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我所了解的美国阿米希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73 次 更新时间:2019-01-11 11:04

进入专题: 阿米希人   少数族群  

伍国 (进入专栏)  


在美国东北和中西部生活着一种坚守信仰,拒绝现代文明的阿米希(Amish)人。他们来源于瑞士,说瑞士德语和英语,带着传统的帽子,穿土布衣服,男的留大胡子,戴礼帽,女性戴一种白色帽子,驾着独有的马车(buggy),被认为不使用现代技术,孩子只读书到八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毕业),因为他们认为现代教育会破坏他们的信仰,而且并不能提供他们最看重的传统工艺技能。

据2017年的估计,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阿米希人人口总数约为318,390人。我所居住的宾夕法尼亚拥有五十三个阿米希人定居点(settlement),为全美国最多。

美国人曾经总结了阿米希人的五个特点:他们是基督新教徒,但并不相信人可以单纯因信得救;他们的日常生活脱离主流社会以避免被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罪恶所污染;他们主张绝对的政教分离,拒绝服兵役,拒绝缴纳和领取社会安全税;和一般基督徒不同,他们不向他人传播基督教福音;他们内部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由于一些信仰和美国法律抵触,美国最高法院在1961年裁定阿米希人可以不缴纳美国公民必须缴纳的社会安全税。

按照美国的少数族群理论和政策,“阿米希人”不是一个特定的政治身份,而是一个有独特的生活方式的亚文化群体。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受到保护和尊重,当和现行法律冲突的时候,法律会做出灵活的调整,上述这种免征税调整就是一例,但这是基于个案处理,而非整齐划一的“少数民族政策。” 阿米希人的政治参与并不体现在代议机构中有给他们保留的席位—美国的少数民族都没有这种人为设定的政治代表—而是体现在普遍的公民权利上,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投票权。网上曾经传闻阿米希人异常积极地参与了2017年的总统大选投票。

由于拒绝现代技术,阿米希人不开车,而是驾着马车和汽车一起在乡村公路上并行。美国法律规定阿米希聚居区道路共享,并且立有标志,让阿米希人的马车有平等的道路使用权。在实际中,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只有两车道的乡村开车的时候,阿米希人的马车在你前面得得得得,挡住你,而你需要调整车速和心态,把汽车开成马车的速度,跟在他们后面。也许心急的人会超过他们,但我觉得这不太礼貌,一般会跟在他们后面直到他们转弯进入小路。

有一次,我开车跟着前面的阿米希家庭的马车慢悠悠地走,听着得得的马蹄声,看几个孩子站在马车上朝后看,而且好奇地看着我们一家,装束好像是电影里出来的中世纪儿童。我朝他们挥手,他们也兴奋又羞涩地挥手致意,简直萌死了。那种感觉可能就像八十年代中国小村庄的孩子,看见经过村边的火车一样。

阿米希人的家具很有名,因为他们的传统工艺相当过硬。如果你去过美国普通的,哪怕比较高档的家具店,再去阿米希的家具店看看,触摸一下,即使是外行也能感觉到明显的区别。有人说阿米希家具有收藏价值,大概是真的。实在忍不住买过几件后,有一次决定找阿米希人定做一个长桌子。一个美国朋友提供了一个号码。但是,阿米希人是不接电话的。电话只能打到一个普通美国人家里,他大概是这个阿米希工匠的邻居,或者是房东也不太清楚。

然后工匠来了,因为不开车,是邻居开车送来的,他会支付邻居接送费用。也就是说,如果你决定雇阿米希人做事,要不自己开车接他们,要不就准备好别人会接送他们。能感觉出这名工匠态度诚恳,心地单纯,但也并非没有商业头脑——他和我们签订合同后,又把活转包给村里其他村民,最后由他总成。把长桌油漆,送来,安好,这些是他负责。

阿米希人拒绝现代技术,但不拒绝经商,似乎并不认为金钱会腐蚀他们的信仰(当然,和现代机械电器之类相比,商业可算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他们开家具店,食品店,还搞乡村旅游,农家客栈,而且价格都定得毫不谦虚,偶尔也会搞促销。在美国的日常商业活动中,电脑和信用卡支付总是逃不过的,顾客不可能都抱着现金来数钱,所以他们的商店里也一样操作电脑,一样可以刷卡。在医院里偶尔也会看到阿米希人带着孩子来看病。在这样的时候,再顽强的传统大概也要向现代技术妥协了。

在民间层面,身边的一般美国人,特别是教育程度不高的草根层,有时候对和自己显得不同的阿米希人是不友善的,至少没有外界的那种神秘感。一个美国朋友挖苦他们说,什么不用现代技术,他用你的!他抱怨的是阿米希人有时会不得已借用一般美国人的电话和冰箱。人终究是要过日子的,夏天食品容易坏毕竟不是一件好事。阿米希人要坚守信仰,又要过世俗的日子,不能买来用,但又的确需要,大概也只能这样妥协了,就像不能开车,但为了挣钱,不能不坐车的木匠一样。

有没有人无法忍受这种生活方式?我问。美国朋友说,也有跑出去的,但这种人会被集体排斥:they will be shunned. 如此一来,有反叛性的阿米希人是会承受压力的。的确,所有传统社会都有想逃离的人,也都有想控制他人,维持传统的人。不可能人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同某种理念,可能有时只是遵从惯性,或者无可奈何地顺从而已。

美国的漫画也常常有关于阿米希人的内容,有的是恶意讽刺的,比如一架阿米希人的马车正在开向悬崖,车身上印着子虚乌有的“阿米希航空公司”。有的则是借阿米希人来自嘲。比如,在有一幅漫画上,阿米希人驾着象征环保的马车,取笑汽车没有了油的人“还生活在过去”。

我参观过一个阿米希人学校,和校长和几个文科老师一起在食堂吃过一顿饭。在这里我发现,美国人中间关于阿米希人只读书到八年级的观念也是不尽准确的,因为这所学校不仅有高中,还有大学部,也有关于世界各国知识的课程。其中一位一起进餐的老师竟然还向我问起中国南海九段线的问题。当然,这部分学生,以及开办和管理这所学校的人,在正统的,原教旨主义的阿米希人眼里,已经是离经叛道的。

是更开放,还是坚持绝对的原教旨主义?这种“路线斗争”在他们的社群里也存在。最原教旨的教堂是说德语的,比较开放的新式教堂是说英语的,而且欢迎外人参观。当然,他们内部如何改革,如何进行教育,是有充分的自由的。总之,他们内部并非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静止,也不乏变革的愿望甚或逃离的努力。作为外人,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们的生活想象成世外桃源,最好是保持善意,尊重他们的所有选择。

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市的一座博物馆里,有一个关于印第安人的常设展览,这里的文字介绍中明确提出了对脱离主流社会的少数族群的前途的思考:同化,坚守,或者消亡,并暗示何去何从,请自行选择。这种既不刻意同化,也不刻意拯救的态度,大概也代表了当今美国主流社会对待少数族群的普遍观念。


进入 伍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阿米希人   少数族群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48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人Scholar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