的邦国、“国人”“称人”等;另外,他还运用中外文资料对一些焦点问题进行考证、阐释和批判,如对“封建”的误译、“东方专制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等。

第四个阶段在1990年以后,他开始系统阐述中西古典学研究的基本构想,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和论文,包括《中西古典文明千年史》《孔子的政治学》《论中西古典学》《再论中西古典学》《三论中西古典学》等。在这些著作中,他明确提出“古典时代是人类社会少年青年的成长时期,西方有此古典时代,中国亦有此古典时代。同是古典时代,时代相近似,社会的成就亦相当,此研究‘中西古典学’之基础,亦‘中西古典学’之必须提出的问题!中西古典学富于历史上相互比较,相互启发的材料与内容,此中西古典学之可宝贵也!”

他先后提出编纂《世界古典文明丛书》和《中西古典辞书》的构想。他亲自起草“编印缘起”,《世界古典文明丛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中外古典文化交流,为了把西方古典文明引进中国,把我国古典文化向世界传播,特别是为了配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填补我国在西亚、北非、欧洲古典文明空白学科工作的需要,特发起编印这套世界古典文明丛书”。1993年12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中国纪年》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奠定了这套丛书的基本风格。之后,他组织力量将《睡虎地秦简》等中文典籍翻译为英文,将《汉谟拉比法典》《建城以来史》等用外国古文字撰写的文献翻译为中文,都采取了中外文对照的形式。另外,他晚年希望编辑一部《中西古典辞书》,将包括中国、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在内的世界主要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术语编辑成一部多卷本的辞书,以弥合中国史与外国史之间的隔阂,为历史学者和学生提供一部可供查询的参考书。遗憾的是,由于涉及语言多、翻译难度大、人员严重不足、经费短缺等种种困难,《世界古典文明丛书》中断多年,未能继续出版,近年来才开始重新接续。《中西古典辞书》更是由于难度过大,未能正式启动。

他的中西古典学思想不仅体现在上述著述中,在与张政烺、胡厚宣、任继愈、周谷城、吴于廑、张忠培、刘家和等各个领域的杰出学者之间的通信及其个人日记中也有体现,反映了他思考、探索中西古典学的历程,其中包含了对中西古典学的内容、方法、主题等问题的思考,也包含对有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材和资料体系建设等具体事项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人才培养成为最重要的内容。

中国特色的世界古代史学科体系:从无到有

培养兼通中西的世界古代史学科人才,建设中国的世界古代史学科体系,是林志纯思考最多的、实践最多的问题,也是他最重要的学术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世界古代史教学和研究者十分稀少,学科体系根本无从谈起。1955—1957年,28名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青年教师在苏联援华专家的帮助下开始系统学习世界古代史。这批青年教师后来成为中国世界古代史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力量,毛昭晰、刘文鹏、崔连仲、刘家和、周怡天等分布在原始社会史、古代西亚史、古代埃及史、古代南亚(印度)史、古代希腊史、古代罗马史等主要研究领域。这个时期,他与中国世界古代史学者共同编辑出版了世界古代史教材和各区域简史、文献资料汇编,并翻译了一批苏联学者撰写的教材和著作,具有鲜明苏联特色的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体系逐渐形成。

20世纪50—60年代,他开始关注英美等西方学界的古史研究成果,订购了大批英文研究著作、期刊和工具书。尽管当时并不具备学习外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条件,但他在第一时间申请购置了古代西亚楔形文字、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古希腊文、古拉丁文的字典、词典,这批工具书是1986年以后正式开始古代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只要在长春,都会定期前往吉林省图书馆查看英文报纸,收集国外最新考古发现资讯和文化信息,了解西方学界的古史研究动态。1973—1974年,他充分利用西方学界的新发现、新观点,编写完成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工农兵学员班教案,这也是《世界上古史纲》能以最快速度出版的主要原因。

1979年,在林志纯的积极斡旋和努力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在长春成立,他当选为研究会首任理事长。世界古代史学术共同体团结国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学者,积极参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等基础理论问题的讨论,开展原始社会史、古代西亚北非史、古代印度史和古代希腊罗马史专题讨论,并对教材建设问题开展研讨。

1984年,他与周谷城、吴于廑先生联名致信教育部,希望加强世界古代文明研究,填补学科空白,彰显中国文化大国形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国家外国专家局大力支持下,第一届世界古典文明示范班在东北师范大学开班,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6所重点高校的近20名本科四年级的历史专业和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加学习,来自德国、美国的三位外国专家担任教师。周谷城、吴于廑、林志纯三位前辈学者殚精竭虑,细致谋划中国世界史的学科布局,古典文明示范班的学生来源高校经过细致挑选,覆盖国内主要高校和各大区域;学科领域设置覆盖世界主要文明区域,其中印度学领域因北京大学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暂不设立;学生专业选择亦有比较明确的针对性,毕业学生也以返回各高校任教为目标,尽量形成具有人员配置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

1986年,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简称“古典所”,英文名Institute for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IHAC)在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他任首任所长。研究所设立古典学、亚述学、埃及学、赫梯学4个专业,从全国主要高校历史系招收已经具备历史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的大三本科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授课教师均为各个领域的外国专家,他特别邀请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亚述学博士杨炽担任主管副所长,负责本硕博学生的教学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他与杨炽夫妇和外国专家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古典希腊文和拉丁文、古代西亚楔形文字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等成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阿拉米语言文字也一度被纳入古代语言文字必修课目录。另外,开设了考古学、基础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文献学等辅助学科课程,开设了古代希腊史、古代罗马史、古代近东史、英文写作以及法语、德语等现代外语课程。从1986年至今,来自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西班牙、加拿大、波兰、伊拉克、瑞典、尼日利亚等国的30余位外国专家在古典所授课。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是当时各个专业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有些后来成为顶尖学者,比如Billie Jean Collins, Charles Crowther,Johan de Roos, Rainer H. G.Hannig,Silvin Ko?觢ak,Edmund Meltzer, Fritz-Heiner Mutschler,Ozaki Tohru, David Warburton ;等等。在这些外国专家的系统培养下,第一批可以熟练运用现代西方语言和古代文字的学者开始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已经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研究基础最好、从业人员相对最多的世界史学科领域。古典所也逐渐在国际学界赢得声望,古典所主办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于1986年创刊,至今已出版30余期,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曾为期刊撰文;古典所不定期邀请各国学者访问,开办系列学术讲座,保持与国际学界密切接触;部分外国留学生也慕名前来,攻读学位,毕业于古典所的Magnus Widell现已成为国际亚述学界的后起之秀。

请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也是周谷城、吴于廑、林志纯等先生学科建设构想的重要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推荐青年学生出国学习,吴宇虹、拱玉书、黄洋、金寿福等先后前往英国、德国学习亚述学、古典学、埃及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们陆续学成归国,成为今天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的中坚力量。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学生走出国门,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或从事研究工作,也参与到田野考古、考古资料整理、文献编辑、工具书编纂等基础工作中,10余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国外著名学术出版社和知名学术期刊出版和发表。中国世界古代史学者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国际学术体系中,形成国际影响力。

资料建设是学科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前面已经提及,林志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收集苏联和英美学界世界古代史研究和教学资料。1983年,他与周谷城、吴于廑先生共同致信文化部,倡议在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设立西方古典文明史图书室。1986年古典所成立时就同步筹备建立了资料室。古典所资料室的建设在多个方面具有创新性:首先,来源多样,除依靠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统一购买的图书外,20世纪90年代初古典所争取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购买了一大批图书资料;来所任教的外国专家带来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复印件,比如波兰专家Hanna Rozkowska从华沙大学复印了全套赫梯学文献KBo和KUB 70余卷;杨炽夫妇和外国专家也利用个人的影响力,获得了大量学者赠送的书籍和论文,也有部分外国学者在退休后将个人藏书赠送给古典所资料室;另外,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与一些专业期刊和学者或机构建立资料交换关系,获得了一批重要的丛书和期刊资料。其次,图书数字化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当时外国专家编制了数字化图书编目系统,资料编目、借阅、查询极为方便,为国内外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进入新世纪,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学者和学生从中受益。

在古典文明班的教学中,林志纯的中西比较研究思路得到明确体现。中国是重要的古代文明中心,是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践中西古典学构想,古典所专门开设了《先秦史》《秦汉史》《论语阅读》《尚书阅读》和《易经阅读》等课程,邀请专业教师讲授甲骨文和金文,他亲自参与《论语》《尚书》和《易经》课程授课,并将上述中文典籍的英译本作为主要参考书,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在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以及后来开办的中文版《古代文明》期刊中,中国古代史和中西文明比较研究一直是主要议题。

2020年11月11日,在纪念日知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林志纯先生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古代史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回顾和总结了他一生治学和教书育人的贡献,赞赏他所提出的中西古典学构想。这一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构想将可能成为我们构建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一个方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进入专题: 林志纯   古典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86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