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出好书的“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75 次 更新时间:2018-08-20 00:05

进入专题: 陈翠玲  

陈平原 (进入专栏)  

所谓出好书的“命”,既指向读书人传承文化的使命,也包含特定时代知识者的命运。对于出版人来说,出好书当然很重要;而对于写作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运气并不总在你这一边,那种出版人与写作者相互欣赏相互支撑的绝佳场景,可遇而不可求。

十年前,因缘凑合,我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每年一半时间在港,因而有机会深度介入香港的出版事业。相对于内地出版社因有教材等政策性保护,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作为中资企业的香港三联书店等,其实经营压力很大。这点,如果不是就近观察,很难切身体会。可即便如此,港三联等出版社仍不以赚钱为唯一目的,还极力追求“出好书”,以期不辱使命,那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理解他们的困境,也敬佩他们的意志,若有可能,我当然愿意共襄盛举。机会马上来了。到港不久,香港三联总编陈翠玲便约我吃饭。一半是北京三联的老朋友牵线搭桥,一半因陈翠玲的丈夫与我弟弟是香港新华社的同事,聊起天来,都是朋友的朋友,很容易沟通。记得是2008年4月的某一天,陈翠玲在港岛中环的鏞记请吃饭,看她笨手笨脚点菜的样子,说实话,我对她的业务能力不无担心。不过,听她开口谈香港书业的现状,以及自家的出版理想,又觉得她很精明能干。事后证明,点菜与做书是两回事,没有一丁点关系。当时,我显然被她的热情感染,初次见面,便掏心掏肺,帮人家出主意。到了饭后喝咖啡,我除了答应提供书稿,还自告奋勇,为其主编“三联人文书系”。

三天后见面,我已拿出第一批邀稿名单以及丛书总序、编辑体例,陈翠玲则准备好了合约的样本。接下来,从组稿到编辑到校对到装帧设计,马不停蹄,那年十月,第一辑十种一经推出,便大获好评。复旦大学出版社甚至整套引进,发行简体字版。

在丛书的出版座谈会上,陈翠玲列举我们之间的电子邮件,看如何步步为营,互相催逼,方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尤其提到我对丛书封面的整体设计如何苛刻,一步也不退让,甚至跑到深圳天安数码城他们的工作室督战,几次推翻重来。美编殚精竭虑,确实有点烦,可最后结果大家都很满意。结论是,这是她出版生涯中最紧张、也最高效的一次合作。

同样对书籍有感情,对出版有信仰,且都喜欢直来直去,做事干脆利落,我和陈翠玲的合作很愉快。必须承认,正是她的风风火火,带动了我介入香港出版及文化事业的热情。

香港的出版市场很小,腾挪趋避的空间也有限,我深知港三联出这样叫好不叫座的学术书,必亏无疑。因此,当她告知我联合出版集团希望她离开三联创办中和出版社时,我以为我们的丛书就此歇菜。没想到,她的继任者侯明,也对这套书寄予厚望,说赔钱也要出,且一切萧规曹随。我不能滥用朋友的信任,得体谅人家的困难,于是有意放慢节奏,一年两三本,细水长流。我的想法是,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目前这套精致的小丛书,已推出及定下来的书稿有三十多种,作者涵盖两岸三地。当然也有遗憾,主要是版权问题,导致若干重要学者的书稿没能拿到。

除了编书,该说说我自己的书稿,这方面的故事同样精彩。4月见面,5月我写前言,2008年10月,印制精美的《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已经上市。我至今仍记得该书的责编姚沙沙,那是位很有经验的编辑,可惜太早离开了职场。当初她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马上推出简体字版,给繁体版留两三年的销售时间。我信守诺言,且越拖越久,增订版篇幅扩大一倍,近期才由北京三联推出。

知道我对大学史感兴趣,陈翠玲怂恿我挑选若干针对性强的文章,编成《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交给香港三联书店刊行。2009年5月该书面世,陈总突发奇想,给香港八所公立大学的校长各寄一册,说是让这些理工科出身的大专家,对中国大学的传统和精神有更多的了解。日后在若干场合,与几位校长见面,人家还主动提及此事。

我以北大及港中大合聘教授的身份,在港工作七年。两边的大学都有深度介入,相互对读,更能理解双方的利弊。有感于这个经验很难得,我为北京的《新京报》以及香港的《明报》撰写专栏文章。2014年的4月与6月,专栏文章结集的《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由香港三联及北京三联分别刊行。这回港版的主推手,改为继任港三联总编的侯明。

作为前后任,陈、侯二人相处十分融洽,且经常互相表扬,这很难得。我的书适合中和的,交给陈翠玲(如《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图像晚清》);若适合三联,则由侯明负责(如《学问、思想与情怀——当代中国的“人文学”》《阅读日本》)。作为作者,碰到这样胸襟开阔、且更多地为作者着想的出版人,实在幸福。

作为回报,我也很想为香港的出版业做点贡献。可惜的是,能力有限,只能尽力帮助港三联筹划。2013年11月9日召开“现代学术与现代出版”座谈会,上午我主持第一场,下午在“三联人文书系的出版缘起与走向”单元做专题发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三联书店创办六十周年,陈翠玲请专业摄影师,让我在书店里做读书科,拍照制作成宣传广告。我第一次被挂在橱窗里,迎接八方来客,因此,特别珍惜此海报。

我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关系,大多局限于老牌的三联书店与新兴的中和出版社。具体到人,则是前后任香港三联总编陈翠玲和侯明。至于其他各位,未有深交,不好谬托知己。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进入 陈平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陈翠玲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17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