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臻:柔性扶贫的尝试:“靠山吃山”的另一种思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8 次 更新时间:2018-04-28 16:01

进入专题: 精准扶贫   脱贫  

朱启臻 (进入专栏)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却需要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位于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太平乡寨沙侗寨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00年人均收入仅有900元左右,村落脏乱的程度到了让人望而却步的程度。而如今人均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是什么使得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是政府的扶贫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穿过风雨桥,可看到庄重典雅的侗族牌楼,沿着整齐的街道,一栋栋传统木楼古色古香的民居错落有致,高大气派的鼓楼、现代气息的广场,高耸茂盛楠木古树、古老的水井,家家户户木桌、竹椅摆放整齐有序。


我们访谈了寨沙侗寨的“桃园山庄”(农家乐的名称),“山庄”主人叫夏德群,今年岁53岁,侗族。年轻时曾在建筑工地上做过小工、过抬滑杆,为了养家糊口,起早贪黑,但始终被贫困所困扰。如今,夏德群家的房子由原来的一层房变成了两层楼房,面积由原来的3间,变成了12间,其中有7个标准间,还有厨房、餐厅、活动室。全家5口人,除了2岁的小孙子外,其他四口人都在围绕乡村旅游忙碌。夏德群本人负责采购、讲解、招待客人,老伴儿是专职的厨师。22岁的儿子初中毕业后在温州打过工,开过挖掘机。如今是做饭、炒菜的主力。儿媳妇不仅帮助做家务,还是宅子里演出队的重要演员,为客人表演唱歌、民族舞蹈,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加旅游文化内容,每月收入1500多元。目前,夏德群一家的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他说,在村里他是中等收入,一家人忙碌而快乐,其乐融融,衣食无忧,已经很满意了。


他表示,这一切变化得益于政府的扶贫政策,政府不仅改善了寨子的基础设施,实行了垃圾分类和统一收集,安装了上下水管道,成立了旅游公司,还有演出队,培训家家户户发展农家乐。这得益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得益于转变了“靠山吃山”思路。


夏德群介绍说,过去靠山吃山,主要是“偷山”,就到保护区偷砍盗伐、偷捕盗猎。盗伐树木是梵净山周边老百姓重要生活来源。凭着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的熟悉,村民往往是夜里出没保护区,盗伐树木,所伐木材,或用于销售获利,或用作自己建造房屋。当时盗伐一颗树木可以卖20元钱。除了盗砍树木,还有偷猎、乱挖药材,有些村民不顾保护的禁令猎杀保护动物,给生物资源多样化保护带来严重威胁。当时对付“偷山”的办法就是“围、追、堵、截”,保护区职工、派出所警力全体出动,昼夜守候,但是寡不敌众,效果很差。在利用资源上与保护区屡屡发生冲突,地农民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的常常出现对立。这样的“靠山吃山”破坏了生态,也很难摆脱贫困。


如今的寨沙侗寨蜂飞蝶舞,鸟啭虫鸣,花香果甜。有一户一景,移步换景之闲趣,每户门前都立有写着格言警句的木质标牌,围着栅栏,栅栏旁或栽果树,或养花草,或种瓜果,像是一幅山水田园人家的画卷。特别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村里有专业的卫生清理队伍,除了清扫垃圾,也管护着村里的花花草草。居民们已经养成了讲卫生和爱护环境的习惯,没有随地乱扔杂物的现象,没有了上山盗伐、偷猎的行为。不仅如此,每个村民都成为了义务的生态保护宣传员,他们向游客介绍梵净山的风景、生态环境特点、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宣传保护区的规定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因为他们知道,农家乐的兴衰与梵净山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习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寨沙村的变革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总结扶贫的成功经验,我们提出了“柔性扶贫”的概念。旨在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精准扶贫”,以提高扶贫实践的有效性。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乡村资源的价值,生态、自然、物产、民族村落、风情、习俗、生活方式等都是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通过重新组合、制度创新等途径可以实现价值放大的效果,在资源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民可持续的脱贫致富。在寨沙侗寨除了背靠梵净山生态资源外,美丽的村落、游人的侗族文化、美食、农家风情等都构成了重要的发展要素,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柔性扶贫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


第一,柔性的扶贫理念。柔性扶贫的理念,纠正以争取外来项目为目的削足适履的思维方式.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创新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促进原有乡村结构体系的更新升级;安排扶贫项目要遵循乡村固有价值体系,只有融入村落体系的项目才能落地生根。


第二,柔性的扶贫内容。柔性扶贫内容不是仅盯着一时一事,而是体现扶贫的综合内容和综合措施,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产业与文化设施、民居等硬件建设,还强调与硬件建设相配套的柔性项目,如社区对资源的配置及管理能力,社区内部对公平性的认知与行动,村民文化、法制、道德与社会责任素质的提高,民俗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等等,同时也注意对贫困村民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着眼于村民幸福指数的提高。


第三,柔性的扶贫手段。柔性扶贫不是通过外部资源供给方的强硬干预,不是通过强制命令,不是外来人以救世主姿态的指手画脚,也不是“一对一”的直线地给予或救济。而是通过“乡村互助、团结发展”的手法,激发社区内在活力及向心力。通过有机体合力的作用解决贫困问题。柔性扶贫重视外来支持者的重要作用,但也充分认识其局限性,主张采用陪伴成长的方式与社区共同面对贫困,以支持与尊重的方式,满足贫困村民的不同需求,在脱贫的过程中相携成长。


第四,柔性的扶贫过程。柔性扶贫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而是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滋润过程。不是竞相宣布脱贫的数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体验到幸福生活的扎实努力。扶贫不用能用立竿见影的投入换取某段时间收入显著提高,或短期内村庄外貌的直观改变,而是综合考虑到村庄文化、精神、生计、治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获得村庄的整体进步和人们生活的全面改善,而且这种变化和进步是可持续的。


2016.10


进入 朱启臻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精准扶贫   脱贫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71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