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个短文,说拉闸断电与电网和电厂之间的博弈,力量不对等有关,电厂处于弱势,上网被抑制,并且矛盾积累较长时间,最近爆发导致供给跟不上。有人看到之后批评说,电网并不是一个利益集团,它所收的只是过网费。我解释一下,我用的敲诈这个词,是一种通俗说法,很不恰当,但是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敲竹杠"或者套牢。我找到电网的资产负债情况:“截至2020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拥有总资产42459.7亿元,总负债23993.6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17%和2.45%。2020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60.57亿元”。2020年净利润56.63亿元,相比资产,确实不算多。不过电网的资产如此庞大,说它没有自己的利益,也不可信。
根据另一位朋友提供的信息,电力交易实际上是有限保证用电大户,价格协议,我想这部分交易价格可能是受到严格管制的。而除此之外,才允许竞价上网,售电价格较为灵活。原话如下:“有点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简单说,以浙江为例,大部分电量是政府协调,发电企业和用户签订长期供电价格,居民按照目录电价付费,部分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发电企业扣除长协电量,剩余可供电量竞价上网。如果报价高了,就由报价低的发电企业供电。”
再补充一点关于电价管制的信息。可以看到,管制依然是非常严格的。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管制,有人会认为价格管制,导致供求不能匹配,所以最近出现了断电。但是我以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面所说的用电大户的长期协议,同时价格也是有管制的协议价,就是为了让这些行业的用电既能保证数量,又不至于受到涨价的影响。这才是管制的根本目的,电力是工业的重要成本,如果任由电价虽供求关系变化,那么比如煤炭价格波动这类因素就会随时冲击工业产品价格,造成过大的波动。进而容易出现通胀或者通缩,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价格管制当然也面临困境,既要保供给量,又不允许价格大幅度涨跌。这样一来发电企业只能跨期平衡,比如说亏损今年,再盈利几年,服务大局。对大企业来说,保供给确实不只是数量稳定,还要保价格稳定,如果电价从1块涨到了2块一度,那仍然等于供给不稳定,企业可能得关门了。这样说来,价格管制,保长期协议用电,似乎也无可厚非了。总之,电力价格管制就是宏观经济稳定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还要保居民生活用电,又不能随意涨价,这也是一个困境。
最近出现新的因素是,降低碳排放成了政治任务,煤炭被压缩,但是价格又不能立即调整消除供求缺口,所以就会出现断电。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恐怕只能通过电力涨价来刺激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消除供求缺口了。不是涨价就能让高能耗的落后产能退出,哪些需求是不合理的,确实不完全是市场能筛选出来加以淘汰的,恐怕还需要产业政策,行政手段来调节,不然电力改革承担的目标太多。电力涨价的结果必然是工业产品涨价,各类物资涨价, 甚至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不过另一方面,涨价会刺激供给,特别是新能源供给。如果几年前放开价格管制,新能源的投资规模可能比现在还要高出许多。
从以上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作为老百姓不能即要求低生活成本,又要求环境不受污染,想当年,柴静的《穹顶之下》出来,多少人叫好,抱怨政府治理污染措施不力,但是又有人认为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是富人的要求,关停企业造成失业,许多穷人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多年来,电价上涨缓慢,虽然居民负担较轻,但是代价也是很高的,要改革,大家就得接受高电价,逐渐适应。对于穷人,政府有责任设法改善他们的状况,不能因此阻碍改革。
相关的问题是,过去电价长期被压制,环境成本没有体现出来。这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有利因素,正是这些行业带动了高增长,他们带动水泥钢铁行业,这些高耗能行业用电成本低。政府的财政不受约束,基建项目产生寻租机会,所以这中间也发生了巨大的浪费,包括许多面子工程,无用的项目。如今能源价格上涨,碳排放成了重要的议题,在加上各地政府财政困难,原来的依赖低能源价格的发展模式也即将终结了,一定会逼出一新的发展路径。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