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依百顺就是忠诚吗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齐国政治家管仲身患重病,国君齐桓公前往探视。齐桓公拉着管仲的手,询问自己的三位宠臣易牙、竖刁、开方能否接替他的相位,管仲一一予以否决,并忠告齐桓公应疏远他们。最后管仲向他推荐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
管仲何以对易牙、竖刁、开方有异议?我们不妨追溯这三人怎样取得齐桓公的信任。
易牙原是齐桓公的宫廷厨师,只因齐桓公一句“唯独没有吃过人肉”的戏言,就把自己年仅四岁的小儿杀了,以其肉烹制一道汤菜,送给齐桓公品尝。竖刁是齐桓公身边的侍臣,为表忠心,对自己施以宫刑。开方原是卫国的公子,到齐国后对齐桓公俯首帖耳,15年没有回卫国,即便父母去世,也不回家奔丧。
在齐桓公眼里,易牙、竖刁、开方之所以值得信任,主要是他们对自己极为忠诚。而在管仲看来,他们表现得过于忠诚,甚至不合乎天性人情。易牙三人为获得重任,不惜杀害亲子、毁坏自身、背叛亲情,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管仲意识到,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刻意讨好齐桓公,只为谋取权力,故而劝告齐桓公不仅不能重用他们,还要对他们敬而远之。
遗憾的是,齐桓公未能接受他的劝告。管仲、隰朋相继去世后,齐桓公便重用易牙、竖刁、开方,让他们执掌齐国朝政。齐桓公身体健康时,三人对他言听计从,等到齐桓公身患重病,便纷纷摘下忠诚的面具,合伙将齐桓公囚禁于密室,筑高墙不准任何人出入,硬是将他活活饿死。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国君,如此倚重宠臣,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综观历史,痴迷于权力的绝非易牙、竖刁、开方等人,尤其是帝制时代,总有外戚、宦官、奸臣之类聚集在皇帝身边,他们为了追逐权力,会使出卑劣残酷的招数,一旦得势,更是肆无忌惮地弄权、血淋淋地杀戮。所有这些惨剧之所以频繁上演,都是权力惹的祸。
权力何以为祸根?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利国利民,用不好可以祸国殃民。中国古代为“家天下”模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权力归帝王个人私有,试图从帝王那里获取一些权利就成为臣民最高的追求;“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般被视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正途。既然帝王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并且凭其好恶即可决定一切,那么像易牙、竖刁、开方之类角色就会层出不穷;此类小人之所以倍受君王信赖,主要是他们善于伪装,可以穷尽一切手段,表现得无比忠诚。
作为一国之君,用人关键要着眼于江山社稷。然而,很多君主往往以个人好恶选人用人,尤其偏好重用对自己特别忠诚的人。殊不知,“特别忠诚”的人,大都是“伪忠”,甚至大奸似忠。当“忠君”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会不择手段地“忠君”;一旦君主失去利用价值,他们马上变脸背叛,而且落井下石。这一点,齐桓公应深有体会。
当然,任用忠诚的人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忠诚?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看来,忠诚应该依次表现为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只有将对三者的忠诚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忠诚。遗憾的是,平庸的君主并不懂得这个道理,错把小人的阿谀奉承、百依百顺视为忠诚,而把那些敢于为百姓和国家而犯颜直谏的诤臣视为大逆不道,以至于忠奸不分,既危害国家,也祸及自身。奸佞小人得志,正人君子受害,这是任何朝代逃不过历史周期的关键所在。
在当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为民所赋。因此,我们的官员理应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讲究“跟对人”,即对个别领导极为忠诚,唯其马首是瞻;而某些领导也热衷于拉帮结派,垂青于对自己忠诚的人,把“公仆”变成“私仆”。这不仅违反政治纪律,也有悖于公正原则。实际上,凡是以谋取私利而搞小圈子的人,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忠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忠诚。利益均沾的时候,无疑皆大欢喜,额手称庆;如果摊上事情或情况变化,很可能相互拆台甚至构陷出卖。权力这东西,得好生使用,否则坑人害己。
——原载2015年第8期《月读》杂志