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议题是台湾舆论场最撕裂人心的议题,也是最深远影响台湾政治社会的议题。台湾的族群议题包含着三种表面貌似相同、其实本质各异的议题,它们是“省籍议题”、“中国意识/台湾意识议题”(以下简称“中台议题”)和“统独议题”。70年来,这三大议题不断出现、不断积累、不断变异,共同构成台湾舆论议题的三大主轴。这些议题彼此重叠、相互转换、互为表里,演绎着台湾错综复杂的舆论大戏。它们好像台湾舆论场的一张脸,过去人们统一用“五官”来称呼它们,但认真细分就会发现,它们还有耳朵、鼻子、眼睛等的区别,它们功能不同、结构相异,但又管道相连,感觉相通。
一直以来,海峡两岸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没有对台湾族群议题的“光谱”进行系统地比较分析,大家习惯把“省籍议题”、“中台议题”和“统独议题”笼统地视为同一类族群议题,没有具体地分析其间的差别及关联。台湾舆论的操盘手,有意无意地在三组议题中玩“穿越”,变换着不同的脸,他们当然不希望把自己的舆论武器轻易示人。而舆论的研究者,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族群议题的批判,却不能追踪和揭示族群议题的路径转换,那么,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台湾大多数人都认识到族群议题的危害,族群议题仍然可以大行其道?为什么人们都清楚族群议题是在舆论操弄,但一具体到舆论实践,大家还是会被舆论操纵者牵着鼻子走?
对事物的种类进行区别界定,是对事物深入认识的前提。将台湾族群议题的光谱条分缕析,不是为分类而分类,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追踪台湾舆论战的光标移动,还原历史变迁的舆论现场。
“省籍议题”、“中台议题”以及“统独议题”到底有什么区别?
三大议题对应的关系不同,“省籍议题”对应的关系是台湾内部的族群关系,“中台议题”对应的关系是台湾与中国的关系;而“统独议题”对应的关系是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有人会问,“中台议题”不就是“统独议题”吗?我的回答是:“中台议题”可以转化为“统独议题”,但“中台议题”本身不是“统独议题”。你只要想清楚“大陆”和“中国”概念上的不同,你就能够明白“中台议题”和“统独议题”的区别。
以上三组关系是跟台湾相关的最重要的三组关系,它们构成了台湾基本的内外环境。沿着这三组关系,产生着一系列的议题,并分属不同的舆论议题谱系。台湾内部族群关系的议题有:“省籍议题”、原住民议题、客家人议题、外籍新娘议题。台湾与中国关系的议题涵盖一切台湾与中国有关的议题,比如属于身份认同的“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议题”,属于文化认同的“‘去中国化’/‘反去中国化’议题”,属于情感认同的“爱台湾/卖台湾的议题”,属于价值认同的“台湾优先议题”。而“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议题”则包括一切两岸关系的议题,比如属于两岸政治关系议题的“统独议题”,属于两岸经贸关系的“三通议题”,以及属于两岸交流的“大熊猫来台议题”。
三大议题所针对的族群也有不同。“省籍议题”针对的是具有人口学意义的“本省人”与“外省人”,“台湾意识/中国意识议题”针对的是对“台湾/中国”认同有分歧的族群,“统独议题”针对“统独倾向”有差异的族群,这三组族群虽然相互关联,高度交叉却并不完全重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本省人,可能认同中国文化,但并不支持统一;一个外省人可能赞同台湾优先,却反对台独。
这三大议题的舆论特点也不同。无论是禁忌的程度,还是能量的当量、晕环的效应、地位的等级、适应的环境、接受的广度、影响的深度、表现的形式以及转换的机制都各不相同。以舆论的能量为例,在台湾挑起省籍议题(“外省人欺负本省人”)、制造台湾中国认同议题(“中国猪滚回去”)和抛出统独议题(“一边一国”),其产生的舆论当量是有天壤之别的。马英九可以较少顾忌地谈论“中台议题”,比如说他可以大方说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但如果他一旦越界进入“统独议题”,无论是“终极统一说”还是“台独选项广告”,都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最重要的是,三大议题在台湾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威权时代,省籍议题被严厉禁止,台独舆论更是面临刑责,台湾舆论场的口子撕开,是从“中台议题”开始突破的。当国民党放弃把台湾作为复兴基地,蒋经国说出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时,台湾舆论场的中国符号已经逐渐让位给台湾符号,有关中国优先还是台湾优先的争论,让省籍议题和台独议题有了借“中台议题”之壳上市的土壤。以台湾乡土文学的大讨论为例,表面上看是中台议题在唱主角,但仔细分析,省籍议题、台独议题都潜伏其中。让国民党的舆论管制难以下手。
台湾的政治转型,撕开口子的是中台议题,但提供决堤力量的却是省籍议题。三大议题中,唯有省籍议题蕴含着着巨大的情感张力,那就是悲情的力量。它是摧毁国民党最有效的情感武器。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万人空巷,反映出悲情在当时的台湾有着普遍的共鸣。李登辉打响瓦解国民党的第一枪,就是靠着悲情的省籍议题,他在与司马辽太郎的访谈中,悲叹什么时候才有台湾人的出头天,这里的台湾人,就是所谓的被外省人欺负的本省人。如果说,身为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在省籍议题上还有所顾忌,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么民进党对省籍议题则毫无后顾之忧。无所不用其极。三大议题中,中台议题不温不火,统独议题难成共识,省籍议题就是李登辉和民进党灭了国民党的最佳舆论武器。
台湾舆论场吊诡的是,到了民进党执政,省籍议题仍然继续兴风作浪,执政的民进党居然还能够打悲情牌,而在野国民党却成为被控诉的对象,一切都表明,悲情的余温仍在,悲情的消费还有价值。但省籍议题越到后来,越没有效果。它很像台风的形成与发展:由于气候的不平衡,台风在海洋中形成,不断吸收洋面上的水汽,聚集能量,一旦登陆后在陆地上造成巨大的破坏力。但台风在陆地上破坏最大的时候,它离衰弱也就不远了。肆虐的台风一经登陆,它在陆地上就无法继续吸收水汽,当它把在洋面上积聚的能量倾泻在陆地上时,由于没有后续的能量补充,台风就会在破坏中消耗,在消耗中衰竭。
“省籍议题”也是如此。它在历史与现实中积聚“悲情”,就像台风在洋面上吸收水汽与能量一样,一旦禁忌打开,它就挟舆论的风暴震撼台湾社会。但随着“本省人”执政与“出头天”的到来,历史上造成“本省人”悲情情结的社会条件已不复存在,再制造如“2·28事件”那样所谓“外省人”欺负“本省人”的流血暴力事件已不太可能。“省籍议题”就如同台风登上了陆地,虽然它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的凶猛,甚至破坏性还会加强,但它毕竟不再有新的能量补充进来,这使得支持“省籍议题”能量的越来越不是现实的“水汽”,而是舆论操纵者的“口水”。“口水”虽毒,而且众口也能铄金,但和台风的水汽毕竟不能同日而语。随着“省籍议题”想象的冲突与现实的冲突悖离得越来越远,总有一天维系想象与现实的联结点就会断裂,“省籍议题”就从历史的悲剧到想象的悲剧最后变成现实荒谬的喜剧。
当省籍议题被过度消费,算下来能够提供巨大能量的就是统独议题了。人们发现,隔不久台湾就会出现一些统独议题的舆论风波,那就是因为舆论需要能源供应了。但统独议题作为舆论的武器,属于核武器,它可以用,但必须慎用,只能少用,却不得不用。
生命力最持久、出镜率最高的族群议题非中台议题莫属。它最安全,最兼容,最隐蔽,省籍议题和统独议题都可以附丽其上,并能够随时转换。统的人不敢说不爱台湾,独的人更要说爱台湾;外省人不再抱反攻大陆的幻想,情系台湾,而台湾本就是本省人的家乡。但马英九言语中的台湾,是有着中华民国符号的台湾,而陈水扁心目中的台湾却是想撕掉中华民国标签的台湾。爱台湾,成为台湾民意最大的公约数,成为台湾舆论场最高的制高点。中台议题则理所当然成为台湾最活跃的族群议题(有关台湾舆论海拔和制高点的内容,我们再另外详细讨论)。
最后要说明的是,台湾的族群议题实际上是一个假议题。到过台湾的人都会发现,在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分不出什么族群的。随着外省人和本省人通婚,台湾的后代很难用本省外省区分,特别是第一代外省人的慢慢离开人世,今天的台湾人主体,都出生在台湾。用省籍冲突来挑起族群矛盾,失去了现实基础。但舆论需要敌人!为什么一到选举,就会出现中台议题、统独议题,就是因为一些人需要中国符号和大陆符号作为敌人。有意思的是,13亿大陆人作为敌人,反对来反对去,他们却不能在台湾投票,所以,他们只不过是假想敌,之所以需要这样的假想敌,目的是要在台湾内部,塑造一个中共的同路人,制造一个卖台湾集团,这些会分走他们选票的人,才是他们的敌人。
归根结底,所有的族群议题,就是为了选票。而选择什么议题,转换什么议题,藏掖什么议题,不仅有着现实的需要,更关乎舆论战的技巧。没有火眼金睛,就会被舆论的障眼法蒙蔽。
本文作者是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协创中心研究员、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