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东:圣地方寸,悲悯娑婆

——读《心灵中的圣地》札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42 次 更新时间:2016-11-21 00:07

王海东  



我国古人读书尚“书不读秦汉以下”,颇有些道理。不仅是中华民族,且其他民族皆是如此——主要的文化经典都在轴心时代就形成了。而我国的经典,绝大多数在秦汉就已经成熟,因此若要读好书,就要少读秦汉以降的书籍。而我也甚为认同这一读书观,毕竟人生有限,财力匮乏,还得为俗事消耗许多光阴,那就要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用于阅读经典之上。


久之,我连读“次经”都毫无兴趣,不少书籍在书架上孤寂了很多年。朋友送的书,也很少读,只是在休息时,随手翻阅一下。而这次蔡毅先生的新作《心灵中的圣地》可谓令人眼睛一亮,是一个例外。读后,我才明白这是一位可贵的学者型作家,他不仅要建设自家的心灵圣地——一个净而无染的精神家园,而且还满怀悲悯之情,关注着这个世界,欲唤醒人们的良知,渴望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活出意义和价值来,使这个娑婆世界少一些恶,多一些善,成为一方净土。



对人生的思索,是觉醒之旅的开始。人一旦观照“自我”时,就开启了认识自身的航程。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无不如此,在认识自我中,审视万象,对宇宙、人生和社会,都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看法。蔡老师在著作的开篇中,就阐释对人生的看法,“人生即选择”。人生其实是由各种选择组合的,因选择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人生面相。因而如何理解与进行选择就尤为重要。只有正确理解了选择,并遵循选择的原则,独立地运用理性进行选择,然后竭尽所能对之负责,则能够“造就成功而完满的人生”。


然而要正确地理解选择,则要对运命有着深入的探究。不同的命运观,决定着“选择”的态度。一个宿命论者,更多的是被动地“选择”。而自负者,则又过于狂妄,以为能够战胜一切,其结果亦令人堪忧。因此,蔡先生认为运命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包括了痛苦与欢乐、凡庸与新奇、平淡与辉煌、沉闷与明朗、单调与丰富、轰轰烈烈与油盐酱醋等在内的所有人生”。跳出了关于“命运”看法的种种纠缠之外,用实在的、鲜活的生命过程代替命运观,在选择中谱写人生之曲。这样,才可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而这样的选择与过程人生观,势必关涉时间问题。于是紧接着,蔡先生就思及时间这个永恒的问题。逝者如斯,昨日已去不可追;明日虽充满希望,可却尚未来临;因而,抓牢今日才是关键。惜时,“精勤机敏,不懈努力,则百事可为,宏业可成”。


此论,兼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可激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成就理想的人生。未来在己手,命由己造,那就好好爱惜生命,珍惜光阴,当下就行动。



当下行动,成就完满的人生。那么完满的人生又是何样呢?财富、权力、名望和美色,固然也是人生的元素,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而完美人生的核心便是心灵中的一方圣地。这块圣地与财富、权力、名望和美色毫无干涉,超越了一切功利目的,“冰清玉洁、莹净无瑕”。它是一块精神高地,人因其而崇高,因其而可敬,因其而伟大。犹如一颗无漏种子,能够生发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方圣地还是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思想家和诗人等一切创作者的“生命辉光的发源地、人生价值的根据地”。因而思想史上就出现了许多为人生而写作,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类解放而写作等超然的境界与不朽的作品。


有了这样圣洁的精神家园,即便个人遭遇如何惨淡,即便时代如何糟糕,也能够安放身心。八风吹不动,独善己身,安之若素。


圣地虽不过方寸,但却何其重要!它是生命之根,情感之绿洲,宗教之净土。那么如何才能够培育好圣地呢?


圣地人人皆有,但是由于尘世各种欲望与习气的熏染,使之被遮盖,污垢日盛,以至于面目全非,人堕落为兽。而要护持好圣地,其关节在于“修品”。


修品实为修身的核心,“即用反省、自察、修炼等各种方式涵养德性,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内在质量,以完善自身,发展自我”。当时代遗忘道德规范时,蔡先生重提道德的重要性。当人们要随心所欲生活时,蔡先生重申修品养德的关键性。滤杂念、去私欲、洗污垢,弃恶而从善,才能养性灵、育正气、长才识、广胸襟,护持好心灵中的圣地,成就完美的人格。实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超凡境界。


在言说完人生、命运、时间、圣地和修品等普遍性问题时,著作的叙述达到了一个巅峰,一位思者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他不仅是在写作,还在自我拷问,还在与伟大的思想家们对话,试图对这些永恒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并不断地将“回答”推向大地的深处,使其获得永恒性。



随着一个巨大的思想浪潮退去,作者开始酝酿着另一个思想浪潮。也因为作者既是一个哲学美学学者,又是一个文艺创作者,当对与人生相关的问题作完形而上的运思后,就结合其创作的经验,开始思及文学艺术问题。


文艺创作是如何发生的?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作者在其专著《创作之秘》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故而此书未论及。而是探究同一性思维对文艺的负面影响,致使文艺作品趋同,毫无生趣。文艺创作应求异求新,但不求怪,敢于反潮流,逆向和发散思维,塑造出自身的独特性。这才是作品不朽的根据。


若要创作出不朽的作品,需要什么条件?要取法自然,自由地创作。“作家艺术家师法于天地万物,握主宰化育之柄,内心应保持最大的自由,如此才可能取得创作之自由”。要有独特的思维,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创新是灵魂。还要有震撼人心的体验与心验。对金钱与艺术的关系也要把握到位,艺术本无价,但是价格也能在一定程度衡量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为高雅之活动,远离红尘,不染铜臭,然而艺术家的生存却离不开金钱,且金钱能够助推艺术的发展,故而“只为金钱干活的艺术家,是鄙俗小人;不为金钱而干活的艺术家,是迂腐之憨人”。世间可恨的,既不是艺术,亦非金钱,而是人性,无休止的贪婪是万恶之源。所以,艺术的雅与金钱的俗要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够真正有益于艺术的创作。


此外,创作者还要认识自己,节制欲望,提高自制力,做出合理的自我评价,选准创作的领域。并能够忍受得住孤独,与灵魂进行长期的交流,进行精神的漫游,捕捉思想的火花与创作的灵感。


在探究完创作的原则、创作的思维、创作的动机、创作者的素养及灵感之后,作者又全面地探讨创作的目的。这也是创作不可忽视的要素,没有高尚的目的,就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针对“莫负时代,莫负人民,莫负文坛”难以承受之重的创作目的,作者提出“莫负自我,莫负真心,莫负真情”的创作目的。这种近情近真的观念,更为贴切,更为纯洁,也更为高尚。正如孔夫子所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问与文艺创作,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发乎情,止乎礼,修身养性的人生事业。


至此,一应俱全,只需不紧不慢地进行创作就行了,优秀的文艺作品已成竹在胸。



然而优秀的作品,未必能够不朽。作者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思想探索,到底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不朽的?


不朽的文艺作品是出自灵魂的,是心、智慧与灵魂的共同产物。同时又关联着整个世界、宇宙、人生和社会,天地人神鬼共同在场。这样又进入了灵魂。然而当今文坛,很多作者为了追求永恒,而剑走偏锋,扬恶隐善,审丑猎奇,且争名逐利,竞相炒作,商业运行,非但不能永恒,反而难逃速朽。文艺作品能否不朽,要看它“是否禀有一种高贵的品格与气质”。


在作者看来,高贵是作品所拥有的一种伟大的热情、超拔的气质、高远的境界与高尚的灵魂。集文品与人品于一体。这种高贵使得作者从人走向神,使得其作品具有永恒性。


如此一来,一切向外的寻求、炒作和宣传,都无法使没有永恒性的作品不朽。而希求创作出不朽作品的作者,就须从改变自己开始,通过治心、修身和养性,培育出厚德,养浩然正气;胸怀苍生,自强不息,勇猛精进,佐以渊博之学识、丰富之心验与独绝之灵感,方可企及不朽。



其实文艺病的根源是人性。情迷,则文惑。心散,则文乱。作者对人性的拷问毫不留情。可见其拳拳之心,真真切切。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与地方特色,阐释山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问题,亦谐亦真。通过虚构一场茶树王与发现人之间的对话,将世人的贪名好利之貌勾画得栩栩如生,商业时代的弊病和盘托出,而茶树的清净安分之态飘然升起,神合庄子的幽默,道家的淡泊之风呼之欲出。


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里,文人学者如何安身?与其让庸俗之人、事与观念大行其道,还不如文人学者舍下身段,利用好新闻传媒工具,宣扬具有真善美的观念。文学大师们的作品,使人受益无穷,能够引导我们从虚妄到达真实,从黑暗到达光明,从死亡到达不朽。


论及“艺术”,作者运用语言哲学之刀对其进行剖析。认为艺术是艺与术的融合,只有二者反复琢磨、加工、修炼,才能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在对“神秘之美”的探究中,勾勒出自己人生观的变迁线索,而这种转变既有理性的思索,也有神秘的创作经验。神秘体验才是艺术与科学的发源地。不仅如此,其实伟大思想家们的思想源头都是独特的神秘体验,而非逻辑、理性和语言。



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余,作者还广泛关注社会问题。书中论及申奥、奥运会、世界杯、报刊杂志、文化名流、诺贝尔文学奖和文学艺术评论等诸多问题。在回忆中素描出自身的遭遇,反思命运与时代。艰苦的知青生涯,行走的足迹和精神漫游史,历历在目,作者用个人的命运烘托出时代的际遇,二者同悲,呜呼哀哉!叩问时代,叩问历史,悲悯之情无以言表。


而忆师念友悼故人的文章,则是精到深刻,情真意切。有那么多献身文学艺术的师友,何其快哉!虽所言不过一隅,却将当代中国文艺界的宝贵精神描绘出来。这些人薪火代代相传,则未来的文艺前景可观。


人有人命,书有书命。一本书一个命,书命与人命像似。作者在书中别开生面地探究了书的命运。有的书命长,有的命短。有的书,因作者的身世而大红大紫,反之,有的则默默无闻。有的人因书而飞黄腾达,名噪一时,甚至是不朽。有的则因书而臭名远扬。有的书,作者活着,它却死了。有的书,作者死了,它还活着。有的书,此时火爆,那时寂寥。有的书,此时无名,那时走俏。然而,这些皆非神鬼所能左右的,其实书的命运与作者的命运息息相关,德厚福深才高的作者,才能给予书一个不朽的命运。


人不过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而已,因其思想而高贵。作者的心、作者的志、作者的才、作者的情、作者的品、作者的人生,皆能在此书中窥得几分。蔡先生高贵的心灵在此书中得到很好的呈现。心灵的圣地,不过方寸,却怀抱苍生,悲悯娑婆,那么这方寸之圣地就是天下人之圣地。蔡先生用十余年的心血,赋予该书一个超越时代的命运。


(《心灵中的圣地》,蔡毅 著,上海三联出版社,2014年。)


刊于《云南文史》,2015年第2期。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20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