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印度传来的异质佛教发展到禅宗这里,已经在理论与实践上深入到以“不分凡圣,内外平怀”的平常心安住于当下,并积极介入到现实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与发展中,以此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内涵与物质生活。
释迦牟尼在世时注重世间、反对神通,让人以“无常”之心看待世间得失,以“无我”之心破除私欲,这就是人间佛教的源头。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历代僧人的建构下,出现了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虽然这些佛教宗派理论的旨趣、契入点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从未中止对人间佛教的弘扬与探索。
天台宗:人世间与涅槃境界无分别
较早进行佛教中国化尝试的天台宗,奉大乘经典《法华经》为修持圭臬,提出“人即法身,法身不直身,必有灵智,灵智即般若,又大即法身”的理论命题,借此彰显个人心性修养的意义与目的。同时,天台宗还认为,空色不二,生死即涅槃,一切都是佛法,在天台宗的心性论语境中,人世间与涅槃境界(净土)均无分别。
当然,天台宗也清醒地看到现实人心中有善有恶的现象,如其所说:“心含善恶诸心数”。那么,如何去恶扬善,将成就“佛性”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天台宗提出了著名的“一心三观”的思想,如其所云:“观心释者,观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者,我无我也。即假者,分别我也。即中者,真妙我也。” 在天台宗看来,观自家心性就是以般若智慧观照因缘法。在因缘法中,要明白“我”及“无我”都是空无自性,但因为有了分别,故就有了我执。不过从中道来看,其却是一个“真妙我”。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台宗心性论中,这种“真妙我”就是当下个体证入佛道,不被“世间”与“出世间”所执缚之理想境界。
因此,天台宗以“一心三观”的思想,断除了人们将“世间”与“出世间”打成两截的执见,解除了人们对出世间的执着,将人们的兴趣重心拉回到当下世间建设中,鼓励僧众依靠当下自身菩萨行获得佛陀之道。天台宗重视对心的认识,反映出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也即是说,将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的内圣外王理念融摄到了建设人间乐土的菩萨道之中。当外来之佛教发展到华严宗阶段时,已经很自然地在“穷理尽性”的心性论层面上去探讨人与佛法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华严宗对中土儒家乃至道家重视现实人生的思想更趋认同。
华严宗:染污心与本觉真心圆融无碍
华严宗提出本觉真心与四法界思想,以建构其人间佛教思想。华严宗指出,心性“随妄不生”、“处染不灭”,其实质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法体,也即是最高本体。这种最高的心性本体(本觉真心),同时也被称为佛性(真性),此如华严宗所云:“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华严宗明确地提出这样一个不生不灭且无处不在的清净佛性,其于人间佛教的意义就在于,为人们建设一个理想的人间社会,提供了一种近于本体论意义上的依持。
为了增强自身理论的严密性,华严宗还运用“事法界”与“理法界”之说来进一步说明本觉真心与尘世间这种无分别之关系。华严宗认为,一切诸法皆因心缘尘世而起,都被本觉真心所融摄而成四种法界:一种是现象层面(事法界),这当中万物互有差别而不相同;一种是本体层面(理法界),相互差别的万物都是同一真性本体;一种是本体与现象关系层面(理事无碍),在这当中任何事物都体现出本体与现象的统一;一种是现象界中万物之间关系层面(事事无碍),这当中由于万物都能显现出同一个真性本体,故都能互相融通,毫无差别。华严宗以此“四法界”说来强调:“明一切法皆唯心现,无别自体。是故大小随心回转,即入无碍。” 即是说,一切诸法都是当下一心所分别而现,因此,若能以般若智慧观照,则无论是人世间还是出世间,亦无论是染污心还是本觉真心,都是圆融无碍,故对于世人而言,就不应对出世间起执着、迷恋之心识,更不能因厌恶世间的阙陋而放弃改善现实社会的重任。
禅宗:反对消极遁世
如果说,其他佛教宗派还在通过各种理论迂回曲折地论证涅槃即世间的话,那么到了禅宗,则直接高唱:“真心是净土”,即将成佛后所进入的理想世界直接安放在人间主体——当下个体之心性上。禅宗之所以如此径直倡导净土就在人间的思想,其原因在于防止人们消极遁世,逃避建设社会的责任。
对于“遁世”现象,禅宗指出:“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心净则佛土净。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不难看出,这一禅宗语境内含以下几层意涵:第一,往生西方净土的思想,只是针对迷惑未开悟之人的一种方便教法,目的是让人们知道佛教的理想世界是什么。第二,净土世界不在于遥远的彼岸,而在于当下心净,心净即为佛土净。第三,心净的路径就是在人间除十恶、行十善,心净后即为西方极乐世界。第四,悟行大乘佛法宗旨,即能证入佛道,反之只靠念佛求往生则难以实现佛陀之道。所以,念佛称号以求往生只是一种消极的学佛方式,断灭自身以“死”进入佛界更是误区,很难借此实现佛教普济世间的目的。第五,理想的世界应该展现于当下个体之心性修养中,因为当下个体之本性即为佛性,在禅宗看来,“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
每个人的本性在本质上都是无差别的佛性。禅宗认为,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主体能对此领悟,那么当下就是理想的世界。应该说,这种对当下主体的肯定,实际上就是认可当下个体在人间成就佛陀之道的可能性。这种认可体现在人间佛教上的意涵就是,将往生西方净土的执着与兴趣拉回到当下,并省思当下主体在人间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依据现实社会去实现佛教的终极目的。禅宗借此防止人们因消极断灭,而导致人世间消沉与空寂。
禅宗还力图将般若智慧与去恶从善的心性修养统一到当下个体在人间成佛的自救实践中,此如其所论:“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般若除却迷妄,即自悟佛道成。” 显然,这种将般若智慧与心性修养统一起来的路径,从逻辑上进一步保证了当下个体依靠自身在人间成就佛陀之道的现实性。当然,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这种通过般若智与心净所获得的最终效果,不仅仅在于佛性的呈现,而且还在于人间净土的显现。
从印度传来的异质佛教发展到禅宗这里,已经在理论与实践上深入到以“不分凡圣,内外平怀”的平常心安住于当下,并积极介入到现实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与发展中,以此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内涵与物质生活。在禅宗看来,成佛千条道,路就在当下。人们可以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在勤劳的工作中感悟禅机,成就佛陀之道,因此禅宗给中国人带来了如行云流水般的灵性,促进了社会的黏合,催发了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这在客观上使得中国传统社会更加注重相互交往与依存的社会“集体性”。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