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余:你读懂了北大校长的“焦虑”和“质疑”的意思了吗?
阮思余
北大校长林建华昨天针对其读错了字而发了一封公开道歉信。有意思的是,林校长在道歉信的最后一段关于“质疑”的文字又引来了新的“质疑”。林校长的道歉信的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正是这一段文字,让林校长再次陷入舆论“质疑”的漩涡。于是各路写手们、大小方家、纷纷对林校长继续“质疑”和批判。可是,我发现一个蛮有趣的问题,人们往往喜欢“望文生义”,然后立马质疑,不会回到其之前的致辞原文本身去理解他所说的意思。那其在致辞中关于“焦虑”、“质疑”到底是何意思,人们往往不太关心。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任何背景和交代,林校长的这一表述确实会引发争议。因为这一表述本身确实容易让人理解成反对质疑。尤其是结合科学精神来理解,就更是“有违常识”:科学需要质疑与批判,正是质疑和批判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可是,事情往往并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是,这一表述背后的真正思想到底是什么?其所谓的质疑和焦虑到底是什么?带着这种疑问,我决心再次回头看看其致辞原文。其在之前的致辞中关于质疑的文字主要体现在下面两段文字:
“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影响触及到了人们的观念和灵魂。历史的沉积与未来挑战、传统观念与新技术、平静的校园与喧嚣的社会,过去的、今天的和未来的,都在校园中相互撞击和博弈;技术至上、功利主义开始蔓延,鱼龙混杂的各类信息削弱了信仰和确信的力量。人们前行的脚步如此之快,已经把自己的观念和灵魂抛在了后面。一些人变得焦躁不安,于是开始质疑新技术、质疑全球化、质疑一切,甚至质疑人类的未来。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哲学家的思辨,更需要所有人共同的行动。这个时代并不缺旁观者,更需要的是责任与担当。不同观点的碰撞、辩论、质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但我们更需要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与确信。共同价值、共同愿景是社会的、也是大学的基石。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与人文精神唤醒人们的良知。引领社会风尚,将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责。”
读完上面文字,我想林校长关于“焦虑”和“质疑”的主要观点还是非常明晰:
一是“我”没有反对和否定质疑的意义吧?上述致辞表明:其并不反对质疑和批判。我想林校长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这一点常识还是有的,亦即,他并没有否定作为科学的基本常识的质疑精神。不过有趣的是,不少人要批判的正是林校长缺乏这一科学的基本常识。这样说,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二是林校长要批判的“焦虑”和“质疑”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其要质疑的是没有思想和价值关怀的“焦虑”和“质疑”,简单“质疑”一切、怀疑一切的“质疑”。当然,类似“质疑”本身就值得质疑。这就难免坠入虚无主义和“怀疑论”的泥淖。其意义本身恐怕值得怀疑。
三是质疑是为了什么?其在致辞中提到,质疑不是目的,质疑之后还需要达成关于某些问题的基本共识和确信。这才是质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指向。质疑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必不可少之举。但是其本身不是目的,质疑的目的是达成共识,寻找认同。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人们在质疑和批判一些观点的时候,最好是搞清楚其观点本身是什么,避免成为思维的懒汉,既不去查看原文,又不去思索其思想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如此批判,既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又是一种不够严谨的做法,更是会误导舆论和思想。尤其是那些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学问家和思想者就更是不应该这么草率地“望文生义”,然后大肆批评和质疑。
因为,如此对于质疑的质疑,会遭来新的质疑。
2018年5月6日星期日早上八点半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