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6年的到来,一场历史性的发展模式——即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之争正在上演,一方是中国,另一方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尽管这种竞争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其结果将会影响到大部分欧亚国家未来数十年的命运。
多数西方人都留意到中国的增速已大幅放缓,从近几十年年均10%以上的增速降到了7%以下(甚至还可能进一步下滑)。中国领导层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方设法加快增长模式的转变,由出口导向、影响环境的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向以国内消费和服务为基础的增长模式。
不过,中国的算盘中还有浓墨重彩的对外部分。2013年,习近平宣布了一项大规模倡议,名为“一带一路”,这个计划将令欧亚大陆的经济核心发生改变。“一带”计划是从中国西部修建铁路线,穿越中亚继而进入欧洲、中东和南亚。而“一路”计划则是修建港口等设施,扩大连接东亚的海运贸易网络。
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的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在设法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这次做的不是开采原材料,而是设法将自己的重工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让这些国家富裕起来,同时促进这些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中国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目前流行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发展模式的根基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公路、港口、电力、铁路以及机场。美国经济学家对这种“筑巢引凤”的路径深恶痛绝,他们的理由是,当政府参与度如此之高时就不免出现腐败以及假公济私的行为。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国家近年来的发展策略一直侧重对公共卫生、妇女权利、公民社会以及反腐措施的大规模投资。
西方的这些目标固然令人称道,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国家仅凭想这些领域投资就走向富裕。公共卫生的确是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但如果一个诊所缺乏可靠的供电和洁净的淡水,或者没有便捷的道路通过,它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中国以基础设施为基础的策略在本国已显现出非凡的效果。
全球政治未来的重要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谁的模式会奏效?如果“一带一路”倡议达到中国策划组的预期,那么从印尼到波兰,整个欧亚大陆都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发生变化。中国模式将在国外盛行,为沿线国家增加收入并因此产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污染行业同样也会被转移出去。中亚将不再处于全球经济的边远,而是变成世界经济的核心。中国的威权政府形式也将获得极高声望,暗示民主国家的一大劣势。
不过,“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成功,也存在一些重要的不确定因素。以基建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在中国迄今为止之所以效果显著,是因为中国政府能掌控政治环境。在其他国家可不尽然,中国的计划会受到动荡、冲突以及腐败的干扰。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就可以沾沾自喜地静待中国走向失败。大兴土木的策略或许在中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或许不适用于其他国家,但这种策略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依然很关键。
美国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奥巴马的“电力非洲”(Power Africa)倡议很好,但迄今为止进展缓慢,海地的利贝泰堡(Fort Liberte)港口工程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美国等发达国家应该扪心自问,为什么基建设施的修建在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自身变得这么艰难。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就有可能将欧亚大陆以及世界一些重要地方的未来拱手让给中国还有它的发展模式。
(本文原载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参考消息》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