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缅甸于当地时间11月8日举行了自由、公正的多党制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大获全胜,大选结果得到了包括军方在内的国内各方力量的承认,标志着民主已经成功植入缅甸。对于研究和学习民主的人,缅甸民主是一个很好的新的范例。理解缅甸民主的创造性需要把握两个基本方面,其一,缅甸民主是世界民主之链中的一环;其二,缅甸民主是解决缅甸实际问题的产物。
2,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更容易产生民主和适应民主,是研究和讨论民主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国民素质决定论或变相的国民素质决定论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对国民奴性的批判,对教育和启蒙的作用深信不疑,都是把民主到来看成是国民素质提高后的水到渠成,于是乐观地、然而也是无奈地把民主的希望总是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因为他们被认为民主意识将会普遍增强。历史文化论也有强有力的依据。民主是以西欧为中心一步一步向外扩展的,离中心越近的国家受民主文明的影响越大,容易实行民主,它们的殖民地也由于受其文化的影响在建立民主制度上更为顺利。经济发展水平论一度也大有市场,认为一个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的形成和一定程度的经济民主必将带来政治民主。这些条件缅甸都不具备。缅甸在2011年成立半文职政府之前的半个世纪里都处于军人的绝对统治之下,与世隔绝,贫穷落后,战乱不止。由于受到西方的制裁,中国几乎是它唯一的和最重要的盟友及援助国。虽然它曾经作为印度的一个省接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从缅甸独立后长期的独裁统治历史可见它很少受到民主文明的浸染。事实是,缅甸人民在刚刚举行的全民大选中表现优秀,做出了自己的正确选择。只要是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素质高还是低,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对民主了解还是不了解,奴隶还是自由人,凭着其基本的理性就能参与到民主中来。代议制民主不需要、不要求社会有特殊的经济、历史、文化条件,这也是它得以在全世界推广的原因。
3,实现民主和法治的唯一条件就是自由。缅甸民主进程的真正起点不是2003年军政府宣布的七点民主路线图,即使在2010年举行了军政府统治下实行的首次多党制选举,缅甸民主前途依然扑朔迷离,由于昂山素季的全国民主联盟抵制这次选举,选举结果不能反映出国内政治力量的现实。军人政府对昂山素季的迫害没有停止。2011年吴登盛组织的新政府背后强大的军人势力让外界对军政府是否交权疑虑重重。表明缅甸民主曙光的确凿无疑到来的,是以下两个重要事件,新政府于2011年10月宣布解除对Facebook、Twitter 等西方网站的封锁,以及2012年废除对新闻出版的审查制度。人民由此拥有了获取信息的自由和言论自由。军政府逐步放权的“顶层设计”只是军事统治者出于对自身安全和利益考虑的需要。对于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而言,有了自由就足够了。对于考验军政府的民主改革诚意,把自由权还给人民是唯一的试金石,而不是它做出了多少承诺。自由对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实施民主规则、落实法律至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不存在先于自由的民主,也不存在先于自由的法治。
4,缅甸军人政府是近几年中继巴基斯坦的穆沙拉夫军人政府之后又一个主动放弃政权的统治集团,虽然独裁必须以军队作为强大后盾,但军事独裁统治不是诉诸最野蛮的暴力的独裁形式。巴基斯坦在穆沙拉夫的统治下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一个能够主动放弃独裁的政权不可能对人民过于严苛。缅甸的军事统治者对昂山素季及其政党没有赶尽杀绝,昂山素季作为世界著名的不妥协的反对派领袖不但在监禁和软禁期间受到人道的待遇,她的人格尊严不受肆意侮辱,而且她在1989年第一次被军政府实施软禁后,还多次被允许公开参加政治反对活动,并在2000年与政府开展了秘密对话。缅甸的军人统治者保持着一条现代人类社会共同遵守的文明底线,远没有到肆意妄为、一切用武力说话的程度。
5,缅甸自由、公正、平稳的大选证明,“多数人的暴政”是人为制造的虚幻恐怖画面——不是恐吓自己,就是恐吓他人。多数人的暴政是一种不自然的、违反自然之道的秩序。中国长期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战乱,从未出现过多数人的暴政,每次战乱的结局都是建立少数人的暴政。暴政永远只能使少数人渔利,少数人劫掠多数人是使用优势暴力或暴力操控的结果,多数人抢夺少数人只能是野心家的把戏,它不符合总体的人类本性,有史以来,每个社会的绝大多数都是具有基本德行,这也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保证。从利益的角度说,社会大多数也只能从和平而自由的秩序中获得自身的应得利益。
6,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转型以及最近发生的中东革命中,民主是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与此不同,缅甸民主是缓解、调和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结果。几十年来,政府不只是同昂山素季为首的反对派、要求有更好生活的民众存在着紧张对立,还有与十几个民族地方武装的长期战争在折磨着这块千疮百孔的土地,此外,发展落后的经济,不同族群的矛盾,极端宗教势力制造的冲突,都是政府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2011组成的吴登盛政府把解决国内各种尖锐的社会冲突都纳入缅甸民主化的统一目标之下,而民主化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顺利实施2015年大选。缅甸国内纵横交织的矛盾归结到底是权利问题,而民主政治的目的就正是为了实现公民权利平等和创造公正的社会秩序。为此,政府把实现民族和解作为顺利实施2015年大选的重要保障。大选前夕,通过政治对话,政府同国内15个武装派别中的8个签署了全国停火协议。停火协议当然不是最终和解的方式,政府与克钦族曾经达成了和解协议后来又再度爆发战争,持续的民族和解只能依赖于民主政治的推进。在缅甸,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是实现民主的阻力,相反,民主显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巨大潜力。
7,人们经常把民主和平转型的希望寄托在某个横空出世、品质高超的英雄身上,根据这种想象模式,昂山素季就是这样一个伟大英雄,将缅甸过去20多年的政治现实理解为“偶像般的夫人与邪恶将军的对决”。事实当然不是这样黑白分明,昂山素季是影响缅甸民主进程的重要人物,但不是唯一决定性的人物,因为她还不具有迫使军方放弃权力的力量。我们看到,军人政府自从2003年制定出七点民主路线图后,它按照计划在逐一落实:2007年新宪法的起草工作启动,2008年对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2010年举行全国多党制大选,2012年军政府向新政府移交权力。军政府没有出尔反尔,没有倒退,缅甸民主在徐徐向前推进。新宪法保证军方在议会中获得四分之一席位的条款是对自己的保护性条款,而不是支配性条款,四分之一的议会席位不能让军方在议会中取得优势发言权,只是让它获取了否定性的权力。脱下军装的吴登盛在总统任职期间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显然,军方放弃政权是军方的集体意志,不是某一个人的意志,惟其如此,缅甸民主才能比较顺利地坚持到现在的大选,军方并没有像1990年那样故伎重演。那次大选也是昂山素季的政党获胜,但军方不承认大选的结果。
8,什么原因让缅甸的将军们不再贪恋权位和凌驾一切的巨大特权,几乎很少有人将其与他们高尚的无私的个人品质联系起来,他们的确可能缺少这样的品质,他们肯定不能与昂山素季的高洁德行媲美,但他们也不会都是权欲熏心的政治流氓。他们至少具有普通人的人格和道德反思能力。外界的压力,包括国内的政治抗议活动和国际反独裁的压力,还没到足以使他们退缩的地步,他们完全可以无视一切反对,并继续占据权力宝座,因为他们还有能力控制局面,他们不像那些被赶下台的独裁统治者走投无路。从利益的角度看,将军们交出权力是选择可一条中间道路,既放弃享受巨大的特殊利益,也免于被民主清算。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外界的压力在他们内心形成了持久的道德压力。对于具有正常道德反思能力的人,当必须经常性地面对千夫所指,而且知道自己的行为方式为世界所唾弃时,就可能做出合符道德的行为选择。当华盛顿那一代人把民主奉献给世界的时候,后世感叹他们的伟大人格力量,但在民主已经成为世界主流的时代,缅甸将军们选择民主无非是放弃对本国人民的压迫,已不再需要特别崇高的动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