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静宁:非语言交往的特殊功能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27 次 更新时间:2018-04-20 15:40

进入专题: 非语言交往  

肖静宁 (进入专栏)  


交往(communication)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际之间的交往。交往手段归纳起来不外乎语言符号系统与非语言符号系统两大类。语言符号系统在交往中的重要性是显然易见的;而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交往中的作用比较隐蔽,甚至难以捉摸,但又是真实的,在某种特殊的交往情景中还起着主导作用。一般把通过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交往称为语言交往,把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交往称为非语言交往。在这两类交往中,首先成为人们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是语言交往,而非语言交往则长期被忽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目前西方各国已把非语言交往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人际交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非语言交往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往的中介系统


交往是人际间的信息交流,要求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掌握统一的或相近的编码或译码系统,这种交流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信息的接受者能理解信息发出者所传递的信息的意义,如果交往双方缺乏对交往信息的统一理解则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任何信息的传递均需借助于一定的中介系统或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类独特的符号系统,是人类交往最优越最重要的工具,非语言符号系统远不如语言符号系统那样明确,研究也不够深入。但自古以来,非语言交往的现象就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如庄子就曾指出:“可以言传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明代赵釴说得更清楚:“人知有言之辩,而不知无言之辩,辩者至者也。”可见非语言交往是微妙的、不可忽略的,那么,非语言符号系统有无规律可循呢?


非语言交往的研究最初是从生物科学演化而来的。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的名著《人类与动物的表情》首次将人类的非语言行为与其他物种联系起来,与情感表达联系起来;后来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也都从自身领域出发对非语言交往进行探索与认识,形成了多种思维路线。


非语言交往是指交往中有关非语言部分的符号传递和交流的过程,非语言符号系统是复杂的,多样的,由语言以外的一些自然的、具体的符号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非语言符号系统在社会交往中的具体实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


(1)视动符号系统


通过人的视觉可以感受到由躯体运动肌的活动所传递的信息,如手势、局部表情、体姿等,也称体语,美国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体语学”这一概念。


(2)辅助语言系统


也称伴随语言,它是与语言信息相伴随出现的没有语义内容的非语言信息。如说话者的音量、音调、音质、音速以及言语中加入的停顿、沉默、叹息、有意的咳嗽等。辅助语言系统各要素的不同控制与掌握,可使同样的一句话传达出不同的意思。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就是这个道理。


(3)时空组织系统


这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是研究交往的空间和时间规范的专门领域。如交往双方在空间上的距离包含着交往者认同与亲密程度的信息。美国学者提出了“距离学”、“零度空间的使用”(触摸)等概念。各国家、地区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距离使用有很大的差别。就时间而言,交往中准时到达地点表示尊重,迟到表示不尊重。在外交领域还制定了允许迟到的各种规定及其相应意义就是利用这一点。


(4)目光接触系统


交往中的视线接触是又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是研究交往情景的一个比较广阔的领域。目光接触可以向交往者传递重要的非语言信息。国外已有研究儿童视觉交往的专著出版。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目光接触的方式、时间的长短具有明显的情绪意义与调控作用,如适当的视觉交锋、视觉回避能传递言语无法表达的信息。不过,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本质上并无区别。


可见,非语言符号系统之所以能起到传递思想、特别是情感的作用,依赖于交往双方对上述各种具体方式在具体场景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这种交流与文化背景、心理结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又是分不开的。


二、非语言交往的特点


非语言交往的特点由非语言符号系统所决定,这种特点既与语言交往相比较而存在,又与语言交往共同发挥作用。非语言交往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1. 非语言交往无论就种系进化或个体发生来看,其发生发展均先于语言交往。在人类演化的极其漫长的岁月里人类都是靠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交往,随着语言的产生与完善,语言交往才成为最重要的交往方式,但语言交往的历史与非语言交往相比短暂得不可比拟。婴儿在学会说话前以及语言能力尚不成熟时,非语言交往也是主要形式。人们在具体交往中非语言交往也是在先的,说话前用目光审视一下对方就是一例,可以说非语言交往是语言交往的起点。


2. 非语言符号系统涉及面广,结构性不强,多有暗示成分。由于非语言交往含蓄、自发、灵活,不以言语明示,靠接受者意会体验,因而具有不够专一和准确的弱点,但往往显示出其原始的真实情绪。


3. 非语言交往限于在人际直接交往中发挥作用,反馈性强,在不同情景中对言语有不同程序的依赖性,多传递鼓励性的情绪信息,也传送消极性的情绪。非语言交往只涉及现在时态,语言交往可进行直接与间接交往,主要用于传递消息性和表达评价性的信息,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均可进行。


4. 非语言交往多为无意识传递,非语言信息沟通是“连续性”的。只要交往双方在一起,一举一动,面部表情的变化,伴随语言的使用,每时每刻都在传递某种信息,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而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操纵一般总是自觉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分离性”的,由各个可以分离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组成,话说完了,这一过程就结束了。


5. 非语言信息的发出和接受是多通道的,通过多种符号系统进行,因此非语言信息的传递也就形成了“立体”式的。如亲人见面,笑容、泪水、拥抱都同时发出各种信息。语言信息的传递只有一个通道,一种载体或媒介。


由于非语言交往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而以人的表情、动作、眼神、手势、声音来传递信息,也就带来了上述它固有的各种微妙的特点。


三、非语言交往的功能意义


交往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交往的社会功能归纳起来不外乎人际间的沟通、协调与整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自身的生存环境、活动范围与方式,必须通过交往才能相互沟通。交往的社会功能首先是有赖于语言符号系统,但非语言符号系统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非语言交往是伴随着语言交往而发挥效应的。为了更完整地了解交往问题,必须重视非语言交往对语言交往的巨大的辅助作用、甚至是独立作用。由于非语言交往能加强或减弱言语交往的效果,所以能提示出交往过程中参加者的意愿、态度和情感等重要参数。


一般认为,非语言交往形式在面对面的直接的自然心理接触中,通过对语言交往形式的影响而实现其种种效应。这种种效应可归纳如下:


1. 调节  非语言交往的暗示性具有调节语言交往的能力,人们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来控制语言交往的发展过程,使交往更为有利。例如,当某人发言超过了规定时间,人们用看手表来表达不安的情绪,发言人及时接受这种暗示,及时作出调整。


2. 适应  非语言行为能缓解紧张的情绪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当听到突如其来的不利消息时,人们会用搓手等无意识动作来传递镇静信息。


3.  辅佐  一种形式是通过多余的非语言信息来重复语言信息,裁判员判定某队员犯规,一方面喊出队员的号码,另外作出那个号码的手势,可大大加强语势,取得较好的信息交往效果。另一种是用非语言信息来强调语言信息,如用紧握拳头来表示决心。


4. 矛盾  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可能相矛盾,对语言信息予以否定。例如,尽管语言可能表达一种好感或肯定的信息,但嗓音、面部表情等却表达出一种讽刺的意味,隐晦地表达了与言语相反的情况。


5. 替代  通过适当的有象征性的非语言行动来来取代某种言语交往的作用。有时,这种非语言行动成为一种象征性动作而独立地被使用,如点头表示同意,挥手表示再见。


6. 补充  非语言信息有时可以补充和修饰语言信息。如在表达爱情时,声音镇静、目光接触或拥抱对方,可以补充和修饰语言信息,取得特殊的心理效果。


总之,非语言交往是人类在交往中同使用语词的属性和行动相并列的另一种属性或行动,它同样具有社会共享的含义。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功能表达一般是与语言符号系统相伴随进行的。除了交往者的目光、手势、声音、表情等等非语言信息外,交往者的穿着打扮、交往场景的特点、交往者之间的距离及时间特点都包含大量的非语言信息,充分挖掘非语言信息的功能特点将使社会交往更加有效。


附注:原载《百科知识》1994年第6期。


收入萧静宁著:《论人脑潜力的开发》2004年12月第1版。


进入 肖静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非语言交往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61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