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卫东: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创新无从谈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15 次 更新时间:2015-12-24 10:11

进入专题: 差异化   创新  

季卫东 (进入专栏)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二届年会的主题是创新,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刚才张信刚提到首先要跳出框框思考,需要有思想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另外一个,科学在探索过程中总是会犯错误的,所以需要社会对错误的宽容。我想这两条对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用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表述,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如果我们只允许有一种声音、一个模式,创新就无从谈起。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创新时代,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必须允许人们探索和失败,必须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必须用法治的方式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主要就是尊重个性,奖励特色和差异。可是我们国家目前教育的状况,基本上是一样的模式,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状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呢?从教育理念上来看,我们过去基本上侧重于培养国家这个机器上有用的零部件和螺丝钉。从实践上来看,19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发展非常快,但这个过程主要体现为规模的扩张。规模的扩张就必须节约成本,必须强调统一的标准,以便保证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化是一个当然的选择,而指标是行政管理最好的抓手。我们可以看到对硬性指标的强调是过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创新的动机会有问题,指标是需要的,但是强调过度的时候,出现了指标的异化。指标有各种各样,所有指标都能满足的人,要么是凤毛麟角,要么他就是只会追求和钻营形式的“指标人”。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的实践中,真正优秀的人才总有一些地方对不上那个指标。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当他对上所有指标的时候,这个人未必是真正的创新人才。我想在座的各位熟悉大学情况的,一定会了解。更有甚者,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非常善于投机钻营,就像伊索寓言里面那只美丽的乌鸦把各种漂亮的羽毛插在自己身上,满足各种指标,但他不是创新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真正的学者却被边缘化了,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另外为了推动这样一个发展,为了集中资源投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方面去,我们可以看到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我们引进人才,我们考虑人才晋升的时候,往往说他没有什么项目,所以不能晋升。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项目是为了出成果的,他已经出了成果,却可能没有研究项目,没有项目经费,怎么能因此卡住他呢?指标的异化是非常严重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我们的老师非常忙,每天都在填各种各样的表格,做预算,紧接着把决算做出来,真正做研究的人却未必能得到资源的支撑,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申报学”取代了对于学问本身的研究。这些都是过度行政化之后出现的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不改变这种情况,中国的创新是无从谈起的。

要从高等教育的同一化走向差异化,怎么才能转向差异化模式?给大学办学自主权,让教育面对市场需求,面对社会的公共需求,这一点我认为是差异化模式一个非常重要而基本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说,大学治理结构的创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施纲领,其中谈到了大学章程,大家知道已经有几十个大学有了自己的章程。仔细研读这些章程,我觉得我们对创新的要求,最基本的目标,好像还不是看得特别清楚。因为我们说大学需要章程,最核心的就是两点,第一点,让大学有法人资格,第二有自主权,要通过高等教育适度的市场化,来实现创新的制度环境的改变。

在很多地方似乎以半义务教育的思维模式来办大学,来办专业教育。比如学费的问题,现在我们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要交付昂贵的学费。但我们国内的学费始终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基本上是在追求义务教育那样的效果,当然它有好处,可以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但也有一个问题,使得我们质量提高会遭遇瓶颈。这个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怪圈,我们的家长不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宁可缴纳昂贵的学费。但我们自己的学校却一直在经济方面缺乏基础,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样一个怪圈要打破,面对市场这样一个思维上的变化还是必要的。

另外就是法人治理结构,要适度的导入法人治理结构,让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如何防止机制转换过程中出现脱节,衔接不上?我们目前的治理结构行政色彩很浓,它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教育的质量,防止学院、学校负责人滥用权限。当我们强调差异化的时候,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原有治理机制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改变,就可能因为差异化,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导致管理上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必然会出现另外一些调整,比如说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我们需要通过治理结构的改变,来加强内部的监控机制。我们需要加强教授参与学校治理的制度设计,我们也需要通过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来保证教育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制度创新我认为主要有五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合理化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民营企业治理方式。因为前些年大学的产业化引起了很大的诟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市场,加强合理经营,这个方向是不错的。当然过度追求利润,这个是要注意的。另外导入第三方评价,避免行政评价占主导地位这样一个状况。另外要加强外部参与,比如校务委员会。另外在大学承担法人责任的情况下,要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教育和研究适当地多角经营。另外我们也需要按照能力主义这样一个标准,对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过度的业绩导向,特别把所有的薪酬待遇与评估结果挂钩,这是我们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研究者工资过低,非竞争性经费太少,其实是妨碍创新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度的放开是必要的。

这中间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强调教育质量的提高,当你对质量提出要求的时候,必然会需要有些评估的指标。我们现在指标过度造成了“指标人”的现象,如何防止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的课题。从教育质量评估这个角度来看,它的主体,我觉得应该采取一个多元化的思路。实际上大学、学院管理者、教育家要进行自我监控,第二个就是学生、家长、企业等等,第二方对质量评估,还有第三方,也就是标准的认定机构、独立评价机构、大众传媒等等,这个更多侧重是市场评价;第四方是作为监督机关的政府部门,我们现在是第四方评价太强了,造成僵化的问题。第三方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教育质量保障与差异化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

差异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高校学术自由的气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人自说自话,应该都是符合高校学术自由的基本精神的。比如文科,国内有最大的一个误区,是把宣传和学术混为一谈,宣传是必要的,但学术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应该允许有充分的自由度。允许试错,允许思想交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高等教育的创新就是一句空话,这是我的结论。谢谢大家!

进入 季卫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差异化   创新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552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