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在世界的变局中思考中国发展的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490 次 更新时间:2019-02-14 21:56

进入专题: 中美贸易战  

孙立平 (进入专栏)  


【本文为作者在2018年12月11日在一个论坛上的演讲。发表时作者做了个别字句的修改】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这个盛会,按照道理来说,我也是经观的最早的作者。经观一创办,我就在经观写专栏,所以今天不但高兴,还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今天想利用这个时间来谈一个问题,就是在世界的变局当中来思考中国发展问题。


2018年好像到来还没有多长时间,就匆匆忙忙过去了,但是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有相当一部分都和我们中国有关。


前段时间有一个机构找我,说能不能为2018年和2019年想出几个关键词?2018年,我想到的叫出乎意料。就是说这一年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有相当一部分都出乎我们原来的意料:有的是在范围上的出乎意料,就是原来根本没有想到;有的是在程度上出乎意料,原来没有想到有这么强的程度。这些事情,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所处的发展的这个环境。所以,今天我主要是想从变化的环境当中,来谈谈中国发展的问题。


世界在发生什么?


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现在人们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贸易战的问题上,贸易战就成为一个越来越宽泛的话题,很多相关的东西都被纳入这个概念中讨论。但是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是有一个误区,所以我想首先要强调的是,现在世界上可能发生的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两件事情。把这两件事情分开,对于我们认识当前的一些问题非常重要。


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曾写了一篇文章,叫《特朗普四面出击意味着什么?》。因为这一段时间,特朗普可以说是四面出击,四面树敌,和中国打的不可开交的同时,对于盟友也是一点不客气痛下杀手。对于谙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中国人来说,就会觉得他至少是从策略上也是不明智的。


在这样一个现象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它实际上意味着世界上正在发生两件事情,而不是一件事情:一件就是贸易摩擦、贸易争端、贸易战的过程;第二个就是我原来把它叫做“冷战”或者是“准冷战”的过程。对于这个词,我一直不太满意,我刚才又想了想,可能叫中美对峙的过程要更好一些。但是这个词是不是很准确,也很难说。前一段基辛格到中国来,他也说现在想不出一个确切的词来称呼将来中美之间的关系。不管怎么说,我们得意识到,现在世界上发生的是这两件事情。


这两件事情,有的时候确实是连在一起的,但是要看到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如果我们看不到前一个过程,就是贸易摩擦、贸易冲突、贸易战的过程,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在和中国打的不可开交的同时,对于他的盟友也一点不客气。但是如果看不到第二个过程,就很难理解他为什么和他的盟友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要一回过神来面对中国的时候,人家就是相当坚固的联盟。


所以,把这两个过程区分开,非常重要。如果对于这两个过程不能够加以区分,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误解和误导。比如说,原来曾经有人提出,是不是要联欧抗美,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联日抗美?我觉得这样的一些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把这两个过程区别开。而且区分这两个过程,对于当前形势的演变,我们也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这一段时间,有很多朋友,尤其是企业界的朋友,经常在问贸易战什么时候会结束?但是实际上,他问的不仅仅是贸易战的问题,他问的实际上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或者是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因为这个是和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把这两个过程区分开,这个问题就非常的难回答。如果把这两个过程区分开,可能事情就会明朗一些。


贸易摩擦、贸易冲突、贸易战,可能是一个打打停停、有起有伏的过程。也说不定就在中间找到一个机会,这个贸易战大体上就差不多了。这个可能性也不能够排除。但是另外的一个过程,就是现在这种中美对峙的过程,将会是旷日持久。那些想问贸易战什么时候会结束的人,他内心是暗含着这样的假设,贸易战结束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回到原来那个时候,至少回到几年前的时候。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两个过程区分开,你就会明白,历史已经回不去了。


即使贸易战会结束,但是还有另外的一个过程在持续,历史已经回不去了。所以我想在当前的情况下,把这两者区分开,是非常重要的。要明确现在世界上正在发生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虽然有时候交织在一起,但是它们是相对的独立的。它们最后演变的结果,可能也是不一样的。


这对中国发展意味着什么?


第二个问题,这两件事情,特别是第二件事情,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如何看待现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介绍一下其他学者提出的框架和思路。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就写了一句话,这句话可能当时谁也没有看懂,我也没有想让任何人看懂,我想把这句话放到这里。这句话是什么呢?我说历史提前了。什么意思呢?就是由于种种的原因,特别是最近这两年的时间,这一通折腾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是什么呢?美国早觉醒了十年。


各位可以想,如果中国就按照原来的韬光养晦的这样一种思路发展下去,到10年后,美国拿中国可能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这十年当然是虚了一点说的。但是最近这几年的一系列的事情,至少是让美国早觉醒了十年。这样一个觉醒,意味着中美由一种过去的战略伙伴关系,变成战略对手。


大家都知道,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头号的大国,无论是谁当选总统,就任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得给这个国家重新进行定位,而这个定位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谁是我的对手。我觉得特朗普上台执政之后也是这样的。


但是特朗普执政之后,我觉得他在一段时间里,好像多少还是有一点犹豫,这个问题怎么定位?他脑子里可能当时有几个影子,比如说穆斯林恐怖主义,俄罗斯、中国。俄罗斯原来应该是排在中国前面的,美国的核武器主要对的也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除了这些块头比较大的,还有小的一些像伊朗、叙利亚、朝鲜等等。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觉得他已经明确了。在去年年底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报告,第一份国家安全报告,把中国列为了最主要的对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早觉醒了十年。就在当时我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好像没有多少时间,美国又发表了一个军事安全报告。这份报告明确提出了一个词,叫窗口期。这个报告说的很明确,窗口期就是十年,他说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再发展十年,美国在军事上可能拿中国没有什么办法了。这里请注意两点,一个是窗口期,一个是窗口期是十年。


所以我想在过去这一年的时间里,可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中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意味着什么?就是由原来的那样一种战略伙伴的关系变成一种对质的对手,我觉得这就是过去这一年的时间在中美关系上所发生的重要的变化。


所以有人把这个叫作一种新的“冷战”,或者是“准冷战”。在我们找不到更确切的词时,我觉得这对于我们理解这种关系的变化还是有帮助的。美国早觉醒了十年,意味着什么呢?中国发展的这种国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刚才我讲的第二个过程,可能会旷日持久。


在这个过程变化当中,我们如果立足于中国的发展,立足于这种变化了的国际环境,特别要注意堤防三个陷阱。


首先,就是军备竞赛的陷阱。我们都知道,如果是冷战或者是准冷战,或者对质,在这样一种状态,它意味着什么?就是仅次于全面对抗那样的对立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军备的竞赛有可能是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军备的竞赛对于中国来说要特别提防的。大家知道在美国和苏联冷战期间,美国经济上把苏联拖垮,军备竞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个时候苏联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大约美国的60%,那也就是说进行这种军备竞赛就是拿出同样的钱,占这两个国家各自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军备竞赛是非常需要钱的,一架B2轰炸机,除了研制的费用不算,光制造的费用20亿美元。前一段时间特朗普提出成立太空军,这和星球大战比较相近了,还要注意到最近美国退出美国和俄国的中导条约。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导致军备竞赛升级,而中国现在经济的总量大体上也是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六十几,所以如果陷入这个陷阱,把大量的资源用到这上面来,对于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利。


第二个陷阱就是自力更生的陷阱。前面说世界上在发生两件事情,前一件事情是贸易摩擦、贸易争端、贸易战的过程,它最主要的主题可能是逆差的问题。但是在没有发生直接冲突的对质当中,将来这个主题可能会转化到技术、市场、投资、产业链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上。从最近这一段时间的事态的发展来看,技术的限制和封锁有可能是将来避免不了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一种很浪漫的说法,说你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我们什么都有了,甚至有人说我们正好可以就这个迎来一个自力更生的春天。自力更生我们一定得有一种理性的态度,自力更生不是完全不能搞,有的时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人家不给你,你当然得自力更生。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力更生这个过程只能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它要浪费无数的资源和时间,要走无数的弯路。就像我们下班回家做饭,你的肉市场买的,菜是市场买的,米是市场买的,油是市场买的,你一会儿就做完了,但是所有的这些东西你都买不着,要靠自力更生,我们现养猪、现榨油、现种菜、现种粮食,所以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的话,最后也能搞成,而且你搞成之后也会觉得很自豪,但是你得知道这是浪费了无数的时间和资源,走了很多的弯路。所以对于自力更生,我觉得要有一种理性的现实的态度。


第三个陷阱就是选择性陷阱。当一种严重的对立、对质发生的时候,双方都很容易走极端。你说好的我说不好,你说可以这样做的我不这样做,都很容易情绪化走极端。情绪化走极端的结果是什么?缩小了自己选择的范围。我们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各位可以想,这40多年中国的发展哪来的?我们的路越走越宽和选择范围的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原来很多不能做的我们能做了,原来很情绪化的地方,我们可以平心静气的来权衡了。改革开放,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是扩大了我们选择的范围。这是过去40年中国的发展给我们的一个有益的启示。但是如果重新陷入一种冷战、准冷战或者对质的状态,必然会导致选择的范围的缩小。所以这个又是我们一个不得不防的陷阱。


如何来思考中国发展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想来谈谈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思考中国发展的问题?今年7月份,我连着做了两个音频,第一个音频讲中国会不会进入“艰难十年”,第二个音频是讲如果进入艰难十年,我们思维方式需要发生一种什么样的变化?我着重讲的是要从扩张性的思维转变成收缩性的思维。


“艰难十年”应当说是一个虚数,就是一段时间而已,也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总而言之可能要进入一个比较艰难的时间。所以像人民日报也在讲,共克时艰,要过苦日子,我想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大家想日本当时在美日贸易战的背景下出现了所谓失去的20年或者是30年,这实际的情况跟人们印象当中的还是有差别的。但是我们要思考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的变化下,我们会不会进入比较艰难的一段时间?这个艰难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确实发展的环境在变差,但是另一方面,其实还是有很大的腾挪的空间。


因为中国毕竟是这样的一个大国,体量这么大,内部的差异和互补性很大。而且在过去40年的发展当中,你可以看到无论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地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存在着一系列的短版,这个短版可以说都是潜力,都是空间。说到未来的潜力和空间,我特别要想强调一点,这也是我最近这几年经常在讲的,过去二十年的以房子为中心的阶段基本上过去了。虽然这20年房地产走过来,造成了种种的问题,但是这20年当中,至少城镇居民的住房的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


按照逻辑来说,应当进入下一个阶段了。这下一个阶段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把它说清楚,但是我想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老百姓想活的好一点,想提升点生活品质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释放出巨大的新的需求。这个新的需求是什么?就是中国经济未来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其实按照逻辑来说,最近这些年,虽然我们有种种的问题,但是未来其实应当有一个不错的前景,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发展的空间。现在的问题是新的情况、新的变数,尤其是国际形势在发生着这样的变化。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国际形势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自己如何选择?这非常重要。当中当然是涉及到很多的问题,从大的思路来说,我们至少是要做一些调整。这个调整,我想最主要涉及到是这样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发展的目标的问题。我们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进人们的福祉,还是为了和谁一争高低?我觉得需要把发展的目标更明确的定在增进人们的福祉上。中国老百姓能够生活的更好一点,生活可以不断地改善;城乡的差距,贫富的差距能够不断地缩小,农村当中没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城市和农村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如果在民生的问题上,我们能够不断地进步,我觉得这个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的目标。特别是在现在的情况之下,要把有限的资源,把改革开放40年内积累的这一点家底用在这个上面。


第二个是方向。在2015年时,我曾经有一篇文章,关于形成对于未来明确稳定的预期。我讲了三个东西:第一个是国家的方向感;第二个就是经营的方向感;第三个就是老百姓的希望感。我说了一下,要把这三个东西保住。那么,现在特别要提出这个方向感,要更加明确法制基础上市场经济的方向。在最近这几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是感到一种困惑迷茫,为什么呢?和这个方向不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方向,特别是体制的方向应该强调一下真正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


第三个是战略。我当时想了三个字,缓、微、实。缓,对于发展来说,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平常心。中国历史上出现大的问题的都和这急有关系,要有一种平常心对待发展的问题。第二个微,就是微小的“微”,目标也好,举措也好,得具体化,特别是老百姓得有感觉,不可以过多地笼统,大的口号,大的目标。第三个就是实,主要是针对什么呢?前一段时间我特别在讲要防止这个社会在口号的泡沫上运转,上面提一个口号,下面就是开会标语,然后热热闹闹,最后再看一下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是完了,就是实现了。然后,接着就是第二个口号,第二个口号接着是什么呢?又是这一套,然后,这个是第二个又实现了,又提第三个,结果呢?真正那个东西是一点都是没有变。


第四个是动力,要形成下一步发展真正的动力。那么这个动力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企业的动力,第二个就是民众的动力。企业的动力涉及到就是投资和创新,民众的动力最重要的就是消费。而在这个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在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论坛上面在讲,现在民营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不是特殊的扶持,而是正常的社会环境。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种真正基于法制的正常的社会环境,这个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个是保障。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内部和外部,都要有一个最基本的保障。那么,对内应当以公平正义来化解社会矛盾,对外要重建一种和平合作的国际环境。这个也就是说,在发展的一些大的思路上可能需要有一些重要的调整那么。总体来说,未来的这一段时间可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是很乐观,但是,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还是巨大的。那么,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前景呢?概括一点说一下,就是取决于两个,第一个是国内,可以不可以在民间造就新的动力?第二个,在国际上重建和平和合作的国际环境。我想了一下,这两个是我们思考中国发展问题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进入 孙立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美贸易战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07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孙立平课堂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