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国际形势迅速变化的一年,也是极不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恐怖性事件,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让人对和平产生了疑问。大国间围绕全球和地区规则制定与影响力的争夺激烈;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被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也遇到了困难,有的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5年虽是多事之年,同时也是希望之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中美间达成了许多谅解和共识,中国所倡导的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得到了多方响应。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平衡、局部动荡的发展态势。
国际形势变化值得注意的动向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国以不同方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达对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期望。但当年并肩战斗的世界大国,并没有像2005年那样共同纪念这一节日。大国关系,特别是美俄关系的不睦,冲淡了庆祝和平的气氛。美俄两个大国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和相互制裁,使国际局势面临多种变数,也影响着国际局势未来的发展。
1. 国际秩序之争激烈,经济金融秩序在改变
2015年被认为是国际秩序年,大国围绕国际秩序特别是制订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博弈全面展开。对于中国提出的建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亚投行)的倡议,美国进行了抵制和干扰,但美国的传统盟友英国率先表示加入亚投行,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响应加入。2015年6月29日,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7月21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与此同时,美国加快了TPP(跨太平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步伐,12个谈判参与国在2015年10月初达成了初步协议。同时,美国还努力打造以美国、欧盟为主体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力图重构全球经贸投资格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对此表示不满,他认为这是少数国家抛开 WTO行事,“让我们所有人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游戏规则被改写了……这会使贸易体系完全失衡并分裂全球经济空间”。
现行国际秩序尽管并非尽善尽美,但仍是世界稳定的基石,中国无意改变这一秩序,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必然会更多地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2015年 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包含IMF改革在内的拨款法案,2010年达成的提高中国在IMF份额的协议终于被承认,中国成为世行的第三大股东。国际金融秩序改革正在加速演进,中国建立亚投行等金融机构,弥补了现行国际金融机构在满足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巨大需求方面的不足。
中国所主张的“各国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也得到了不少国家的支持,已经签署了中澳、中韩自由贸易区协议,亚太自贸区建设在稳步推进。2015年12月19日闭幕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达成重要协议,162个成员首次承诺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并达成近20年来 WTO首个关税减让协定《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取消了对201项IT产品1.3万亿美元贸易的限制。这无疑有助于人们增强WTO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心。
2.军事因素的作用上升,军费开支上涨快
在大国关系不睦的背景下,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在上升,军备竞赛问题突出。美国的国防预算仍高居各国之首,总额为6010亿美元的军事和国防预算,远超出其后支出最高的7个国家军费的总和。美国重返亚太,加紧在亚太地区部署军力,并不断加强美日、美韩军事政治联盟。在欧洲,北约不断举行军事演习,计划把快速反应部队从现有的3万人扩至4万人,并在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建立6个协调指挥部。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众议院和参议院强行表决通过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保法案,这表明日本开始抛弃和平宪法和“专守防卫”的国策,引发东亚邻国的担忧。日本已连续3年提高其国防预算,今年更是增至410亿美元,明年日本的防卫预算预计将首次突破5万亿日元(415亿美元)大关。最近几年亚洲和中东一直是军费开支增速最快的地区,今年欧洲地区的军费开支也在增加。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查理周刊》事件后宣布,法国军费开支在今后4年将增加38亿欧元(约合42亿美元),法国军队超过一半原本准备裁撤的岗位将予以保留。2015年7月1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视察皇家空军基地时表示,英国将在未来五年增加国防预算,并将强化特种部队、侦察机及军用无人机方面的经费保障,以应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其他安全威胁。德国政府也决定10年内投入560亿欧元,以使武器装备达到战时可信赖的水平。2015年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增长速度是近十年最快的,年度军费增长21%,居全球第五,国防预算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东欧各国的整体军费增幅也很大,成为全世界国防开支增速最快的地区。据简氏报告估计,全球国防支出到2016年将比 2015年增加300亿美元,达到1.68万亿美元,北约的军事预算将实现2010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更值得注意的是,和平主义理念受到挑战。2015年7月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最新版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认为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增加。欧洲人认为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的行为,使“整个欧洲的和平秩序面临问题”,俄罗斯也把北约看成是本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3.世界思潮在变,极端主义的影响在上升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的竞争更趋激烈,2015年最值得关注的是极端主义思潮影响上升,恐怖主义对和平生活的威胁增大。2015年10月31日,一架俄罗斯客机在西奈半岛中部坠毁,217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11月13日,巴黎发生多起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30人丧生,成为“9·11”以来西方遭遇的最大规模恐怖袭击;12月2日,美国南加州发生枪击案,造成14人死亡,17人受伤。巴黎和美国恐袭案件的制造者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前者加入了“伊斯兰国”,后者虽未在组织上加入“伊斯兰国”,却在思想上加入了“伊斯兰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扩大了极端思想的传播范围,削弱了相关机构的监控能力,使更多人接受激进思想,成为危害社会的重要力量。当然,极端主义的发展,也暴露了移民、少数族裔难以融入现代主流社会等问题。
受难民、移民、恐怖袭击等影响的欧洲,政治右倾化的倾向在增长。2015年12月初,在法国大区选举首轮投票中,勒庞领导的主张排外、反移民、反对申根协定的国民阵线一度异军突起,在至少6个大区得票领先。幸亏在最后的选举中,法国共和党和社会党获胜,但国民阵线在第二轮投票中仍获得了28.4%的得票率,是这个右翼政党选举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国民阵线不少候选人当选大区议会议员,将对法国地方政治产生影响。与欧洲相距遥远的拉美政坛,左翼力量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在12月委内瑞拉举行的国会选举中,反对派联盟16年来首次从统一社会主义党手中赢得了国会的控制权。
大国力量对比和大国关系都在发生变化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的影响力在相对下降,中国尽管经济发展也在放缓,但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仍在增强,中国正在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俄罗斯经济实力下降,更加依赖军事力量发挥其世界影响力,欧盟面临许多新问题,在外交上更依赖美国。今天的世界可以说是多极世界,也可以说是无极世界。
2015年,欧盟遇到的麻烦最多,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引发了欧盟内部的纷争,英国甚至威胁要退出欧盟。欧盟各国最后还是把维护一体化战略作为自己的力量源泉:希腊债务危机促使欧盟构筑欧元区“防火墙”,就难民配额分担达成妥协。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经济下滑,但普京仍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并得到了国民认同,俄罗斯各政治派别能够团结一致,对抗西方制裁,政治反对派削弱了,俄罗斯社会和政治稳定。
在美国和欧盟延长对俄罗斯制裁、乌克兰危机难以解决的背景下,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这种紧张关系并没有因为俄罗斯在中东的积极反恐而改变,通过反恐,俄罗斯争得了在中东问题上的发言权。俄罗斯有很强的声音要重新建构欧亚大陆,加强中俄关系。中俄关系的迅速升温最为引人注目,许多西方人担心中俄结盟。中美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向前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的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美俄关系无疑是最短的边,中俄关系好于中美关系,但中美关系更具有全球意义,中国在其中的地位重要,回旋余地上升。美国不能正视自己的实力与地位,缺少与其他大国合作的意识,仍把中国和俄罗斯当成对手。2015年12月14日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称,俄罗斯是美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主要安全挑战,但是来自中国的威胁可能会更深远和持久。面对中俄两国的挑战,沃克称,美国一方面谋求与这两个国家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会以军事科技为驱动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威慑力量,遏制对方。
尽管2015年大国之间的矛盾与竞争比前一年多,但人们担心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种对立双方的局面并没有出现,大国之间的合作趋向也很明显。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发生大地震,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7月14日,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与伊朗在维也纳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协议于10月18日开始生效。11 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强烈谴责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俄美法德等国加强了对IS的军事打击行动。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一致通过一项旨在推动叙利亚停火以及政治对话的决议,这是叙利亚局势自2013年急剧恶化以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次就该国的和平路线图达成一致。为保障此进程,决议还规定由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欧盟、阿拉伯联盟、德国、伊朗以及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代表组成“国际叙利亚支持小组”。12月12日,参加巴黎气候大会的代表们通过了“巴黎协定”,首次要求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每五年公布一次该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成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这一历史性旅程中的决定性转折点,各方为达成有雄心的、灵活的、可信的和持续有效的协定,展示出灵活性和团结一致。
地区热点问题有新变化
2015年地区冲突在增多。乌克兰问题没解决,中东问题又在持续升温,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更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复杂化;中东乱象使难民大量涌入欧洲,危机从边缘向核心地区蔓延,伊斯兰国的影响渗入欧洲;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很不稳定,伊朗核协议的达成并没有帮助解决朝鲜核问题,南海问题由于域外国家的介入而升温。
中东、非洲北部和中部等地区的不稳定和冲突,催生了难民潮的出现,欧洲出现二战后最严重的难民危机,今年涌入欧洲的难民将超过 100万人,明年年底前踏入欧盟的难民总数预计会达到300万。欧盟多次就难民问题举行会议,各成员国因此陷入纷争,最终出台的欧盟转移安置难民方案难以真正解决难民问题,许多人担心这会对欧盟未来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2015年9月30日以来俄罗斯空袭叙利亚的极端组织,给了“伊斯兰国”以很大打击,帮助巴沙尔政权控制了叙利亚四分之三的地区,但统一的反恐阵线并未形成。目前存在以俄罗斯、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组成的反恐同盟、以美国为首的65国反恐同盟,还有正在组建的以沙特为首的反恐同盟。虽然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但要想在中东恢复秩序、消除恐怖主义,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
乌克兰问题因新明斯克协议的签署而有所降温,乌东部冲突出现缓和迹象,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俄罗斯与乌克兰、俄罗斯与美国还在较量。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还在延续,俄罗斯也不想放低身段,仍在坚持强硬政策。2015年12月22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从2016年1月1日起对从乌克兰进口商品征收统一关税,以往的优惠政策全部取消。乌克兰经济危机加重,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极端主义思想影响增大,未来不排除乌克兰危机有升温的可能。
亚太地区的热点问题总体上可控,无论是领土海洋权益争端,还是朝鲜半岛问题,都不会像中东或乌克兰危机那样失控。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主要是美国、日本等争夺有利于自己的地缘政治态势所致。由于美国的高调介入和选边站队,南海问题出现复杂化的趋势。目前东盟内在南海有岛礁争端的国家正在加紧谈判,美国也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争端问题。日本在南海动作也很大,欲以此增强在东海问题上的回旋余地。但只要中美、中日关系是稳定发展的,南海问题的摩擦将是可控的,不会对地区安全形势造成根本性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创新任务依然艰巨。2015年6月,世界银行在其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下调了2015年全球经济的预期,建议各国采取措施,“扣好安全带”,以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根据IMF 最近的数据,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1%,与2015年7月的预测相比,下调了0.2个百分点,比2014年低0.3个百分点。
2015年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发展趋势的“分化”和复苏的“不均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基本保持了温和复苏的势头,总体向好,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则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这种局面加剧了世界经济不平衡,使未来面临更大复杂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
IMF预测美国2015年经济增长为2.6%,2016年将升至2.8%。美国经济的增长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紧密相关。今年11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秋季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5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将分别增长1.6%和1.9%,比春季展望报告分别高出0.1个百分点。欧盟经济复苏步伐虽然缓慢,但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抗压性。未来两年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增长将得益于就业形势改善、私人消费加速和投资反弹。欧盟预计,欧元区和欧盟28国2016年的增长率将为1.8%和2%。日本经济的表现也好于预期,日本政府公布修正后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GDP折合年率为增长1%,而非初值显示的-0.8%。 IMF对日本的预测谨慎乐观,认为2015年日本经济增长0.6%,2016年为1.0%。但日本经济缺少新的增长点、国家债务余额增加、社保负担高于经济增速等问题,使安倍政府很难完全摆脱困境。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遇到了更大困难。只有印度经济增长较快,11月30日,印度统计部门宣布,在今年第三季度,印度经济增长达到7.4%,超过了前一季度的7%;中国经济在今年前三季度增长6.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明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降至6.3%;IMF预测巴西2015年和2016年经济增长分别为-3.0%和-1.0%,今年巴西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衰退,可能为-4%;由于石油等产品价格下降和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经济今年下降了3.7%,IMF预测其明年经济增长为-0.6%。拉美地区国家自身经济发展能力不强,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敏感,经济发展困难大,根据IMF的预测,2015年该地区GDP将下降0.3%,而2016年将仅增0.8%。2015年非洲受埃博拉病毒、恐怖主义、政局不稳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远不如预期,但仍是世界最有活力的大陆。根据IMF的预测,非洲大陆2015年和2016年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4.5%和5.1%,较此前预估的4.9%和5.2%有所下降。非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南非,IMF将其2015年经济增速由此前预测的2.1%下调至2%,2016年经济增长预测由此前的2.5%下调至2.1%。刚超过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的尼日利亚,2014年增速为 6.3%,2015年经济增长率将回落至4.8%,2016年预计将缓慢回升至5%。
总的来看,世界经济在艰难复苏,但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前景不明朗。9月25日,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其核心是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加速催生全新的行业与经济模式,与此同时,这也导致一些现有行业和模式的快速衰落。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需要特别重视促进生产力增长的关键要素,比如人才与创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已消退,经济发展需要新动力,各国都在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于改革,只有那些坚持改革、勇于创新、对人有吸引力的经济体才能最终走上坦途。
中国外交空前活跃
2015年中国外交十分活跃,习近平主席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出席多场重大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在国际舞台上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有深远影响的倡议和方案。中国对联合国确立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WTO达成近20年来最大规模关税减让协议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积极参与各类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和国际反恐合作,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各国代表就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国际网络空间进行磋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了广泛认同。在尼泊尔救灾、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解决传染病威胁等方面,中国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15年习近平主席参与了多场多边外交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中国将担任G20主席国,主办2016年峰会,将进一步发挥中国的大国作用。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正在变成现实,并对提振世界经济发挥重要作用。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理念、目标任务、机制行动,消除了国际社会的许多误解。“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许多沿线国家不断把本国的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如: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蒙古国的“草原计划”、韩国的“欧亚倡议”、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计划”等。5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7月上海合作组织乌法峰会强调要加强经济领域的合作。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决定,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欧洲投资计划,建立中欧互联互通平台;在11月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通过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合作发展的蓝图。
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全面推进,中国与美、俄、欧的关系在顺利发展,与亚太、非洲、拉美等国的合作不断深化。中美正在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在许多领域达成共识。网络安全曾是两国分歧严重的领域之一,双方领导人就此进行了坦诚对话,表示要共同致力于合作构建互联网空间的国际行为准则。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的务实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签署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共同推动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巴黎协定》。中俄两国领导人关系紧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一年里进行了5次会晤,共同推动中俄关系向前发展。在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推动现行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诸多领域加强了合作与协调。尽管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但在贸易总量上并未减少,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中欧关系发展顺利,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了英国,开创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
在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中,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希望中国的发展能够惠及世界各国。9月26日,习近平在联合国讲台发表《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承诺“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同各国一道为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努力。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在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宣布向非洲国家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从总的情况看,世界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和平发展、改革进步仍是世界的潮流。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自身实力的增强,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更加明显。中国所秉持的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将为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越好的国际公共产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方向发生的变化,也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和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