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东陆:论文化融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12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1:24

进入专题: 文化  

时东陆 (进入专栏)  

当一个人在异域它乡定居生活,就面临着融入当地文化以及自己的文化归属问题,尤其是在移民大潮的今天。事实上,融入与归属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侨居国外,而且发生在本国,比如那些离开故土,远走他乡的人。对于每一个人,无论来自何种文化,对于他心理上至关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只有在建立完整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之后,才会具备自尊,自信,以及坚强的心理力量和安全感。所以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寻找,建立,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

有必要指出“融入”与“同化”在定义上的不同。这两个词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可以用来形容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混合。比如回族融入汉文化或者华人融入美国文化。但“融入”有仅仅是与异族溶和在一起,却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意思。而同化则意味着不仅融入,同时有失去自己原本文化认同的可能。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满族被汉族同化了,但却很难说今天的中国人被美国同化了。对于今天的新疆人和内蒙古人,或许他们可以“融入”“大中华”文化,却不希望,也不应该被汉族“同化。”

对于文化融入,可以理解为在保持自己原来文化的基础上取纳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在侨居异地时,由于社会生存的需要,首先会向异文化仿效”(emulate),然后“模拟”(simulate),最后融入(integrate)。而完全的融入,或者是融入的极端便是同化(Acculturation)。如果一个人在进入异文化之后,经过长期的体验,感识,学习,比较而逐步习惯,欣赏,采纳异文化的理念,习俗,方法,态度以及生活方式,那么他就有融入异文化的倾向和可能。假如他真的可以融入异文化,他必须是从思维和行为上都与异文化同步,相似,吻合。如果对“融入”概念下一个更为具体的定义,比如一个外族人在中国汉族社会,那应该是:“象汉族人那样思考,讲汉族的语言,穿汉族的服饰,如汉族人那样做事,有汉族人的风度和品格,与汉族人社交,参加汉族社团活动,并且认同于汉族主流文化。”显然,这是文化融入的一个极端,或者是“完全融入”的状态。完全融入以致同化,对于中国的少数民族,尤其汉人区域的满族和回族,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做到的。

任何一个人,无论来自何方,在一种新的文化社会里都会受到感染,熏陶,以致于最终与其在某种程度上的认同。比如一个河南人在北京上完大学后在北京工作20年。在北京文化的熏陶下,即便他仍然带有许多河南人的特征,但在很大的意义上,他已经开始认同于北京的文化。当然这种认同在程度上因人而异。

在文化“融入”的现象里,我们发现文化融入即有可能是自发的,也有可能是出于无奈。但无论是自发还是无奈,都是由于文化生存的需要。生活在异文化中,是融入还是保持原来的文化认同,取决于两种文化的落差和自己的文化认识。假如异文化远远强势于自己的文化,融入,甚至同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鲜卑族在汉族面前。但是当两种文化势均力敌,融入会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比如一个上海人来到北京,而对北京的文化不以为然。尽管他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仍然以上海文化为荣而拒绝“融入”北京文化。他保持上海的服饰,喜欢南方的饮食,讲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更重要的,他在理念上仍然认同与上海文化。而欧洲的法国文化显然在抗衡美国文化的侵入。

所以,融入的可能,还取决于异文化的吸引。如果这种文化是主流的,时尚的,强势的,一般都会对各种文化有极大的诱惑力,从而导致各个文化向其看齐,认同,融入,甚至同化。比如当今的西方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化,民族,国家,如果希望发展,在经济上,必行其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必倡导民主制度,在方法上,比采取高科技道路,在人文上必流行个性主义。这很象物理上的“极化”现象。即物质在电磁场下沿外场的方向的排列。如果我们把当今西方文化看成是一个强大的外场,那么世界上许多文化就在这个强大的外场下按照西方文化的方向自发的排列起来。

但是如果要求在异域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而抵制同化,最有效的途径即创造自己的文化社团和生活领地。所有同乡会,校友会,协会等等都是为自己建构一个文化认同的氛围和边界。而聚集索居在社会的某一个位置和范围内更可以保证自己的文化势力不至于弱化和流失。比如在美国,华人的聚集就是在异域提供了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华文化就能够在其中得以生存。这有些类似于西安城里的回族和河南人的居住区。因为,文化的氛围一定是依靠人文社会而保持,延续的。在人文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由他们对文化的认识,理念,表征,特色等许多方面而提供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所以,如果融入发生困难,人们会自觉的选择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认同,并以此来作为异域生存时抵御外界压力的精神心理支柱。而保持母文化的的最有效方式即采取聚合居住和参与本文化的社团活动。早期北美的唐人街就是一种文化生存的典型。而近数十年来,又出现在大城市郊区华人聚集的现象。在讨论唐人街华人集居的原因时,有人认为是由于那里的华人大多不通英文。但我们很快发现,近代移民中的高级知识分子英语十分流利,但他们仍然选择集居而形成自己的小社会。所以华人的集居不是因为语言问题,而是寻觅一种文化安全感。

文化认同的建立来自于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实践,体验,观察和学习。这包括直接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文化理念的熏陶和领悟。而文化实践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方式便是语言。在讲某一种语言的同时,就是在下意识中体检并感知这种特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人的母语为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而语言的失传便意味着文化以及文化认同的丧失。文化实践和体验的其它重要方式是参与传统的庆典和仪式,民族的节日,以及实施本文化的礼仪。现代社会流行的文化实践还包括艺术演出,社团活动,以及文化服饰。在每一种文化实践中,人们不仅可以巩固,强化,发展自己的文化,而且可以在视觉,感觉,心理等许多方面了解,体会,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增强文化认同感。无论你在国外住了多久,在唱“九九艳阳天”的时候,会深感自己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对于不同种族的文化融入,问题的讨论要复杂的多。在美国社会的华人,融入有着种族,血缘上的困难。一个华人可以在理念,文化上完全认同美国,但是由于相貌和肤色的差别,“融入”是不完全的。而这种不完全性,的确来自于异文化由于“长相”的不同而自然产生的“排异”行为。这种排异现象,是由于两种文化在结构上的不相容性而造成的。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人类在视觉心理上的巨大作用。而欧洲人来到美国,就如同回族人来到北京一样,没有“长相”上的困难。所以,对于欧洲人,“融入”应该是自然,也是值得鼓励的选择。因为,“融入”会使得他们在北美更好的生存。比如他们可以很容易被当做“本族人”接受而成为“oneofus.”从文化生存的角度出发,“融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任何文化差异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隔阂。所以华人的“融入”也具有相同重要的意义。只不过由于种族的差别使其很难完全融入而已。于是,从文化融入的难易程度上可以定义所谓的“文化溶解度。”

由于华人与美国人在种族上的“不相似性,”其“溶解度”也十分有限。比如在美国某一个区域,如果有华人移民至此。开始移民的数量极少,仅有0.01%。那么如此少量的华人较容易“融入。”这些少量的华人大多被容纳,接受于当地人中间,并形成一种均匀的文化混合。其结果是逐渐失去自己文化的特征而被美国化。而随着移民的增加,比如增加至30%,华人便会自发的聚合而形成自己的小社会,并以此来建构华文化的社团和氛围。在文化饱和的状态下,华文化得以保持,生存。对于欧洲人和美国人,由于他们种族的相似性,因而可以在极大的限度上互溶。所以欧洲人,尤其英,法,德,及北欧人在美国很少有文化聚合现象。这种相似性还反映在宗教,心理,文化等许多方面。如果我们假定中国人与美国人没有种族和相貌上的明显区别,那么大多华人很可能会选择“融入”而避免集居。

如果说文化融入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状态下不得不进行的生存手段,那么所有的“少数民族”都会自发的试图保存,保留,维持任何可能得以流传的本民族文化。除了服饰和传统,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便是本文化的理念。一个回族人也许在汉人中失去了他所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认同,包括语言和服饰,但他心中的穆斯林是他最终认同于回族的生命和法宝。一个中国人在的海外生活中可以认同于异邦的主流文化却很难完全放弃孔孟的训教和汉文化的价值观。所以,文化理念是藏在心底的最后文化领地,因为它关系到灵魂深处的安全感和心理的力量支柱。

但是生活在异域,无论如何试图保持自己的文化,也会受到当地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海外久居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在西方住久了,相对于在国内时,似乎人会变的在理念上更人性,礼节上更儒雅,行为上更文明,道德上更守法,情操上更高尚。正是由于这种变化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优越感。显然这是一种理念上的优越,而不仅仅是地位和物质上的。当他们回到国内,往往会由于这种优越感而对国内的所见所闻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并且感到内心的高傲。而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是建立在自己“西化”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在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身上的文化表征(事实上就是西方文化的理念和风格)优于目前“流行的”中国文化。在无意识地建立起这种文化的“优”与“劣”的标准之后,就会站在“先进”的西方文化立场上评判“流行的”中国文化。必须指出的是,从严格的文化理论出发,所谓的“流行的”中国文化与“原本的”古典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差距而无法同日而语。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无法认识到这种巨大的差距,因此在自身文化的认同上会发生疑问和矛盾。比如,他们一方面试图有意识的去认同自己的中国文化,因为这是理所应该的。但又对古典的母文化缺乏感觉和认识。而对现实中“流行的”中国文化(实事上是近代变异的中国文化)采取批评的态度。于是他们便下意识地去认同更有吸引力的西方文明。

事实上大多数的海外华人已经极大程度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理念,无论是政治的,法律的,伦理的。他们欣赏西方文化在理念上的进步与发达,并自发的与其认同。在美国的华人也许都希望自己被美国社会接受,并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美国人。许多人甚至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努力。比如,他们参加美国社团活动,与美国人社交;欣赏,采纳美国人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并自我感觉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员。站在美国立场上为美国的利益而表现自己出爱国主义的情绪,等等。但是,他们又有一种对于自己“难于融入”的感叹。好象主观上非常希望融入,但客观上由于异邦的排斥而无法融入其中。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时时阻扰在异域他乡的生活。分析其原因,的确有来自种族,血缘,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障碍。由于这种困阻,许多人深感中美文化的差异而退缩于本文化的温馨和熟悉。这反映出人类对自己文化的眷恋和依赖。于是,许多人选择索居于华人领地,并有限地活动在自己文化社团范围内,并在其中寻找安全感和避风港。他们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始终认同于中国文化。对那些试图“美国化”的中国人采取批评态度。对美国的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美国的政治不已为然,对美国的社会退避三舍,对美国的价值不能苟同。这就是“融入”的尴尬和矛盾。

如果说“融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第一代移民身上,那么这种困难和“文化不相溶性”会随着时间在第二,三代身上大大减弱,并不断消失。一个法国人移民美国后,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持法国文化的特征和内涵。即便,这个法国人在美国渡过了大半生,但是很可能,他会象我们中国人那样思念法国故乡,并最终认同法国文化。但这种对文化“融入”的抵制往往在第二代那里被彻底的放弃。而几乎所有的第二代都会义无反顾地认同于美国文化。因此,是否“融入”的抉择仅仅是第一代的问题。当然,只要“第一代”源源不断地移民异土它乡,“融入”就会是文化生存的永远主题。

“融入”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又会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象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和那些北欧的非移民国家。一位在法国生活多年,并且在法国科学院获得高级科学职位的意大利人说:“一个外族人永远无法成为法国人!”(YoucanneverbeaFrenchifyouarenotaFrench)。他不仅有法国国籍,而且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这句话是他在法国工作多年退休并定居法国之后说的。而他的老家罗马与他工作的法国城市只有几个小时的火车路。“那您还认同于罗马人吗?”笔者曾谨慎地问他。这位二十多岁就离家出走的罗马人一时怔住了。半晌才颤动着双唇回答:“这是一件至今令人迷惑的事情。”于是,我得出中国人在法国的文化溶解度为零的结论。看来,“融入”异文化,尤其是融入那些类似法国的异文化,可能会是一种自我多情的“wishfulthinking.”

对于美国来说,融入的可能要乐观的多。因为美国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是: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无论你的是什么家庭社会背景,只要你合法定居美国并拥有美国籍,你就是一个彻底的美国人。这个“美国人”的定义绝不仅仅是纸上的,它赋有全部政治,文化,社会,法律上的意义。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你他会比你更“美国人。”在这个理念定义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美国人不仅仅是一个“荣誉”而且是最基本的“权利。”所以你大可不必在第三代美国白人面前有略欠主人感的心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在美国心安理得的生活和工作,并理直气壮的参与所有美国社政活动。

但是尽管美国社会可以在法律,文化,道义等许多方面接受外族人,掌握自己的文化认同还是一个至今尚未清楚的课题。笔者曾经提出“第三文化”的概念,从而为侨居异国的人们提供一个文化认同的参考。因为在异域的文化认同,可以从完全美国化到完全保持中国文化之间拉开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比如,你可以生活在LA华人最为密布的城镇里,讲中文,吃中餐,在中国人中工作,并仅仅参加华人社团的活动,从而在美国做一个“完整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个人,笔者认为这完全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仍何人可以干涉。实事上,这正是在美国生活的意义,完全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自己的精神理念,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这是做人的基本权利。

反之,一个中国人还可以选择在极大的程度上“融入”美国社会,““象美国人那样思考,如美国人那样做事,有美国人的风度和品格,与美国人社交,参加美国社团活动,并且认同于美国主流文化。”至于你在美国应该更象个“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那是你个人的事情,只要你十分的愉快。

但是对于整体来说,文化“融入”显然是值得赞赏的,因为“融入”可以使自己更好的在异域生存,无论是在社会,心理,文化等几个层面上。“融入”也可以理解为与异文化更加和谐,合拍,和平共处。而拒绝“融入”则意味着“隔离,”“索居,”“距离。”许多历史上文化内部的争端,摩擦,甚至战争都是由于相互“隔离”而造成的。虽然文化聚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文化安全感,但也可以产生文化封闭的不良后果。如果你在中国的文化圈中索居太久,会对外界美国文化的常识一无所知。

长期的生活在异文化里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对于在美国的华人,这是一种对美国文化的认同。“融入”的定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认识和感觉。如果真的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很大程度上的美国人,那么这种认识是具有十分积极意义的。这种新的文化认同会给你一种落地生根的文化归属感,让你感到安全,甚至自豪。一个华人的确可以在入籍之后为自己的美国认同而骄傲。这位河南人也一定在别人把他当作北京人时而倍感高兴。而孝文帝的臣民在穿上汉服,用抑扬顿挫的汉话交流时会流露出一种升华的自尊。这就是“融入”的意义所在:新的认同给予人们信心和力量。

中国作家刘新武有一篇自序写的非常生动。他本是四川人。很小随家来到北京。由于多年在北京生活,他已经把自己当作一个地道的北京人而对北京的一草一木都发生了深刻的情感。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关于北京的变迁和风貌。他俨然以一个北京人自居,因为他的确懂得北京的文化,知道北京的故事,和北京有感情上千丝万缕的牵挂。华人有许多在美国的时间也很长。他们是否也会象刘新武那样对美国充满深情厚谊,而最终以美国人自居自傲?笔者认为,许多中国人已经在这样的思维和感觉了,但在自己人面前羞于表露,而在洋人那里又似乎没有足够的信心和人家称兄道弟。

“融入”的另一个方面是当地人对你接受的程度。如果你在各个方面(行为和思维)都已经和当地人一模一样了,很可能会被完全的接受。但试想,如果索居自己的小社会和领地,那是更难被当地人接受的。或许,有许多老北京还不承认刘新武和那个河南人是真正的北京人。他们认为纯正的北京人是祖上三代的老户,或者是随满军入关的旗人。而大多美国人,尤其美国腹地的农夫总会认为亚洲人是外族,尽管华人很可能比他的祖父来得还要早。在这个时候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感觉。如果你坚信美国建国的根本,强调自己对美国的贡献,接受自己对这个美丽国家的真实情感,你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美国人。

美国的政治生活,常常强调“多元文化。”但同时又会要求一个包括所有民族的美国统一文化。对于大多数的第二代移民,他们都会选择后者,而明确的指出自己首先是“美国人。”从积极的意义出发,无论文化有多么多元,最具有政治,文化,社会意义的应该是对美国“统一文化”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放弃自己的文化。在文化社团内部,强调自己的文化特色,风格,时尚有强化,发展自己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但任何民族,团体,组织,在全社会的大舞台上一般会收敛本民族的鲜明特征。比如,无论是印地安人,中国人,非洲人,印度人,在职业,政治,和公共场合都会以美国的大众服装为主,而尽可能的避免本民族的服饰。而大家相互接触的时候又是以一种共同的,容易为对方理解的,主流社会的理念和方式来交流。这与其说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不如理解为一种对美国统一文化的认同。就好象有两种不同的认同体系,一种是源于自己文化的认同,这是内在力量和安全感的源泉。另一种相当于叠加在原文化上的一种更广义的,可以与多种异民族分享的美国文化认同。对于一个在异文化中生存的少数民族来说,这种叠加的双重认同是极为必要的。人们一方面可以在本文化的圈子里得到支持和安慰,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显示自己的作为。事实上,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层次越高,单一的文化特色越少。而这种“均匀”的文化即美国文化。

然而,在整个国家的层面上,谁都不希望有某个文化非常强盛而垄断社会。于是大家就提出:多元文化”的口号。可是在西方社会里,我们都十分清楚有一种主流的,具有控制力的核心文化。在美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一般仅在自己的文化圈内才鲜明的表现出来。所以,融入,又有在公共社会上收敛自己的文化,宗教特征而融会于广义美国文化的意思。很显然,主动的融入大社会一定有益于自己的更好生存和发展。实际上,融入与索居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无论第一代的移民如何索居自己的社区,第二代的移民也会不断的融入主流。因此,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登陆的移民就构成了一种外族的文化资源,而且永不干歇。而美国会在外族的融入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

进入 时东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6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天益发布,转载请注明。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