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冰原下的先驱与士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784 次 更新时间:2024-04-01 22:38

进入专题: 南极  

秦晖 (进入专栏)  


关于南极探险史方面的话题,如果仅仅做流水账式的叙述,我觉得没什么必要,毕竟关于南极探险发展历程的资料,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从打通南冰洋的航路到十九世纪罗阿尔德·阿蒙森(后文简称阿蒙森)和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后文简称斯科特)为代表的极点争夺,以及南极大陆的深入发现,再到后来各国建立南极科考站,发布南极公约。这些史实性的资料,相信大家可以在网上寻找并阅读,在这里我们不再重复。

我主要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关于南极的思考,关于人类在认识和开发南极过程中,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类之间发生的一些关系变化。

今天上午,赵林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从东西方宏观的角度,谈了几大文明的竞争史。而我接下来要阐述的,相对赵林教授的演讲更加具象,是关于南北极历史的综合性对比,在整体史观上将各有侧重。

我向来对“文明冲突”的说法持保留意见,人类的冲突是基于普世价值基础上的野蛮和文明冲突,而不是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无论是儒家文明还是基督教文明以及伊斯兰教文明,我相信它们曾经都有野蛮的时代,并且一致向着更加文明的未来进步。

当然我的观点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区别在于我并不认为从落后到先进有着必然的规律,因为在历史上,野蛮战胜文明,落后打败先进,是时常发生的。关于这一点没有客观规律可循。就冲突而言,虽然没有客观规律,却有普世价值,也就是说,在普世价值观层面,总有人类能够共同追求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普世目标。无论来自何方,肤色黑白,文明还是野蛮,都有着共同的普世目标,而人类对此的追求是恒久不变的。

我们如今有南极之旅,将来还会有北极之旅。南北极的极地探险成就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比如之前提到的阿蒙森,南北极都曾留下他的足迹。然而南北极虽然都是极地,但存在很大的差别,除了南极以大陆为主,北极是冰封海洋这一常识以外,有一点被我们大部分人忽视了,当我们看世界地图时,上面标示着南北极的位置和范围,这其中,南北极的比例尺存在区别。

形象的说,地图上标示的北极圈比南极圈大,当然也有少部分地图是按照等比例绘制的。客观上看,南北极圈应是一样大小,因为两者均是按照南北纬66°33′44″划定的。同时在地理方面,之所以会出现南北极,是因地球的自转轴与太阳系中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产生一个夹角,如此导致在两极的极圈范围内,有很长一段时间仅有白天或是黑夜,这便是所谓的极昼极夜。如果当我们正好位于极圈上,便有幸可以看到日月同辉的壮观景象。

那么为什么地图上北极圈要比南极圈大呢?是因为人类探索意义上的南极并非地理意义上的南极,而地理意义上的南极往往比北极环境更严酷,至今为止在南极牺牲的探险者和发生的竞争要比北极少很多。

首先我们看几个坐标,前几天一部分朋友去了莫雷诺冰川,虽然莫雷诺冰川的冰层厚度高达170米,但是它仅处于南纬50°29″,纬度并不高,通俗的说,我国东北的漠河也处于该纬度附近。即使到了乌斯怀亚,也只是接近南纬55°,我们目前所处的南纬61°,距离长城站还尚有一段距离。

同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你会发现,我们所处的这些地区难以称之为极地,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南纬61°,其实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所处北半球纬度大体相同。相比之下,北极圈以北,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比比皆是。比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纬69°附近,前苏联的镍都诺里尔斯克(类似中国的金川),该城市人口鼎盛时期曾拥有17万人口。我曾经做过计算,在北极圈内各个城市的常驻人口,总计有160万之多,其中便包括了人口在10万到30万的几个大城市,如摩尔曼斯克,诺里尔斯克等。

南极则不然,不用说南极圈,在南纬55°以南,几乎无人居住,比如我们熟知的乌斯怀亚,纬度尚未达到南纬55°,便已经被称为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了。但实际上比乌斯怀亚更南端的居民点也是有的,比如智利的威廉姆斯港,其纬度也没有越过南纬55°。

对于南极地区而言,南纬55°以南是无人区,但是在北纬55°以内,人口多达数亿,包括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格拉斯哥、哥本哈根、斯德格尔摩等等。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在莫斯科旅行,一定不会觉得自己的行程是极地之旅,而在南半球高于南纬55°的地区,人们便冠之极地。即便我们到了此行的最远端,同北纬来说的话,尚且未到俄罗斯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另外北极圈内所有的挪威海岸和俄罗斯科拉半岛的北海岸,上千公里的海岸线都是不冻海岸,全年无一天结冰。相对来说,南极圈内的海岸除了一部分是季节性封冻外,大部分都是永冻区,这一点上,南北极正好相反。在南极海岸我们常可以看见宽达几百公里的陆缘冰,在五六十年代的科考资料中被称为冰障,其中罗斯冰障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

总体看,南北极的自然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就像赵林教授所说,人类文明的活动区域基本是在北温带附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正是南北半球的不同自然环境。而造成南北半球差异性的原因,则是海洋效应和湾流。海水的热容量较大,冬季相较内陆地区温暖,而夏季凉爽,同时,大西洋拥有地球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从美国东海岸,一直延续到巴伦支海,所以便造成高纬度的挪威地区和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都是不冻港。因此由于海洋蓄热效应和湾流的影响,人们主要在北半球活动,由此对北极地区的干预要比南极多,也由此导致人类在北极地区产生的人际冲突和天人冲突要远远胜于南极。

那么就探险活动和人类的常规活动而言,北极海域除探险之外的常态航行的海难比率是远远低于南极的。南极的常规通航线路风浪较大,如德雷克海峡等,常造成船只海难,单合恩角航道,就有500多艘船只沉没,2万多人丧生,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819年西班牙军舰圣特尔莫号事件,当时圣特尔莫号只是航行在西班牙的几个殖民地之间,并非特意前往南极,但是由于海流和风暴的影响误闯南极近海,造成全船644人葬身南极。如今关于谁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说法中,有一种说法坚称是当年圣特尔莫号的幸存者登上了距离沉没地不远的南极大陆,但这一说法根本没法查证,毕竟这644人无一生还,也未留下任何记载。

但是就探险角度而言,北极的死亡率要高于南极许多,人类历史上前十位的探险灾难,都发生在北极。北极探险的死亡率之所以这么高,也是和地缘政治分不开的,各国的探险者并非是为了争夺到达北极点的排位,主要还是为了抢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控制权,因为这两条航道是北大西洋沿岸国家进入太平洋的最快、最近航道,甚至比取道巴拿马运河还要快捷。即便如此,这两条航道开辟以来,真正通行的船只并不多,毕竟水域条件太差,除了破冰船外,其他船只几乎无法安全通行。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类便开始了探索北极的尝试,据说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一位希腊水手曾经描述了冰冻之海和极光永昼。到了近代,关于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探险故事更是惊心动魄,加拿大的哈德逊湾便是为了纪念丧生在东北航道的亨利·哈德逊而命名的,遇难探险家中最有名的应当是约翰·富兰克林,当时已进入蒸汽动力时代,船只动力和可靠性获得了极大提升,再加上探险队携带了三年的口粮,原本万无一失的探险却成了世纪迷案,包括富兰克林在内的一百多名船员在出发一年后,踪迹全无,直至一个世纪后才发现部分探险队员的遗骸。仅此这一次的探险灾难,北极探险丧生的人数便远远超过南极探险。

我们再回到南极,自从圣特尔莫号事件后,南极探险的英雄时代拉开了帷幕。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而南极探险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样发生了很多悲剧,其中斯科特与阿蒙森的极点事件最为著名,斯科特比阿蒙森晚了三十几天到达南极点,由于斯科特的后勤保障问题,最终导致包括斯科特在内的五名探险队员丧生。

如果谈探险的话,有一位传奇人物,挪威人阿蒙森,我认为他是人类探险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在公开报道中,阿蒙森是第一位到达南极,同时也是第一位到达北极的探险家。而且北极的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也是由他打通的,尽管只在世55年,但其在世界探险史上的成就,几乎无人可以超越。阿蒙森的离世和他的一生一样具有传奇色彩,在营救意大利探险家诺比尔的途中失踪。

这位诺比尔与阿蒙森一样,也是一位在当时传奇的探险家,早年的诺比尔对科技的追求如痴如醉,只要出现任何的新技术,总要尝试用在他的探险事业中,20世纪早期,诺比尔是意大利空军著名的飞行英雄,退役后,诺比尔开始驾驶飞艇进行他的探险事业,在一次驾驶飞艇寻找北极点的探险中,飞艇发生故障坠向地面,就在飞艇底部撞击地面的时候,剧烈的撞击将十名队员甩出了飞艇,重重摔在冰面上,其中一人当场身亡,其余九人负伤,情况异常紧急。就在艇上队员准备展开营救时,飞艇由于减轻了十个人的重量,转而开始爬升,重新升空。我们都知道,飞艇不是热气球,可以随时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热气进行升降操控,飞艇中毕竟是固定的氢气,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队员们很难重新控制飞艇。失控的飞艇带着艇中的六名探险队员消失在了南极上空,再也没有回来。

所幸的是,在飞艇爬升的那一刻,一名队员将艇中的发报机丢下了飞艇,也正是由于这台仅存的发报机,落在地面的九名队员才与外界取得了联系。随后为了营救这九位探险队员,出现了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跨国极地救援,包括挪威在内,苏联,冰岛等国家都相继派出了救援队。最终一位瑞典驾驶员驾驶着水上飞机发现了幸存者,随即降落展开营救。但无奈的是,这架小型水上飞机,仅能携带一人起飞,诺比尔坚持要求带重伤员先走,可驾驶员接到命令,务必先将诺比尔接走。争执再三,诺比尔只能同意先行离去。

水上飞机在接回诺比尔后立即返回救援剩下的几位幸存者,可天有不测风云,飞机在返回救援的途中坠毁,驾驶员受伤。救援指挥部只能再次组织力量进行救援,这批救援队中,就有阿蒙森。随着第二次救援的展开,包括受伤飞行员在内的九名幸存者终于获救,可这时,阿蒙森却失踪了,人们一直未能找到他的遗骸,多年后,有人发现了阿蒙森驾驶的水上飞机的一只划艇,这只仅存的划艇一直保留在阿蒙森纪念馆中,纪念这位卓越探险家辉煌的一生。此外,诺比尔在这次灾难后,受到墨索里尼的惩罚,一怒之下,去了苏联。二战以后,诺比尔回到意大利,转而从政。

从阿蒙森北极遇险的事来看,至少说明了北极探险的危险性是很大的,然而阿蒙森也到过南极,在南极就不曾遇到这般危险。两极探险遇险差异的背后,我认为是围绕南北极的地缘政治争夺的大不同,当然,这里说的南极地区,严格来说,应该叫做亚极地或次极地,因为真正的南极大陆就一般的居民而言至今为止还是无人区,虽然有了南极公约,但是历史上阿根廷,智利,英国对次极地如福克兰群岛,巴塔哥尼亚,南乔治亚岛仍然提出了领土要求。

对南极半岛的利益争夺,主要围绕阿根廷与英国争夺次极地三岛(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以及阿根廷与智利争夺南巴塔哥尼亚,麦哲伦海峡,火地岛的控制权而展开。坦白地说,如果不是因为南极半岛的地缘利益,阿根廷和智利两国在文明上并无冲突,是不会有如此激烈的对抗的。因为两国同样属于殖民地国家,同样是西班牙后裔,宗教信仰上更无差异,而且两国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智利独立英雄奥希金斯与阿根廷独立英雄圣马丁互为战友,相互支持。

但在拉丁美洲的政治中,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各个国家之间的积怨很深,智利和阿根廷的矛盾最为典型,大家都知道,领土面积上智利和阿根廷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他们的国际边界线长达约5300公里,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国境线。阿根廷在五月革命时称为南方联合省,后来改名拉普拉塔联合省,再往后联合省中一部分省份分离出去,剩余的十四个省便是现在的阿根廷。

那个时候阿根廷与智利就存在非常明显的边界——以安第斯山的分水岭为界。简单的说,安第斯山脉的水流,流向大西洋的,属于阿根廷的领土,流向太平洋的属于智利。但是安第斯山南边距离乌斯怀亚几百公里处,山脊逐渐呈现断裂和低矮的趋势,水流的走向非常模糊,尤其是我们去过的莫雷诺冰川,往往会阻断正常的水流,形成堰塞湖导致倒流。再加上智利和阿根廷建国时都偏北,他们的南边被印第安人中最原始好战的马普切人控制。这些被印第安人控制的区域成为智利与阿根廷扩展疆土的竞争地。

其中智利的扩张远远快于阿根廷,领土很快延伸至南美大陆的最南端,包括乌斯怀亚对岸的几个智利岛屿以及因合恩角得名的合恩岛,此外包括整个麦哲伦海峡所有的航段都在智利的控制之下。所以当安第斯山到了这里,便很难分清分水岭在何处了。

围绕这个争端地区,两个国家在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关系一度很紧张,多次发生边境冲突。在将近两个世纪的冲突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两国都是民主政府时,冲突较为缓和,当两国有一国是专制政府或两国都是军政府时,便会剑拔弩张,边境地区火药味十足。正是这一原因,导致后来发生了多次诸如沙漠戏狐,冰原之战等军事冲突,并且在阿根廷与英国的马岛战争中,智利也站在了英国一边。就在马岛战争之前,阿根廷已经公开宣称“智利应该知道我们想做什么”。意思是,在马岛问题解决之后,下一个就解决智利问题。

大家都知道,阿根廷在巴塔哥尼亚的争端中是后来者,因为智利在对马普切人的战争中,是走在前头的,很快推进到了南美洲的最南端。但是阿根廷在胡安·庇隆执政以后,建立的政体是类似纳粹的政体,无论是胡安·庇隆还是后来的新政府,都很崇拜希特勒,这也就导致不少纳粹战犯逃往阿根廷。

二十世纪中期的阿根廷被认为是南美洲的一个准军国主义国家,这是阿根廷一个世纪以来最为黑暗的一个时期。为了争夺领土,阿根廷军政府扩军备战很厉害,装备了南美唯一的两艘航空母舰之一,海军力量也比智利强得多,此后加尔铁里执政,爆发了英阿马岛战争,战争失败后,加尔铁里下台。

在之后不久,智利也出现了皮诺切特军政府的垮台,当这两国的军政府都垮台以后,智利和阿根廷的矛盾开始缓和,随后智利转而支持阿根廷对所谓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阿根廷也表示愿意放弃麦哲伦海峡等地的控制权。在此进程中,莫雷诺冰川的发现者莫雷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以和平方式解决了安第斯山南路分水岭的领土划分问题,成为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最终在1984年,两国签订了永久的和平友好协议。

针对智利和阿根廷争端的问题,以及拉丁美洲历史上发生的军政府之间的国际冲突,比如智利和玻利维亚的战争,厄瓜多尔和秘鲁争夺亚马逊河上游的战争。很多学者将其视为民主和平论的有利实证,认为在两个民主国家之间,因地缘政治问题发生冲突的概率要远远低于一个民主国家和一个专制国家之间,或者两个专制国家之间。

同样,英国和阿根廷的地缘政治也是如此,所谓亚极地地区的外三岛,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桑维吉群岛,严格说来,只有福克兰群岛有少量的土著居住,但是后来,在这几个岛屿居住的人,基本是英语国家的人。阿根廷以前并没有控制过这些地方,却在无人居住的南桑维吉群岛和南乔治亚岛上不间断的设置过科考站,在二战期间成为了英国的军事基地。

战后非殖民化过程中,以国际惯例投票表决归属,因为这些居民都是英国人的后裔,所以这些岛屿的居民不仅反对独立,更反对归属阿根廷。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阿根廷是军人执政,这个年代在阿根廷历史上非常有名,胡安·庇隆时代以前的十年被称为臭名昭著的十年,这段时间的军政府非常腐败非常不得民心,对外非常强硬,开始对外三岛提出诉求,但是这时提出的诉求也就是做做样子,并没有当真。

后来到了1982年加尔铁里时期,情况就有了不同,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英国海军的实力大为缩减,大家知道二战时期的英国是个海军强国,但是到了战后的几十年,基本是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集体安全体系负责防卫,几乎不再投入更多的军事建设,到了八十年代,整个皇家海军只有一艘可供鹞式战斗机起降的小型航母。远程海军基本上没有。

另外一边,加尔铁里政府,是我们当代研究转型政治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他执政期间,腐败和屠杀都频发,国内的经济一塌糊涂,很不得人心,所以为了转移矛盾,对外就开始穷兵黩武,搞突然袭击。(下文马岛战争简述,摘选网络资料)

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达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增长却只有19.2%;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加尔铁里在面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上,选择经由通过自认为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缓解国内危机。于是阿根廷执政当局以巧妙的暗示表达占领马岛的意图,并且造成联合国的压力。不确定英国是否漏过还是忽略了这一警告,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包括外交上。

1982年4月2日,加尔铁里总统下令出兵占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英国最初对阿根廷的进攻感到吃惊,但迅速地以外交方式回应给予阿根廷压力。

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逐渐转变为英国与阿根廷在远离本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进行的短期局部战争,长达七十四天的马岛战争共计死亡255名英军、649名阿军、三名福克兰居民。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击沉,皇家海军谢菲尔德导弹巡洋舰被阿根廷路基空军的超军旗战斗机击沉。

在一番激烈和艰苦的争夺后,英军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但是阿根廷仍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战争对双方的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阿根廷的战败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最后导致军政府倒台。对于英国来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横扫全国,加强了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的权威,同时帮助英国保守党赢得了1983年的普选。这场战争在英国──阿根廷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并成为不少书籍、电影和歌曲的题材。

在加尔铁里政府垮台后,不仅英国和阿根廷的关系发生了转折,连智利与阿根廷的关系也产生了变化,此后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逐渐确立了对南极公益使用和跨国永续使用的措施,要求所有国家都不得在南极占有领土,虽然英国,智利,阿根廷三国都在《南极公约》上签了字,而且都曾经是该公约的发起国,但三个国家都不曾明确表示放弃南极半岛的领土诉求,却也不再提出此类要求。

此后,南极进入了一个和平利用的时代,主要表现为各国在南极开始建立科学考察站,在冷战时期,建立科考站同样带着一定的政治色彩,冷战时期建站最多的,就是美国和苏联,当时两国等于是在竞赛,比如美国在南极点上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此后不久,苏联在肉眼可见的距离内同样建立了一个极点站,但是苏联站的维持条件要比美国站艰难许多。

冷战后,俄罗斯同样在南极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尽管如此,冷战时期不顾一切竞争的势头彻底消失了。自从1982年我国在南极建设了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以来,陆陆续续增加建设了昆仑站,中山站等。虽然我们在南极建站较晚,但在某一些领域,我们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比如昆仑站的站点,位于南极冰盖最厚处,也是所有南极科考站中,海拔最高的站点,我们希望人类在南极的考察活动能够继续保持和平,克制的方式,因为南极是我们地球仅存的自然宝库之一。


进入 秦晖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南极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967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秦川雁塔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