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下的舆论场有些奇葩,没想到一个明星晒孩子照片的微博,居然也可以形成舆论事件。阅兵、晒孩子照片、爱国……一个明星的私生活进入了宏大叙事场,一切就不那么简单,温馨的不再温馨,庄严的也不再庄严。观点针锋相对,讨论抽丝剥茧,多种声音的存在,总比只有一个声音的存在要来得更好,屏蔽掉谩骂的啸叫声,理性和思想仍然会沉淀下来。思想的深入,有助于认同和启蒙,让这个民族更加成熟;但观点的尖锐对立,力的方向一旦稍微偏离,仍有可能造成机体的运动型扭伤,不利于一个民族的前行。
每一个舆论事件,只要允许舆论充分地讨论,真相总会大白,启蒙自然伴随,社会定有收获。但作为一个舆论研究者,我仍然希望撕裂的舆论事件,越少发生越好。正如有良知的医生,明知各种疑难杂症有助于他医术的提升和收入的提高,他仍然应该祈祷这样的病人越少越好。
本文无意讨论范玮琪事件舆论双方的对错,笔者关心的是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它是否可避免?我们可以用各种理论分析事件发生的社会土壤和历史成因,但本文试图从舆论学的角度,分析舆论的生成和激聚过程。
舆论事件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必然,也有无数的偶然。无风不起浪,范玮琪事件的风是谁?它从哪里吹来?
我们先看看观察者网特约作者关哲的分析,他在《不要小看范玮琪晒娃被喷,网络的水比你想象的深》一文这样分析: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阅兵当日,一位叫作范玮琪的明星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双胞胎儿子的照片:并附上了一段文字“小乌龟模式开启新的一天~”。一个母亲在社交媒体晒娃本来无可厚非,虽然范玮琪微博上几年来满满都是晒娃图片。作为晒娃狂魔,会在朋友圈引起一些厌烦也正常,拉黑便是,但是小范在阅兵时间发出晒娃照,居然引来了4万多条评论,绝大多数是谩骂:“你不发阅兵的照片,居然发你儿子的照片!你不爱国!”“你不感动吗?你还是中国人吗?”“你不爱国,你滚出中国!”
无独有偶,当天在微博上晒了一瓶美酒的演员贾静雯也遭到不少微博帐号的炮轰。据说,除了范玮琪,还有赵薇、林志玲、大S、SHE、蔡康永、何润东等艺人的微博下,皆是如此,即便没有说话,也会有帐号冲过去说:“你怎么不表态?”
这种齐刷刷的攻击难免让人想到两个字:“水军”。正常人忙着看阅兵,哪有空管明星呢?
但关哲也认为:“完全有可能不是水军而是真闲人们干的”。但阴谋论的怀疑仍然挥之不去。通过引用雷希颖的分析,他推理是对手故意制造“脑残+爱国”的极端言论事件,然后顺理成章对爱国进行污名化。他感慨:“我们眼前展示的竟是一派网络‘无间道’景象,某些人自己树个靶子自己打,然后那些正愁没靶子的写手们也就蜂拥而上”。他遗憾:“因为范玮琪把那条微博给删除了,所以网友们无法像文登事件时深入挖掘‘纳吧’背后的阴谋那样去深挖本次攻击的那些账号。”
推理和猜测有时候一下命中真理,但可能还是数据更加靠谱一些。来自新浪微博官方对范玮琪微博评论的分析数据显示:
数据一:
恶意攻击用户中可信用户(用户质量等级1级-最高)占比87%;较活跃用户(用户等级10级以上)占80%以上。
数据二:
恶意攻击用户从学历、年龄、星座、机型、地域信息来看分布基本与DAU用户一致,无明显特征。(DAU(Daily Active User)指的是日活跃用户数量。常用于反映网站、互联网应用或网络游戏的运营情况)
可信用户、活跃用户如此高的比例,大致可以排除水军作祟的可能性。特别是从学历、年龄、星座、机型、地域信息的分布与DAU用户的匹配性,也几乎可以排除是特定团体操纵全局的可能性。特定团体可以操纵某些地域、某些群体、某些僵尸粉,但要做到4万评论中的恶意攻击用户和DAU用户基本匹配,我估计目前没有一个机构可以做到。
舆论双方对这些用户都有自己的想象。微信公号“叔的刀法”作者李方把这些恶意攻击的用户称之为“网个P友”:
我觉得最滑稽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些人弄台电脑、弄部手机会上网、会上微博、会跟帖了,就必须被称为友——网友。古人说“同道为朋,同志为友”,我们跟那些喷子,网什么“友”啊,我们跟他们哪点志同道合了呢?
李方把这些人看作是乌合之众,鼓励艺人不要害怕他们:
范玮琪道歉无非是害怕损害个人商业价值,也就是品牌商不敢请她代言、电视台不敢请她上节目。这里我必须提醒一下品牌商,那些网个P友是你们的目标客户吗,他们买得起吗?这世界终究是靠脑子赚钱的,而他们没有脑子,因此也别指望他们赚够钱买你们的东西。
我不相信一个那样乱喷的家伙买得起美特斯邦威,也就配淘宝爆款。而这种一哄而上的乱喷无非也就是微博爆款,说客气点,你们不想一辈子爆款的命吧。
新浪微博的官方数据可能要让李方失望了,他们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三低人群(低收入、低职位、低文化)。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恶意攻击用户在各方面的分布和日常的网络用户基本匹配,没有数据支撑他们就是买不起美斯特邦威的那群人,新浪微博官方下列数据更是可直接证明,他们恰恰是买得起美斯特邦威、让艺人不敢忽视的目标客户:
数据三:
恶意攻击用户主要来源为iPhone各版本客户端,合计占比:41.4%(跟全站iPhone占比接近),攻击用户的评论时间、注册IP、发布设备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没有明显的批量特征。
这些恶意攻击用户超四成是用iPhone发送他们的评论的,显然他们不是使用廉价手机的那一群。买得起iPhone的,不会买不起美斯特邦威。特别是数据提醒我们:恶意攻击用户的iPhone持有比,跟全站iPhone占比接近,而且攻击用户的评论时间、注册IP、发布设备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没有明显的批量特征,再一次表明,从全局看,这不太是像一个特定机构策划特定群体的特定行为。
李方不相信这些“网个P友”可以代表民意。但新浪微博的各种数据显示,他们恰恰是正常的用户。但为什么这些正常用户会出现不正常的反应呢?
还有一个反常,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攻击范玮琪不看阅兵晒孩子的人,应该对阅兵很在乎的,他们怎么舍得放下阅兵直播不看,跑去喷范玮琪呢?如果你专心致志地看阅兵,你怎么知道人家范玮琪在晒孩子呢?
舆论的一方关哲有类似的困惑,舆论另一方侯虹斌也同样质疑:
我就纳闷了,看他们发帖子的时间,不都正在阅兵进行的时候,他们不正应该满脸流泪地舔屏吗,哪来时间刷微博、发评论?你们这种三心两意、不认真看阅兵的行为,是不是也不够爱国,需要拉出午门去枪毙五分钟呢?
我们还是看新浪微博的官方数据:
数据四:
抽取@范范范玮琪 @黑人建州 @蔡康永 的五条微博下评论,恶意攻击占19.41%,其中99.8%的评论用户不是博主的粉丝。
数据显示,攻击用户99.8%不是明星们的粉丝,表明他们原来并没有关注这些明星,范玮琪晒孩子他们并不是第一时间直接得知。但他们从哪里知道范玮琪在晒孩子照片呢?下面这个数据可能透露了玄机:
数据五:
范玮琪晒孩子照片的微博,9月3日10:29推出, 11:25-12:25上了新浪热门微博推荐的小时榜;随后又上了新浪热门微博推荐的24小时榜。
真相终于可以大白,合理的推论应该是这样的:
9月3日9点开始,举国上下大多数人都在看阅兵的电视直播,10:29,范玮琪贴出晒孩子的照片微博,由于和粉丝的互动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跟帖数“不幸”达到了新浪服务器设定的小时热门微博推荐的门槛,机器自动抓取进入了新浪热搜的推荐界面,那些一边在看电视直播一边在看(刷)微博的人,发现在热门微博推荐里,满屏都是阅兵,居然有一个晒孩子的微博,非常醒目,极不协调,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很不爽,点进范玮琪微博,留言发泄不满,引起争论,造成微博跟帖数更多,其数据变化进一步被服务器抓取,推进24小时热门榜,引发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不爽范玮琪的人,转而好奇其它台湾艺人这个时候在干什么,@黑人建州 因为与范玮琪为夫妻关系被连带攻击;@蔡康永 等因其是知名台湾艺人也受到牵连。这一连串现象,让意见领袖觉得有话要说,纷纷下场,舆论由此升级和扩大。
有一个偶然因素要特别指出:由于政府集中精力阅兵,股市停开,娱乐节目禁播,除了阅兵,几乎没有什么议题可被关注,换了平日,范玮琪这样的晒孩子,可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和议题淹没,它根本进不了服务器抓取的法眼。
如果真相真的如此,可能我们舆论双方都对范玮琪事件过度阐述了。所有的不正常并非来自一个不正常的群体,而是源于一个非典型性情境。一个微信朋友圈,大家都在讨论学术,其中一个人老是刷她孩子的照片,大家可能也会不快,你爱孩子无可厚非,但可以在别的地方秀呀。同样,如果学校校庆,朋友圈都在围观校友欢聚一堂的场面,这时候有校友一直刷他的旅游风景照片,也容易引起反感。一个祝寿场景,屏幕突然插进了隔壁婚礼的亲吻镜头,当然也大煞风景。如果没有这些拼接,桥归桥,路归路,井水不犯河水。同样,上万恶意攻击用户也未必如想象的那么法西斯,他们有过激的言论,但也有刺激言论的场景存在。当然,这些情境决不能给任何人以爱国的名义辱骂别人的理由,但无事生非跑到任何一个微博里辱骂人们没有看阅兵直播,和因为明星晒孩子的照片居然在阅兵时间上了微博热榜而不爽开骂的,二者的恶劣程度,还是有轻重之别。
本文无意为9月3日事件进行降温,其间反映的问题和矛盾足以令整个民族痛心和焦虑。但我们仍然不妨假设,假如新浪没有设定这个微博热推的小时榜,那么看阅兵的人们可能继续看阅兵,晒孩子的可能继续晒孩子,崇高的继续崇高,温馨的自在温馨,两个舆论场互不交集,两个生活场各得其所。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
答案是服务器,更具体地说:是服务器的算法语言。
打服务器这三个字,跳出来的拼音首字母,是FWQ,和范玮琪的拼音首字母一样,都是FWQ。我把范玮琪这次事件定义为FWQ事件,它标志着服务器正在改变舆论。未来的舆论战,是一个有服务器参与的舆论战!
服务器不仅改变着舆论,也通过舆论改变着世界。舆论学之父李普曼指出,虚拟的舆论世界可以通过人们对舆论的反应从而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这一次的范玮琪事件,可以平息,可是两岸之间,或者两国之间,如果服务器改变的舆论引发战火,如何平息?
记得在若干年前,两岸一度紧张,有外面的朋友担心在厦门的我,是否已经躲进了防空洞。当时我跟他们解释:两岸很难打起来,美国不想打,大陆不希望打,台湾不敢打,理性的各方都不会推动打,除了一个原因,那就是两岸因误读误判,擦枪走火。
舆论也害怕擦枪走火,人们有理性,可是服务器有理性吗?
在舆论的主体上,我们过去更多地考虑:政党、政府、意见领袖、总编辑、记者、富豪、利益集团、公关公司,现在我们不得不考虑另一个人——“服务器”!它没有人格主体,却拥有可能比人格主体更大的权力。确切的说,它是一个虚拟的人格主体。它悄无声息地刷自己的存在,偶尔露峥嵘!
服务器表面上属于拥有者,表面上遵循程序设计者。它在程序上可控,但它的结果却不可控,而它最后的舆论效果更可能失控!
其实,我们早就被服务器所改变,博客微博自动生成的热门推荐,今日头条自动生成的推送新闻,打开屏幕自动弹出的相关广告,都有一个服务器,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你。
直到范玮琪事件,如果我们不揭开它的面纱,我们仍然不能从那个FWQ(范玮琪),认出这个FWQ(服务器)。
我们一直担心机器人改变世界,如今,机器已经提前通过舆论在改变世界。
不要再纠缠范玮琪事件本身,范玮琪事件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启示,那就是:舆论正在进入一个服务器的时代。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