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网络热词研究元批判——以“躺平”相关研讨为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59 次 更新时间:2022-02-23 00:20

进入专题: 躺平   网络热词研究  

陶东风 (进入专栏)  

网络热词或网络流行语,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心理、时代精神的晴雨表。一个流行语的出现不但总是在一段时间影响着大众的交流,而且也常常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课题、学术会议的新热点。但是,纵观近年来关于网络热词的研究著述,可以发现普遍存在一定缺憾,主要表现在内涵不够清晰、分析失之于抽象化和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资源。


内涵模糊与歧义


这里说的“内涵模糊与歧义”不是指网络流行语本身,而是指分析、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学术论文。无论是近期的“躺平”,还是稍早的“佛系”,网络流行语本身都不是学术词汇,其缺少严格界定、含义模糊实属难免。但问题是很多分析、研究网络流行语现象的文章,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过度的文学性描述让人云里雾里。由于缺乏严格界定,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讨论常常给人这样的印象:大家虽然在谈论同一个词语(比如“佛系”“躺平”),但实际所言却非同一事物,很少有人交代清楚其在什么意义上界定和理解某个网络流行语,以及这样的界定和理解有何依据。这导致有效的交流对话难以展开。


就拿“躺平”一词来说。在有些学者笔下,躺平被描述为下层青年群体在面对残酷、不公正的职场竞争或其他生活压力、生存烦恼时一种无奈的消极、躲避姿态,或一种不满情绪的发泄;而在另一些学者笔下,躺平被“升华”为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选择,是早已“脱贫”的“智者”在加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主动选择的一种无为、豁达的生活态度,他们崇尚简朴主义和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不屑于参与蝇营狗苟的名利场的竞逐,宁可过一种独善其身、淡泊无为的低欲望生活(如同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有人指责“躺平”一族回避矛盾、消极颓废、不负责任;也有人赋予其积极抵抗的正面含义,认为躺平是“弱者的武器”,应该看到其文化叙事背后表达的先锋意识与主体意识,以及其对真实生活的追求、对心灵自由的执着,所谓“‘躺平主义’是一种放弃自我虚假之后的真实展现,是一种超脱科技主义和消费主义捆绑后的‘俭朴主义’的回归,也是一种内心‘物朴’的满足感及其平和心态的回归”。


在众声喧哗中,“躺平”成为一个躲躲闪闪难以把握的“幽灵”。正所谓“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不同的学者对其充满歧义的描述都存在自说自话之处。这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分析话语与其分析对象(即网络流行语本身)在话语形态上高度同构,它们都更像是文学性的描述而不是学术性的分析。换言之,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和流行语本身一样难以捉摸、含义不清。


因此,研究网络流行语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准确把握其内涵,从而赋予分析对象以基本的确定性。不同阶层的人往往都在使用“躺平”这个流行语,但他们是在各自所处的语境中、出于不同目的而使用的(这完全可以理解),从而也就赋予同一流行语不同的内涵。于是,“此躺平非彼躺平”的现象也就难以避免。这是需要研究者特别注意的。真正有效的网络流行语分析,需要对流行语的使用者本身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包括其年龄、性别、阶层、民族身份、经济收入、职业身份等)。


网络流行语分析的抽象化


与上述概念内涵不清相关的问题是:目前很多网络流行语研究停留在抽象的心理分析、情感分析、人性分析的层次,而很少对这种社会心理、人生态度的社会根源进行有说服力的剖析。网络流行语尽管含义模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它折射的是特定时期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某种人生态度、社会心理、集体情感或时代精神,而不是抽象的人性。正因如此,对它需要进行具体的社会历史分析,而不是抽象的心理分析。


比如,在很多研究者的笔下,“躺平”似乎是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人们在面对仕途沉浮、职场竞争、生活压力时都可能产生的一种人生态度——无论是把它理解为消极无奈还是豁达超脱,情感宣泄还是理性选择,似乎都与特定的社会现实无关。很少有人追问:这是出于什么样的生活压力——是为温饱奋斗,还是维持奢华享受?什么样的职场竞争——公平透明的竞争,还是被权力和金钱绑架的“竞争”?只有把分析落实到这些具体的社会现实层面时,“躺平”这个词语、这种现象的具体含义才会变得清晰起来,我们提出的对策才可能是具体有效的。如果我们的分析只停留在抽象的心理层面、人性层面,那么,最后只能走向大而无当的道德勉励或励志教育,或者拿出一副不适宜的理想主义腔调进行教训,让人感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当然,也有一些文章试图超越个人心理层次对“躺平”现象进行社会心理分析。比如有人一方面从心理分析角度把躺平归结为一种情感和态度,认为躺平是“某种无力感的表达”,“对外界影响无所谓的感觉”,一种“想开了、看透了、与世无争的意味”。但其同时也指出:这种情感态度源于“对于社会竞争的无奈”。“一个温饱相对得到满足、年轻人感觉上升通道尚不充足的社会中就容易出现‘躺平’。”遗憾的是,此类文章虽然看到了“上升通道尚不充足”的问题,却没有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充足”,为什么人们觉得“争也无用”。换言之,没有进一步分析竞争中存在的制度性不公正现象。实际上,躺平作为一种社会/集体心理现象流行于今天,正说明它并非全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也不是在中国的任一历史时期都可能流行的集体情绪,而是特定时期带有时代特色的情感结构。如1980年代的中国青年中就不曾流行这样的集体心理和生活态度。即使是当时潘晓关于生活道路选择的困惑,也充满了积极探索的能量,迥然不同于“躺平”这类颓唐情绪。由于缺乏结合现实的深入分析,包括前文作者在内的很多论者,最后只能走向对青年的抽象道德勉励或励志教育:“从社会层面看,‘躺平’难以给社会更多的正面力量。”这也就违背了其原本试图采取的社会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理论资源的不当使用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分析中国当下的网络流行语时,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国外的和传统的理论资源?在目前分析“佛系”“躺平”等现象的文章中,使用比较多的理论资源无非两种,一种是西方的现代性反思理论,比如形形色色的后现代理论、批判理论、低欲望社会理论、加速社会理论(新异化理论)、后物质主义理论等。这些理论尽管存在内部差异,但其共同特点是对现代社会及其发展主义、进步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另一方面经常使用的则是中国老庄、禅宗等前现代思想资源——无为而治、淡泊出世、逍遥退隐。


使用西方现代性反思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这样做可能会忽视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走向抽象的(脱离中国国情的)现代性批判。众所周知,西方的现代性反思有其自身语境,但中国的现代境遇、现代化道路和西方国家差别很大。就拿与“佛系”“躺平”高度相关的现代性时间制度来说,很多学者不约而同地援引了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主将哈特穆特·罗萨的《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一书中提出的“社会加速理论”,认为躺平乃是对加速社会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抵抗。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确实是“加速”,从科技创新到社会变迁,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莫不如此。其中有些加速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科技创新的加速可以说将整个现代世界都卷入其中。因此这本书对于我们诊断、分析中国的躺平现象无疑具有启发性。但在当下中国,对时间产生支配性影响的因素不完全与西方相同。如果说加速就是单位时间内要处理的事情、发生的事件越来越多,情感和经验的数量越来越多、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那么,目前导致加速的很多因素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例,这类因素至少包括:苛刻、机械的学术成果量化考核制度,填不完的表格以及各种无法预料的临时“任务”。正是这些具有中国特点的“加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下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焦虑,致使很多人选择“躺平”或希望躺平而不得。再如,应试教育体制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的时间焦虑,也是在思考中国式加速社会时必须考虑的。面对这些现象,如果只是简单地套用西方的批判理论,其说服力必然大打折扣。


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的抽象心理分析、道德分析、现代性批判方法的流行,具有征兆性的意义。中国今天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所有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包括“佛系”“内卷”“躺平”等网络流行语及其传达的重要信息,都必须纳入深入的社会分析尤其是制度分析,才能抓住要害,揭示其深刻的内涵,并给出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恰恰是这个人文社会科学有效知识生产的基本条件,尚待争取,于是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将整个“现代性”推到审判席上。有些指责“躺平”者沉溺于幻想的论者振振有词:“人有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义务,无论你躺或者不躺,它都在那里;每个月的房租、房贷、水电费等,无论你躺或不躺,它也在那里。‘躺平’,并不能消解生活的困难,它所提供的只不过是逃避真实生活时的快意和心灵慰藉。”然而,需要追问的是:造成房租、房贷等“实际问题”的难道仅仅是年轻人奋斗不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吗?中华民族素以吃苦耐劳著称,怎么恰恰在这个时候没有了这种精神?在笔者看来,回避分析高房价等现象背后的复杂社会原因,而诉诸所谓“人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义务”,显然是避重就轻,也是难以解决问题的。避实就虚,避重就轻,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当然难以产生真正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进入 陶东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躺平   网络热词研究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64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