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安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88 次 更新时间:2020-06-16 23:25

进入专题: 死亡  

吴万伟  

死亡的安静


克日什托夫·米歇尔斯基 著 吴万伟 译


在危机时刻,反思丧亲之痛可能特别困难。哲学家克日什托夫·米歇尔斯基(Krzysztof Michalski)对意料之外死亡的反思为转型时期的信仰、意识和恐惧等普遍性问题赋予一种肃穆庄严的色彩。

都灵。在1920年代,一个不为贫困担忧的家庭,他们生活在安静的、难以察觉的寻常幸福之中。一个在伙伴中很受欢迎,周围人也都很喜欢的20多岁的男生突然头疼、发烧、浑身发冷、胸口疼痛---没有人注意到,家里一切如常,仍然充满生活的气息,人人都在忙于其他的事情。几天后,最终的痛苦到来了,他死了。

过了一段时间。受到他的死亡惊吓的妹妹感到了无助和内疚,她回顾了那些日子:我们怎么能对此一无所知?这个年轻人怎么能够如此安静地、毫无察觉地离开我们,没有得到爱他的家人和朋友的任何安慰,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匆匆离开人世?

他曾经说过“我有点儿虚弱。”但是,没有人了解他的处境。甚至我们的妈妈只是找到为他开脱的话语作为借口。我们中间任何一个人走到他身边用手摸一下发烧的额头本来再自然不过了,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这么做。

如果他本人知道什么命运在等着他呢?如果他知道死神在悄悄逼近,其他人却没有看到?是的,他的妹妹现在认为--他知道,他明明知道而且试图在最亲近的人中间掩盖这个事实;毕竟,正如他本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仍然留在世界上的人才最悲惨。”因此,他要与周围人保持距离的超脱倾向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回过头来看,只有在这时,他的妹妹才开始明白冷漠(the unconcern)的含义。这是保持社交距离之后的事,他对其家人---对我们密切关注的东西有一种令人感到恼火的冷漠。所有这些对他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他的母亲、父亲、妹妹熙熙攘攘的忙碌,对他影响最深刻的亲情纽带的完全丧失---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他关心家人,但不关心他们关心的东西;他要安安静静地死去,要与生命的气息保持距离。恰恰是这种冷漠令人恼火,这种冷漠,这种和自家人保持距离的陌生感现在成为妹妹看到的一种证据,证明他有一种萦绕在周围的有关死亡的知识却没有告诉其他人。

这是什么样一种知识呢?毕竟,它不是疾病及其后果的知识。这个年轻人怎么能比为他治病的医生对此了解更多呢?他的妹妹说,那是基督徒的知识。基督徒知道---他回顾哥哥常常反复说过的话“死亡能够随时出现,基督徒的美德就是,在死亡到来时欣然接受,没有任何焦虑不安”。所以他完全准备好了。他曾经说过“如果上帝召唤我,我将欣然前往。”或许正是这种时刻准备好的状态使得他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担忧显得漠不关心,使得他能够遵从耶稣透过圣徒马太的口说出的警告,“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简化字现代标点和合本《圣经》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马太福音,第6章第26-32节,第11页。---译注)。1 在最后一个例子中,基督教徒知道“终结”的概念并没有消耗尽“死亡”的含义,“死亡”还是一个开始,是重生的机会,基督徒相信这种重生是新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妹妹认为---哥哥在和家里的其他亲人一起向濒临死亡的奶奶告别时,

感受到那完全不同的短暂时刻---在向最亲的人告别时,似乎她要登上列车,希望她旅途愉快,大声说出“再见!”拥抱、洒下热泪、真情流露。

但是,死亡---甚至对那个认为它是新开端的人,甚至对基督徒来说---都真的可以被比作从华沙到第二大城市罗兹(Łódź)的乘火车旅行吗?有没有可能知道旅行要前往何处?有没有可能知道目的地?基督徒的死亡做好准备来自了解到是什么在等着他,就像知道列车时刻表或者有关罗兹的信息吗?这样的知识是即将要安静地独自死去的年轻人的信任之源?

不,他的安静之源不是这种知识,也不可能是这种知识。这种知识能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就像百合花,就像小鸟---这不是更好设想未来的呼吁。这是对并不仅仅是预测、计划、算计和担忧等的对象的那种生活的模仿,人生不能被局限在这些东西里面。那么,也许死亡就不仅仅是个终结了,因为它是对我所了解的生活的偏离,使生活中的所有这些担忧和算计统统消失。

或许,基督徒为死亡做好准备基于下面这个情况:不是对将来是什么的了解,不是对将死亡相对化的持续性的确定无疑,这样做时带来一种安慰,而是愿意放弃构成其生活内容的所有那些担忧和算计。以我不知道或不能知道的生活的名义,放弃我的一切,放弃对我来说亲近和珍惜的一切? (如果不关心我吃什么,喝什么,不关心我最亲近的人怎么样,我怎么知道“活着”意味着什么?我怎么知道在没有这些关心的情况下,像百合花或者小鸟一样活着意味着什么?)

一个没有担忧和没有无知的生活--耶稣所说的永恒生活:“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者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简化字现代标点和合本《圣经》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马太福音,第19章第29节,第38页。---译注)2他的妹妹回顾了这些话,在此--她认为---是她的哥哥对亲人的事物冷漠无情,对他死到临头漠不关心的源头。离开父亲和母亲和子女,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就是要用锋利的切口彻底切断持续至今的生命连续性,将生命的意义,将“活着”这些话的意义放在问号中--超出人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外?彻底的冷漠,不关心生活--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如此冷漠---难道不是缺乏人性吗?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哥哥的冷漠在妹妹看来如此令人恼火?作为人难道不是渴望持续性吗?抓住生命的本领面目,或许在这里或那里在重新塑造一番,但最重要的是,没有尽头的持续生活下去的欲望。害怕一切熟悉的东西的终结,对我认识的那个我---带着我的关心和追求的“我”终将消失,“我”不复存在充满恐惧,这难道不是人性?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说,“我知道,你渴望继续活下去。你不想死。你渴望作为死者将这个生命以一种你再也起不来的方式传递给另一个人,这是仍然充满活力的经过改造的生活。这就使你的渴望,这就是最深刻的人类情感。”3

注释:

1 Matthew 6:26-31, Holy Bible,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2 ibid., Matthew 19:29.

3 Augustine of Hippo, Sermon 344, translated by Peter Brown, in Peter Brown, Augustine of Hippo: A Biograph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431.

本文选自波兰《选举报》(Gazeta Wyborcza)在作者死后2014年出版的文集《上帝和死亡随笔》。


译自:The quietness of death by Krzysztof Michalski

https://www.eurozine.com/the-quietness-of-death/


作者简介:

克日什托夫·米歇尔斯基(Krzysztof Michalski),维也纳人类科学研究院创始人和院长,在波士顿大学和华沙大学讲授哲学。著有《永恒性的火焰:尼采思想阐释》、《新欧洲的宗教与政治文化》等。


    进入专题: 死亡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173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