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从山西来,讲了一个关于田埂的故事,当地建设有机农业基地,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把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在一起实现规模化经营;把田埂打掉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聘用当地农民来打工,统一劳动服装,统一上下班时间,统一劳动持续和人力安排,实现管理与生产的所谓标准化;农民既拿地租,又挣工资,实现增收。这是一个完美的农业设计,是各方都可以获得利益的运行模式。但是照此运行了两年,今年又退回到了农户。原因大致四个方面:规模化种植不仅没有获得规模效益,成本和风险反而增加,特别是监督管理成本增加而且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农民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劳动效率和质量降低;农民不满意也没有办法适应这种工厂式的管理;田埂没了,责任意识随之消失,农民认为这是在给老板干活。
一个事情如果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本质,或者只看到一个方面,忽视了更多方面,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田埂到底要不要,要看田埂有哪些作用,只有充分了解了田埂的作用,才能决定其去还是留。为此,我们考察了田埂的功能,大致如下:田埂把耕地变成畦,保持了局部土地平整;有利于灌溉、排水、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田间通风透气采光;农民可以在田埂上行走,便于田间管理;当然,农业科技试验、对照比较,也往往以田埂为界限。很多情况下,可以说没有田埂就没有农业,如稻田、梯田、菜地等尤为如此。更为重要的是田埂是农民责任田的空间界线,它界定着农民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也常常成为农民比较种地好坏的分界线,农谚有“孩子自己的好,庄稼人家的好”,就是农民对农田“恨铁不成钢”心态的表现。正是由于有了田埂,才有了家庭经营,才极大调动起了农民的积极性,才有了农业的快速发展。透过田埂两侧种的密密麻麻的庄稼可以看到农民对土地的珍惜和利用耕地的智慧,所谓见缝插针。
当然,有些地区,有些情况下,田埂的存在会影响机械化操作,甚至使大机械无用武之地。但是为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要消灭田埂,为了实现某个功能而丧失其他更重要的功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引发出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就是本末倒置了。类似的思维在实践中屡见不鲜。本来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却发展成为升学手段;本来鼓励农民进城打工为了家庭幸福,却制造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本来鼓励先富带后富,却出现了贫富悬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田本来是有田埂的,人民公社打掉了田埂,几十年解决不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包产到户,恢复了田埂,农民的积极性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天,农业发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恐怕不是打掉田埂这么简单的事情。
在管理学中,常常把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每个阶段目标完成了,总目标自然就实现了。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总目标或根本目的,致使阶段目标偏离总目标,甚至把阶段目标或把实现目标的手段当成是最终目标。多年前给基层干部讲如何尊重农民意愿问题,一名基层干部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尊重农民的意愿,他不愿意放弃耕地,就会限制土地流转?我反问道,农民地种的很好,为什么要农民流转土地呢?回答说,不流转土地,如何实现农业机械化?我又问,为什么要搞机械化?回答说,没有机械化,怎么实现农业现代化?我进而又问,为什么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的回答是,这是中央的号召。可以看出,这位具有很强执行力的干部,其实不清楚他所做的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农业安全,如果明白这一总目标,就会发现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多元的,就不会机械地照搬某些实现目标的手段,更不会把手段当成目标。也就不会出现为了规模而规模,为了机械化而规模等偏离农业安全这一总目标的各类行为。
(作者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