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新冠疫情全球化冲击下的国际格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37 次 更新时间:2020-03-12 20:02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国际格局   企业复工  

梅新育 (进入专栏)  

前言:

本文以“《新冠疫情全球化冲击如何影响国际格局》”为题将刊发于明天(2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刊发时有删节,这里贴出原稿全文。


主要论点:

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还是重大瘟疫,重大冲击倘若仅仅局限于一国、两国之内,除非由此激发推动该国组织动员能力、经济与政治效率产生了质的飞跃,否则通常只是给当事国带来净损失而导致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下降;但如果重大冲击蔓延波及众多国家,特别是波及众多主要经济政治大国,甚至全球化,那么,这样的冲击将加速推动应对高效有力的国家脱颖而出,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上升。即使是这场危机、重大冲击的策源地国家,只要其应对相对高效有力,优于侪辈,危机和重大冲击全球化就反而会提升、巩固其国际经济政治地位,或是提升增强其相对于同类其它国家的优势。

新冠疫情“全球化”趋势不可低估;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东亚区域政治军事形势缓和,但加剧西亚失衡动荡;

即使疫情没有“全球化”,也难以真的导致中国制造中心与外部市场“脱钩”,倘若疫情“全球化”,外部市场对中国制造中心的依存度反而可能进一步提升;

新冠疫情“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影响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今年的美国大选。

2020.2.26


正文:


一、全球化危机应对高效者胜


随着中国之外一些国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数爆发式增长;随着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其它经济大国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随着国际奥委会高官明确表态将2020年东京奥运会取消列为可能方案;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扎实的科学证据证明,曾经被视为此次疫情发源地的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并非新冠病毒发源地,武汉登记报告最早的新冠肺炎病人也与华南海鲜市场并无交集;随着有消息称某些海外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找不到来自中国的源头,甚至其确诊患者的病毒毒株也与中国不同;……新冠疫情“全球化”已经是世人必须正视面对的现实风险,不确定者只是其“全球化”程度而已。欧洲黑死病、明末鼠疫、一战后西班牙流感都曾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乃至整个历史的走向,当前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又有可能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纵观历史,就总体而言,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还是重大瘟疫,重大冲击倘若仅仅局限于一国、两国之内,除非由此激发推动该国组织动员能力、经济与政治效率产生了质的飞跃,否则通常只是给当事国带来净损失而导致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下降;但如果重大冲击蔓延波及众多国家,特别是波及众多主要经济政治大国,甚至全球化,那么,这样的冲击将加速推动应对高效有力的国家脱颖而出,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上升。即使是这场危机、重大冲击的策源地国家,只要其应对相对高效有力,优于侪辈,危机和重大冲击全球化就反而会提升、巩固其国际经济政治地位,或是提升增强其相对于同类其它国家的优势。


在二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经济周期变动中,我们一再看到,爆发于美国的经济金融危机倘若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带来的结果通常是国际资本“逃离美元”;倘若爆发于美国的经济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升级成为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国际资本就会转而“逃向美元”。在2007年开始露头、至2009年达到高峰的次贷危机中,这一点表现得格外突出;结果,这场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反而明显增强了美国综合国力相对于欧洲、日本等其它发达国家的优势。


审视当前的新冠疫情,可以得出以下初步判断:新冠疫情“全球化”趋势不可低估;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东亚区域政治军事形势缓和,但加剧西亚失衡动荡;即使疫情没有“全球化”,也难以真的导致中国制造中心与外部市场“脱钩”,倘若疫情“全球化”,外部市场对中国制造中心的依存度反而可能进一步提升;新冠疫情“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影响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今年的美国大选。


二、新冠疫情“全球化”趋势不可低估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毫无疑问已经“全球化”,而且其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冲击远远大于已经爆发疫情国家数量占全球国家数量的比重,因为主要经济大国要么已经爆发严重疫情,要么疫情正在迅速升级,作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域的东北亚国家更是无一幸免:


在韩国,据韩国疾病管理本部通报,截至当地时间26日16时,韩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1261例,累计死亡12人。而且,鉴于新天地、明声等宗教组织政治抗议团体成员为数众多,仅新天地教徒就有21万之众,又普遍拒绝停止大规模聚集性群众活动,未来数日韩国新冠肺炎疫情完全有可能持续快速升级。


在日本,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5日晚8时,日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增至861人。根据某些正规媒体和许多自媒体消息披露,日本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和应对方式极为“佛系”;有理由认为,倘若按照中国现行收治、诊断标准,日本确诊患者人数还会增加很多,甚至可能出现数十倍增长。


在欧洲,根据意大利卫生部发布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6日中午,意大利累计确诊374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累计12例死亡。新冠疫情持续蔓延,25日一天之内就有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利古里亚、托斯卡纳、西西里等4个大区首次出现确诊病例。在与意大利接壤或相近的奥地利、瑞士、克罗地亚都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英国、西班牙、德国等国也出现了疫情。由于新冠疫情近日在欧洲蔓延迅速,欧洲足联副主席已表态考虑停办或推迟欧洲杯足球赛。


在美国,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显示,截至25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上升至57例(其中40例为从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撤离者)。美国疾控中心免疫与呼吸道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索尼耶25日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蔓延不可避免,“这是否会发生已经不是个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到底何时会发生以及有多少美国人将会感染”。


在西亚北非,伊朗已经爆发疫情,并蔓延至该区域其它一批国家。尽管官方发布的伊朗确诊患者截至26日只有139例,死亡19例,但该国卫生部副部长伊拉吉·哈利奇(Iraj Harirchi)确诊“中招”,首先爆发疫情之处是大规模群众活动频繁的该国宗教“圣城”库姆,不少清真寺阿訇不愿为避疫而关闭清真寺,以及其它一些情况,令人不能不担忧,伊朗实际患者人数远远超过官方已宣布数字。


在这个全世界能源资源蕴藏量最密集的区域,截至25日,已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国家达到了8个:伊朗(95例)、巴林(17例)、阿联酋(13例)、科威特(8例)、以色列(6例)、伊拉克(5例)、阿曼(4例)、黎巴嫩(1例)。鉴于该区域国家、民族、宗教、部族等矛盾错综复杂,甲于天下,各国、各派相互之间多拆台而少合作,令人很难相信他们能齐心协力共同遏制疫情蔓延扩张。


在南亚次大陆,阿富汗已出现确诊病例,而该国与人口稠密、管理不善的巴基斯坦之间人员往来极为密切,两国间边境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疫情蔓延至这个人口密集的次大陆风险概率甚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海外某些国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与中国无关,而另有独立的感染源头。若是这样,中国防疫做得再好,也无法遏制新冠疫情在中国之外的爆发与蔓延、升级。如伊朗疫情。该国在中国爆发疫情后第一时间就停飞了所有与中国往来的客运航班,只保留了部分货运航班;武汉封城后又迅速将60名本国留学生撤回后隔离,发现他们均未感染。而且,有消息称,伊朗确诊患者的病毒毒株也与中国不同。


三、新冠疫情助推东亚缓和、西亚加剧失衡?


在历史上,通过使双方军队都丧失战斗力,瘟疫曾不止一次缓和军事政治紧张局势;共同危机甚至可能促使对立双方携手应对,至少是暂时携手。当前的新冠疫情同样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这一积极作用,如东亚区域,特别是东北亚的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是全世界停战线两侧双方部署兵力火力最密集区域,多年以来一直在全世界军事政治危机热点中名列前茅。朝鲜对立面相关国家内部极端势力影响力巨大,朝鲜、乃至中国国内遭受的冲击波动常常会被其视为制造半岛紧张局势、消耗朝鲜国力的良机,这场新冠疫情也不例外。中国此次疫情爆发初期,最令我担忧的风险之一,就是朝鲜对立面相关国家内部极端势力师法唐灭高句丽之故智,借机以种种方式在半岛制造紧张局势,逼迫朝鲜动员大批人力物力防范,进一步显著减少对春耕生产的投入,以此严重破坏朝鲜粮食生产,增大中国保障朝鲜供应的压力。


随着疫情在韩国、日本急剧升级,上述潜在风险基本上已经消除。根据韩国国防部发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5日下午5时,共有18名韩军军人确诊新冠肺炎,其中陆军13人,海军1人,空军3人,海军陆战队1人。为此,韩军隔离人数合计多达9230多名。到26日,驻韩美军士兵中也出现了确诊病例。随着疫情发展,有理由相信上述数字将进一步快速上升。如果采取大的军事行动,必然显著放大韩军和驻韩美军遭受感染的风险。正因为如此,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于24日宣布,美韩双方正协商缩减3月份美韩联合军演规模。


不仅如此,此次疫情爆发之后,中日韩三国之间表现出了强烈的守望相助精神,三国共同的文化背景也在朝野之间得到了多年未有的共同强烈认同。明神宗万历帝寿辰时,出使北京的越南使臣冯克宽答朝鲜使臣李睟光诗有云:“彼此虽殊山海域,渊源同一圣贤书”;最强烈的认同来自文化和血缘认同,从日本援华抗疫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到韩国援华抗疫物资上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以及韩国驻汉新任总领事姜承锡逆行赴任,中日韩三国能否借此次抗疫“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突破近代历史恩怨和现实纠葛,推动三方经贸和政治合作,改变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南胜于北”的局面,值得积极稳妥探索,拭目以待。


上述机制是否也会出现在南海区域,同样值得关注。


在上述基本面之上,如果中国能够抓住时机,不仅开展双边合作和中日韩、中国—东盟合作,而且发掘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等区域安全组织的潜力,将这些组织安全合作的范畴拓展至防疫国际合作,那么将有望收获国际安全合作的新成果。


在既是“世界油桶”又是“世界火药桶”的西亚区域,新冠疫情的效果更有可能与东亚恰恰相反。在美国与伊朗极度敌对、前不久还爆发了苏莱曼被杀危机的环境下,伊朗爆发疫情,更有可能被伊朗国家及其现政权的对立面视为天赐良机而加紧活动,以求削弱、甚至颠覆对方。对于全球能源市场,对于区域地缘政治格局,这都蕴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四、新冠疫情加速推动中国与外部市场“脱钩”?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国内外政、经、学、媒各界普遍将疫情视为可能加速推进中国与外部市场“脱钩”的因素。直到近日韩国、日本疫情爆发式升级前夕,海外股市连续较大幅度上涨也被视为外部市场与中国制造“脱钩”压力测试取得成功的标志。毫无疑问,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制造与外部市场脱钩的潜在风险;但上述流行分析逻辑存在明显的思维误区,其下列隐含前提显然不符合实际:


——中国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将旷日持久;


——新冠疫情冲击将局限于中国境内;


——其它国家和地区控制新冠疫情的行动能力与意愿至少与中国一样,甚至更强;


——中国控制新冠疫情的一些严厉的具体措施是过度的,也是不必要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佛系”应对措施足以有效应对。


结合实际调研见闻,审视上述流行论点及其隐含前提假设,不难看出这是不符合现实的。


关于中国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是否将旷日持久不能决胜,连日来的我国疫情数据对此已经作出了有力的回答。鉴于湖北之外省市自治区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经下降到了个位数,“零新增”省市日益增多,尽管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警惕,但湖北之外全面复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已非遥不可及。即使湖北,也宣布了3月10日复工的目标。


关于新冠疫情冲击是否将局限于中国境内,新冠疫情“全球化”波及几乎所有主要经济大国的趋势已经作出了答复。新冠疫情对中国造成了如此巨大冲击,根源在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烈;惟其如此,即使流行病学研究最终证明新冠病毒源起中国国内,它也很难仅仅被遏制局限于中国之内传染。


关于其它国家和地区控制新冠疫情的行动能力、意愿与中国相比的情况,时至今日,客观的观察者都不难看到,即使不提中国之外的那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仅就中国之外的工业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而言,他们控制新冠疫情的行动能力、意愿与中国之间也都存在显著落差。这一方面是经济基础所致,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拥有中国这样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电商产业,即使采取“封城”、小区全封闭等极端措施,仍能保证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能够用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全国几乎所有人是否出入疫区的行动轨迹;更重要的是体制差异。在以下两方面,源出体制差异的中西抗疫能力差异体现得格外突出:


首先,中国体制决定了中国在在需要组织全国资源应对重大挑战时决策更加迅速果断。次贷危机走向高峰时,中国迅速出台实施反危机对策,美国的财政救援等决策则仍是按部就班,欧洲议会更是在那种火烧眉毛的紧急关头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讨论制定、推动“人道养鸡法”之类不急之务。随着这次疫情在西方国家蔓延,我们还会更多地目睹类似对比。


其次,在“法治”旗号下,过度严密的法网,过于僵死的法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发达工业化国家市场主体自主创新、应对系统性风险挑战的能力。此次疫情爆发、全国进入一级响应以来,中国产业界在技术产品、产业组织、劳动市场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迅速调整和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度过难关,而且某些创新有可能在未来成长为中国经济的参天大树。但在西方国家现行的许多法规下,这些创新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


在实践中,根据推动复工而从各地政府、企业处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复工进程虽然不乏磕磕绊绊,但总体上快于我此前的预期,而且一些情况也与流行的观点不同。


如社会上普遍担心出口订单流失、产业链外移,但从我实际了解的情况来看,即使是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他们的反映也是国内消费市场暂时休克,但出口订单却没有出现同样的流失,因为海外采购方不易寻找替代货源。一些电子通信技术产品、一些国产大品牌,甚至可能在3月份出现出口井喷,因为新品发布暂停了一两个月,积累了相当大的需求。考虑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新兴出口国如孟加拉国、越南等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与设备,其中孟加拉国等国还人口极度密集,公共卫生系统极度滞后,疫情全球化很有可能重创他们的加工出口制造业,而不是促进。


“但居者不知负载之劳,从旁议者与当局者异忧”(《盐铁论·刺复第十》),过度沉溺于象牙塔的研究者可能看不到中国一线实践者从工人到企业家、政府干部的实践与创新精神;如果对此有了充分认识,那么,疫情全球化的结果恐怕将不是加速中国制造与外部市场“脱钩”,而是相反。前些天海外股市连续较大幅度上涨并非外部市场与中国制造“脱钩”压力测试取得成功的标志,而更多地来自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的推动,甚至带有浓重的金融危机前“末日狂欢”色彩。


五、新冠疫情国际影响的最大不确定性:美国


新冠疫情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影响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美国,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美方在疫情期间可能做些什么,另一方面来自疫情全球化是否会波及今年的美国大选。尽管正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声称“美国完全有能力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但疫情在美国社区扩散应该是大概率风险。而且,美国政府对此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很成问题。在25日美国参议院就疫情举行的听证会,国土安全部长“一问三不知”,令人忧虑。


如果疫情在这个国家大范围爆发,那么今年的美国大选会是怎样的结局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进入 梅新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国际格局   企业复工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40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梅新育论衡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