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谋 侯光明:“南袁北李”的创新型人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09 次 更新时间:2021-10-16 21:54

进入专题: 创新型人格   袁隆平   李振声  

刘永谋 (进入专栏)   侯光明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育种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李振声的工作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国人并称“南袁北李”。他们之所以能在科研上取得重大创新,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与他们的优秀品格有关。研究表明,某些品格对于科研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或者是有所帮助的,可以称之为“创新品格”。从“南袁北李”身上,就可以窥见一斑。

知行合一、关注现实的品格给“南袁北李”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20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减产致使国人挨饿,甚至饿死了人。袁隆平就目睹过这种情况。他后来回忆说,悲惨的情形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坚定了他从事水稻育种科研的决心,这种决心至今还牢固地扎根在他头脑中。

在山东农学院求学期间,李振声常把学校栽培的小麦良种带回家乡试种,增产效果很好,乡亲们都来换种。这让他意识到科技对于粮食增产的重要性,从此立志要搞好小麦育种科研。后来,李振声选择研究小麦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和作物高效利用营养元素,以及晚年关注中国的农业发展战略,都是基于现实国情和社会需要的考虑。

“南袁北李”都非常关注农业、热爱农村和关心农民。有人把袁隆平称为“农民科学家”,甚至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对此,他说,农民朴素、勤劳、节俭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称他为“农民科学家”也好,称为“现代农民”也好,都是一个美称。李振声常说,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农村,最乐于与农民交朋友。声名鹊起之后,他仍旧最热衷于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认为,真正给他的工作打分的是农民。如今,“南袁北李”都快八十岁了,还坚守在科研岗位上,正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撑着他们。

独立思考、勇于尝试的品格为“南袁北李”的创新活动开辟了不同前人的独特道路

虽然只是一个中专教师,年轻的袁隆平就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试验,尝试用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等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质疑米丘林-李森科学派的错误理论以及经典著作中关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观点,提出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崭新领域。有些保守的人指责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甚至把袁隆平骂为“科技骗子”。袁隆平曾告诫助手:搞科研,要有一种在国际上争先的精神,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人家后头。

在科研上,李振声强调超前思维,敢于争先。谈到自己的成绩,他说,如果一定要说成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比较超前,有一些开创性,他一般做这一段工作时候就开始考量下一阶段的工作。李振声20世纪50年代研究小麦远缘杂交,70年代研究染色体工程,90年代研究作物磷氮营养高效率利用,都走在了国际国内的前列。

“南袁北李”还都重视哲学,强调思想方法的作用。袁隆平认真学习过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哲学著作,自觉在科研中运用辩证法为指导。李振声认为,学点哲学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他坦言艾思奇的哲学著作对他影响很深。因此,“南袁北李”不仅勤于独立思考,而且善于独立思考。

心怀集体、淡泊名利的品格使“南袁北李”的创新活动获得了和谐的环境和各方的支持

现代科研少有个人能完成的,基本上都需要团队,因此良好的合作是成功的保证。袁隆平总是无私地与合作成员分享经验和资源。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性材料“野败”发现后,他立即分送给各省科研单位,还将杂交操作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协作单位,坚持挤出时间给别人讲课,把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奉献出来,发动大家一起攻关。

李振声多次强调,“小偃系列”小麦品种是集体协作攻关的硕果。他总是说,荣誉首先应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他今天的成就。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中属于个人的50万元全部建立助学基金,帮助研究所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面对名利,“南袁北李”都表现得非常谦逊和淡然。1986年,组织上准备考虑让袁隆平担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但他婉言谢绝了。他曾经说,人生不是为了追名求利,应该要更崇高一点,要让思想境界高一点,这样就会取得更多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初,组织上考虑让李振声担任陕西省副省长,他毅然放弃了。在获悉自己可能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曾经写信给中国科学院领导,表示他获得的荣誉超过了实际的贡献,因而不愿被授奖。少了自己,少了名利,“南袁北李”的心中更多的是科研创新的追求。

当然,“南袁北李”还有其他许多利于科研创新的品格,比如个性积极、爱好广泛、认真细致、思维活跃,等等,都值得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也值得教育者在学生身上着力去培养。总之,要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不能忽视中国人创新型人格的塑成。先有创新的个体,后有创新型国家。

进入 刘永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创新型人格   袁隆平   李振声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0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