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楠:理论建构与创新表达:2019年中国阐释学研究综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59 次 更新时间:2020-03-19 16:33

进入专题: 理论建构   创新表达  

张雨楠  

2019年中国阐释学学科的发展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突出体现在对张江教授提出的一系列主张的阐发与争鸣上。张江教授关于文论以及阐释学的系列主张,建立在对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以诗学为核心的思想潮流的深刻反思之上,由此出发而深入到中国古典的阐释学资源当中去,先后提出了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阐释逻辑论以及阐释的正态分布理论,并开始向阐释心理学的面向延展,进而建立起新时代中国阐释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围绕张江教授提出的阐释学系列主张,学术界持续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2019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有80余篇,召开会议10余场,开办“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3期,成立3个阐释学研究机构,切实把当代中国的阐释学研究推向深入,有效推进了当代中国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一、对“强制阐释论”研讨的深化

强制阐释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缺陷之一。针对西方文论的这一特征,2014年张江教授提出“强制阐释论”,拉开了对西方文论进行整体性批判的大幕。“强制阐释是指,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1]张江教授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场外征用。广泛征用文学领域之外的其他学科理论,将之强制移植文论场内,抹杀文学理论及批评的本体特征,导致文论偏离文学。第二,主观预设。论者主观意向在前,前置明确立场,无视文本原生含义,强制裁定文本意义和价值。第三,非逻辑证明。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一些论证和推理违背基本逻辑规则,有的甚至是逻辑谬误,所得结论失去依据。第四,混乱的认识路径。理论构建和批评不是从文本的具体分析出发,而是从既定理论出发,从主观结论出发,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2]“强制阐释论”一针见血地把握住了西方文论的根本缺陷,概括和提炼出了能够代表其核心缺陷的逻辑支点。“强制阐释论”提出后, 犹如一块巨石,在国内外文艺理论领域激起了千层浪,引起学界广泛而深入的关注与讨论,推动了当代中国文论的建构发展与理论创新。

对于张江教授提出“强制阐释”的意义,学界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肯定,2019年多家期刊继续开设专栏,推动“强制阐释论”研究深入开展。《学术研究》2019年第1期“学术聚焦”栏目推出了阐释学研究专栏,其中,金惠敏教授在《阐释的政治学——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谈起》一文中认为:“强制阐释论和公共阐释论的提出是新世纪文论界最重要的思想事件之一,是从文学出发并最终越出了文学领地,从而不再仅仅赋有文学意义而是更兼社会政治喻指和冲击力的理论命题,堪称文学介入现实的典范,属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3]董希文教授在《20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倾向产生的学理逻辑》一文中认为,“20 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倾向是该时期文学批评‘理论的批评化’发展趋势的表征,有其内在必然性;其强势发展离不开由文学研究到研究文学批评志趣的转移,同时,读者意识崛起与文本观念的嬗变更进一步推进了这一批评态势”。[4]简圣宇教授在《长远时间中的“强制阐释”问题》一文中提出,强制阐释论的深刻性已溢出了纯粹文学理论的范畴,揭示了整个大“文艺理论”范畴都遇到的共同问题。“但如果完全摒弃‘强制阐释’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陷入‘注释性阐释’的停滞困局。实际上,亦可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和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角度来思考‘强制阐释’问题,且从中进一步理解理论相对于文本的独立性。”[5]


二、从“强制阐释”走向“公共阐释”

继2014年“强制阐释论”引发文艺理论界对当代西方文论展开深度反思与批评讨论之后,为澄明、修正和发展诸多有关阐释的元理论问题,2017年张江教授提出应从“强制阐释”走向“公共阐释”。“公共阐释”是张江教授针对西方学术界的“强制阐释”立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阐释是一种公共行为。阐释的公共性决定于人类理性的公共性,公共理性的目标是认知的真理性与阐释的确定性,公共理性的运行范式由人类基本认知规范给定,公共理性的同一理解符合随机过程的大数定律。公共阐释的内涵是:阐释者以普遍的历史前提为基点,以文本为意义对象,以公共理性生产有边界约束,且可公度的有效阐释。”[6]由此,张江教授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第一,公共阐释是理性阐释;第二,公共阐释是澄明性阐释;第三,公共阐释是公度性阐释;第四,公共阐释是建构性阐释;第五,公共阐释是超越性阐释;第六,公共阐释是反思性阐释。”[7]

“公共阐释”的理论构建,对于反思西方阐释学原理,构建与他者的对话、建立交往理论具有重要启发价值,为中国当代阐释学构造了一条真的阐释与对的阐释如何可能与如何实现的方法和路径。

《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当代文学思潮前沿问题探讨”栏目推出了“公共阐释论”相关理论问题辨析笔谈。张江教授的《关于公共阐释若干问题的再讨论(之一)》一文,就“阐释是一种公共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阐释学其实应该是‘阐诠学’”等命题,以及公共阐释与个体阐释的关系、阐释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张政文教授的《公共性、理性与阐释学的相关问题》一文对阐释的对话性、居间性、公共性、理性等特性进行了辨析,他认为:“张江教授关于阐释是公共的、阐释是理性的理论在突破西方阐释学场域、规划中国阐释学理论路径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阐释的原理问题的严肃思考”。[8]段吉方教授在《阐释的公共性及其理论敞开》一文中认为:“《公共阐释论纲》其实是提出了阐释的公共性的三重理论依据,即作为社会公共行为的阐释、作为交流对话过程的阐释与作为“主体间性”意义存在的阐释。” [9]傅其林教授的《公共阐释论的合法性辨析》一文从中西文学理论视野来探讨公共阐释论,通过从强制阐释论到公共阐释论的梳理,辨析了公共阐释论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他认为:“公共阐释论是对强制阐释的超越,是在后现代主义的差异性、多元主义文化的泥潭中重建人类阐释的公共性,确立人类真理与意义共享的阐释范式,体现了理论话语的中国本土性与话语本身的原创性、现实性、阐释力。同时,其内在悖论的超越与理论困惑的进一步解决,无疑能够为过分西化的文学理论带来一股清新的思想力量。”[10]刘旭光教授在《公共理性与阐释学的善良愿望》一文中认为,强制阐释论及公共阐释论实际上是解释学的“善良愿望”在理论上的激进的表达。他认为,公共阐释的核心观念“公共理性”的本质是:“伽达默尔所说的善良意志和求理解的善良意志”。[11]《求是学刊》“当代文学思潮前沿问题探讨”栏目在2019年第5期还刊登了隋晓荻教授《论〈公共阐释论纲〉中公共阐释的基本维度》以及崔欣欣、刘彦顺的《公共阐释论与存在论阐释学的分歧和互补》两篇论文,围绕公共阐释的三个基本维度、公共阐释论与存在论阐释学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

《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栏目推出“文学阐释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专题。其中,董希文教授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学阐释的可公度性问题》一文中认为,“一种阐释活动成为公共阐释的关键在于具有可公度性。文学阐释具有公度性“基因”: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理性活动,具有澄明性特征;就其过程而言,它立足文本展开剖析,具有客观性;就其功用而言,它搭建了交流平台,具有认识价值和现实介入功能。当前文学阐释公度性缺失固然与文本审美特质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阐释方法失范。”[12]李一帅老师的《论公共阐释论中的三个主要概念》一文分析了作为“阐释”意义中的“公共”、作为“主体”位置中的“文本”、作为“共识”目标中的“理性”。她认为,“公共阐释论既有‘语言—认识’阐释行为上的共享职能,又有阐释话语中的规范和准则。公共阐释论中‘理解主体—文本—阐释者’三者的关系是以‘文本’为中心展开的,阐释活动是连接他们所有之间彼此关系的纽带,文本的主体位置不变,理解主体和阐释者循环围绕文本进行公共阐释。公共阐释论中的公共理性是一种理性共识,正如有感性美与理性美的区分,人与人之间先进入感性共识,而后走向具有知性层面和伦理层面的理性共识,公共阐释的过程即是寻找理性共识的过程。”[13] 毕素珍教授在《公共阐释与文学阐释的约束性》一文中认为:“公共阐释综合考量阐释要素,在认知、语义及语用三个维度上对文学阐释进行限定,提出了有效阐释的标准,为文学阐释提供了一个意义生产的基本框架,体现了界限下的创造与约束。”[14]

卓今教授的《“公共阐释论”术语、概念的构成及发展》一文梳理了张江教授“公共阐释”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复杂过程。她认为,“一是通过否定和扬弃建立概念,二是对对立因素和运动性本身的把握,三是将外在形态与内在统一性进行联系,但它仍然还在未完成中,还要面对真理与方法的对立及概念发展的困境”。[15]毛宣国教授在《“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一文中认为,“修辞性阅读”与“公共阐释”存在相似与相通,“都以语言问题为中心,重视文本细读,重视文学阐释参与文学实践的能力。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文章与作者、读者关系的理解上”。[16]毛宣国教授将“修辞性阅读”纳入到现代阐释学与中国古代修辞批评的理论背景中,并通过张江教授对当代诗歌的“诵读”到“视读”现象解读的分析,论证了“修辞性阅读”作为文学阐释路径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性。李义天教授在《公共阐释、公共理性与公共时间》一文中提出:“有且只有公共阐释才是充分意义上的阐释。公共阐释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公共运用或公共理性的基础上。后者能够支持建立公共阐释所期待的好的公共关系。但是,公共理性的运用以及公共阐释的成立都需要在时间中进行;它们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公共时间。”[17] 段吉方教授在《走向当代的文本阐释诗学——公共阐释论与中国当代文本阐释诗学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提出:“公共阐释论及相关论述揭示了西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在文本阐释诗学构建中的理论资源,提出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对推动和加强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18]


三、阐释逻辑论的提出与阐说

张江教授有关“阐释逻辑论”的提出与阐说,主要体现于2019年第6期《学术研究》发表的《阐释逻辑的正当意义》一文。阐释逻辑是生成与展开正当阐释的必要条件。一切科学,包括各类精神科学,都必须以完备的逻辑基础为支撑,都必须服从理性的逻辑要求。张江教授认为,“没有阐释逻辑上的考辨与追究,无公理可依据,无规则可约束,无标准可衡定,使阐释学理论与方法的体系建构陷入困境。从当下情况看,着重于阐释的确定性、开放性、收敛性、融贯性、可接受性等几个方面深度切入,努力解决阐释学理论建构上的核心关切,生成自洽完备的公理与规则系统,并构建区别于经典逻辑和现有非经典逻辑的阐释逻辑,是阐释学理论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当今逻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取向。”[19]“阐释逻辑论”区别于经典逻辑论和现有非经典逻辑论,为阐释学及一般精神科学的研究与成果呈现,提供了可靠的逻辑公理与范式系统。

周宪教授的《阐释规则的分层与分殊——关于人文学科方法论的几点思考》一文,从张江教授关于阐释逻辑的讨论出发,进入阐释规则的分层与分殊的解析,强调了人文学科的阐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他认为:“《阐释逻辑的正当意义》为文学阐释学的知识建构提出了一个有效方案,对阐释规则的层级及其差异的讨论,可视为对这一方案的进一步延伸。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不只是阐释的一般逻辑学问题,而且应切入阐释实践的具体场域,尤其是阐释团体所建构的阐释惯例和惯习的分析,因为它最直接最有效地制约着阐释行为。所谓大规则、中规则和小规则的矛盾抵牾,归根到底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协商性问题。任何阐释规则最终都要服从于阐释的说服力、可交流性与可接受性原则,协商性是解决所有阐释规则冲突的最有效路径,这一点应该是确凿无疑的。”[20]


四、阐释的正态分布理论

阐释的开放与收敛、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等问题一直是阐释实践及理论发展中永远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包括哲学、史学、文学及艺术理论等多学科,对此亦有无数讨论与争执。诸多流派、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各执一端。一些重要成果影响巨大,一些努力和探索渐为达成共识,但从总体上看,依然未有定论。概念混淆不清,证词流于空泛,倚重权威言说,少有确当判断,问题讨论仍停留于无休止的混沌之中。为此,张江在《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从π 到正态分布的说明》一文中提出了阐释的正态分布理论,借鉴自然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张江教授认为:“阐释的约束与开放、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等问题,是阐释学的基本问题。阐释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收敛的。阐释因开放而无限,因有限而收敛。作为一对相互依存的共轭变量,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决定的积极关系,而非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消极关系。时下流行的理论主张对文本的阐释无标准可言,阐释只能绝对开放,文本具有无限意义。无论何种文本,只能生产有限意义,而对文本的无限阐释则约束于文本的有限之中。区别于‘诠’与‘阐’的不同目标及方法,π清晰地呈现了‘诠’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标准正态分布清晰地呈现了‘阐’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21]


五、学科交叉视域下的阐释学

哲学社会科学涉及面广、交叉学科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必须注意学科系统性、专业性和学科性。张江教授指出:“当前学术体系建设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学科交叉”,[22]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交叉也要重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不是对立的。“不要把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对立起来。自然科学有很多方法、很多思维方式,确实值得认真对待。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特别重视学科交叉。一方面是自己学科内部的交叉;另一方面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这很重要。我非常希望我们重视学科交叉,引领学术前沿,用中国智慧做有思想的学问。” [23]

关于阐释学的基本问题,例如,张江教授关于阐释、诠释、解释这三个词的辨析,涉及文史哲等基本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关于阐释的有限与无限的论述,体现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交叉性,张江教授认为,“其一,阐释可以分为‘诠’和‘阐’,‘诠’就像圆周率π”,[24]其二,关于如何表达阐释的开放和收敛,张江教授借鉴了自然科学的方法,他认为,“公共理性能够期望或者能够接受的对文本的阐释,68%以上的人集中在这个中线周围。阐释的本质就是要说服别人,让自己的说法被接受,然后进入知识体系、进入历史。中心曲线即高斯曲线,可以反映人类精神现象的一般规律,这在心理学中已经运用得非常广泛了。”[25]关于阐释的边界问题,张江教授与当代德国哲学家奥特弗莱德·赫费教授进行了对话。张江教授认为:“文本是自在的,自身蕴含着有限的确定意义;文本是开放的,读者可进行合理的阐释与发挥。但是,确定的意义不能代替开放的理解,理解的开放不能超越合理的规约。是否逾越具体的历史的边界,是衡量阐释有效性的重要依据。”[26]

关于阐释学的研究,一些论文也体现出了学科交叉的特性。例如,在《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2期开设的“当代阐释学研究”专栏中,刘成纪教授的《中国传统诗教如何达至公共阐释》一文,从《诗经》作为公共阐释对象的文本依据、《诗经》的强制阐释与理想主义、《诗经》政教阐释法与公共阐释的特性、《诗经》的阐释循环与传统诗教的达成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诗教达至公共阐释的路径。李清良、张丰赟教授在《从“阐”“诠”之辨到诠释之道——也论中国现代诠释学的正名问题》一文中认为,关于hermeneutics应该翻译为“阐释学”,而非“诠释学”的讨论,“实质不是为了确定一个符合西方诠释学本义的译名,而是试图根据中国学术传统和现实需要,探索中国现代诠释学的发展方向。”[27]李春青教授在《在“阐”与“诠”之间——从儒学阐释学到文学阐释学》一文中认为:“近年来张江提出建构‘中国当代阐释学’的主张,这是极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中国古代有无比丰富的阐释学思想与实践,在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应该而且有能力建构起适应于中国文化语境的阐释学理论。儒学阐释学无疑是中国古代阐释学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始儒学开出‘阐”与‘诠’两种阐释学路径,后世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汉学与宋学沿着这两条路径踵事增华,为我们今天建构中国当代阐释学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梳理和研究这些思想资源是今日建构中国当代阐释学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8]


六、阐释学会议、论坛召开及相关机构成立

在上海研究院召开的“阐释学高端论坛2019”上,各界学者围绕阐释的有限与无限、阐释的正态分布、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等交叉学科展开讨论。张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要进一步挖掘和总结中国古代两千年阐释学思想的积累,中国阐释学的思想、资源、挖掘和总结是阐释学能够进一步前进的重要动力。同时,促进当代阐释学特别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当中的诸多问题与其他学科最新成果的联系和融合,学科交叉是考虑阐释学研究的一条新路径。在海南省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阐释学三亚论坛”上,学者们分别从哲学、文学和史学三个学科视角围绕“阐释的限度”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张异宾、陈嘉映、孙周兴、张雄、张江等教授分别就“文本的类型、视位与意会认知的阐释”“诠释与两类理解”“解释学循环与圆性时间”“现代性与阐释的限度”“阐释的有限与无限”等议题进行了探讨。朱孝远、吴晓明、刘成纪、高建平、南成祖明、张跣等教授围绕“世界史阐释的界限、本质和确定性”“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阐释的无限及其限界”“意义的范围与层次”“现代经学阐释的限度与方法”“阐释的边界与意义”等论题分别发表了各自观点和看法。李红岩教授在“新时代中国文论的阐释走向——第六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中提出,张江教授关于文论以及阐释学的系列主张,建立在对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以诗学为核心的思想潮流的深刻反思之上,由此出发而深入到中国古典的阐释学资源当中去,先后提出了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阐释逻辑论以及阐释的正态分布理论,并开始向阐释心理学的面向延展,进而建立起新时代中国阐释学的基本理论架构。这种系统性的理论建构,对于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将“三大体系”建设推向具体化,其意义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12月11在上海召开的“当代阐释学高端论坛”上,洪汉鼎、张隆溪、孙周兴、潘德荣等教授围绕“阐、诠、解”的译名与概念进行了系统辨析。吴晓明、傅永军、张文喜等教授分别围绕“作为方法论的阐释学”“汉语学界中国诠释学建构实践检省”“读《资本论》的阐释学方法”等主题做了主旨发言。孙国东、孙伟平、吴猛副、潘德荣等教授分别就“中国政治哲学阐释学转向”“事实的阐释与价值的阐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变革”“诠释学的基本精神”等论题做了系统阐述。

本年度在深圳、北京、威海举办了三期“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召开的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上,张江教授指出,阐释学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性方法,对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个人有了阐释学的理论自觉,就会对话语的生成、传达和接受的过程有明确的意识,在从事具体学术研究时,眼界和方法上就能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有了阐释学的眼光,对于学术、世界乃至人生都会有新的看法和认识;只有经过母语的思维,阐释学才能在中国获得真正的生命,才能成为中国的阐释学;要在方法意义上把阐释学在各个学科展开,从而实现它的哲学生命和本体论生命。本次研修班的导师之一李红岩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了诗与史、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历史撰述中真实性写作与事实性写作、创想与拟想、表现与再现等范畴的关系,凸显了阐释学在历史阐释中的重要作用。他借助于张江对于“阐”与“诠”的研究成果,认为“阐”与“诠”不仅可以说明孔子以下的中国思想史,而且足以将孔子以前的中国思想进路贯穿起来。西汉今文经学为“阐”,东汉古文经学则为“诠”;乾嘉汉学为“诠”,但皖派为“诠”中之“阐”,吴派为“诠”中之“诠”;在《春秋》学中,公羊为“阐”,左氏为“诠”。“阐”与“诠”两条路线贯穿于中国思想史中,也贯穿于中国学术史中,成为考察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线索。他认为,当代中国的阐释学应该形成大阐释学的格局,亦即以哲学阐释学为核心,形成文学阐释学、法学阐释学、史学阐释学、科学阐释学、医学阐释学等等环绕的同心圆结构。

阐释学日渐成为显学,为了聚合研究力量,推动中国阐释学的建构和发展,相关研究机构也不断涌现,继201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成立和201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之后,2019年6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解释学研究中心”成立。6月29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立“中西经典诠释学研究中心”。10月2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阐释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总之,2019年阐释学研究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对于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经验、以中国道路印证中国理论、将“三大体系”建设推向具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注释:

[1]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2]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3]金惠敏:《阐释的政治学——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谈起》,《学术研究》2019年第1期。

[4]董希文:《20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倾向产生的学理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9 年第1期。

[5]简圣宇:《长远时间中的“强制阐释”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6]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

[7]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

[8]张政文:《公共性、理性与阐释学的相关问题》,《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9]段吉方:《阐释的公共性及其理论敞开》,《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10]傅其林:《公共阐释论的合法性辨析》,《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11]刘旭光:《公共理性与阐释学的善良愿望》,《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12]董希文:《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学阐释的可公度性问题》,《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

[13]李一帅:《论公共阐释论中的三个主要概念》,《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

[14]毕素珍:《公共阐释与文学阐释的约束性》,《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

[15]卓今:《“公共阐释论”术语、概念的构成及发展》,《文艺争鸣》2018年第9期。

[16]毛宣国:《“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学术月刊》2019年06期。

[17]李义天:《公共阐释、公共理性与公共时间》,《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06期。

[18]段吉方:《走向当代的文本阐释诗学——公共阐释论与中国当代文本阐释诗学的理论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年04期。

[19]张江:《阐释逻辑的正当意义》,《学术研究》2019年第6期。

[20]周宪:《阐释规则的分层与分殊——关于人文学科方法论的几点思考》,《学术研究》2019年第10期。

[21]张江:《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从π 到正态分布的说明》,《探索与争鸣》2019年10期。

[22]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3]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4]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5]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6]张江、奥特弗莱德·赫费:《“原意性阐释” 还是“理论性阐释”——关于阐释边界的对话》,《学术月刊》2019年第10期。

[27]李清良、张丰赟:《从“阐”“诠”之辨到诠释之道——也论中国现代诠释学的正名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2期。

[28]李春青:《在“阐”与“诠”之间——从儒学阐释学到文学阐释学》,《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



    进入专题: 理论建构   创新表达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50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